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拒绝走西方式的民主道路,但已经发展出非常有效的精英更替制度。美国著名学者福山承认,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做出众多复杂的决定,而且决策的结果还不错,至少在经济政策方面如此。
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教授沈大伟表示,中国共产党在过去60多年里表现得相当不错,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证明了它的合法性,很好地保护了国家利益,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在许许多多课题上,中国其实非常开放,也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它并不是一些西方人有时所想像的、是个庞然专制的体制。这是不正确的。”
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典范,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学习。
无论从历史纵向比较,还是与世界各国横向比较,一种能够产生令人自豪的经济发展成就,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能够显着地提升人民生活水准,能够在崛起过程中和平地与世界相处并分享发展机遇与成就的政治制度,必然具有其合理性及优越性。面对列强增长疲软和社会弊病丛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增长乏力的当今世界,崛起的中国正以自豪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辉煌的经济成就和优越的政治制度令世人刮目相看,大陆从未像今天更有充分的自信和理由向世人论述和展示政治的吸引力。因此,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我们要把充分论述和展示大陆政治吸引力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涵,利用各种形式及平台,理直气壮地向台湾同胞论述和展示大陆的政治文明,包括:⑴展示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辉煌成就,大陆民众生活水准的巨大变迁;⑵论述大陆政治制度选择的必然性、合理性以及运行的有效性;⑶展示大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以及在国际上维护台湾民众合法权益的意愿和能力;⑷在坚持“一中原则”的前提下,处理两岸关系尤其是台湾同胞关心的问题,尽可能地运用台湾同胞熟悉的方式方法,以显示对台湾现有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的尊重。
(二)基于民族自豪感的文化吸引力。从文化角度而言,两岸同文同种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表明我们具有共同文化基因,这主要靠历史的记忆或记载来体现。文化的历史记忆或记载可以唤起人们对彼此具有“文化血缘”的认同,但并不一定能形成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归依认同,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因此,在两岸关系的文化认同方面,高举历史的旗帜是必要的,但文化的历史不能完全代表文化的吸引力。根据有关“文化吸引力”或“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文化吸引力的指标或维度大致分为:⑴文化的同质性,即相同民族文化国家数量比,这是表明一种文化的覆盖面或影响力控价范围或人口数量;⑵语言的普及性,即一种语言被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国家数,这其中暗含着科技和经济的影响力,因为作为一种教育使用语言,一定与知识获取以及学生就业需要有关;⑶文化传播力,具体为“电影出口额比”+“留学生人数比”,这反映了时尚文化以及教育水准或品质的吸引力。显然,这些指标具有现代时空观的文化吸引力或软实力内涵。结合两岸关系来看,两岸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文化具有同质性是无需赘言的,语言的普及也是与生俱来的,不论台湾所谓的“国语”或台语(闽南语)都属于中国的普通话和地方方言,而“同质文化”和“语言普及”都基本属于“先天性”的元素,真正需要后天努力的是“文化传播力”。
“文化传播力”实际上是既涉及物质性力量如经济和科学实力等,又涉及体制机制等制度力量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吸引力或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内涵和科技、教育能力或水准的竞争,它对人的影响或吸引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深刻意义。因此,文化传播力是争取人心的最有影响的软实力。实事求是地讲,大陆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内,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对于台湾而言,文化传播力是很有限的。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陆的文化传播力也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足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从国际上看,大陆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文学习在世界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中国的艺术和媒体在世界上以不同的形式讲述着中国的故事和发出中国的声音或观点,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到大陆来学习科学技术、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验。从两岸关系看,大陆的影视作品尤其是历史剧已为台湾民众喜爱观看,两岸的文化艺术界的合作早已成为常态,许多著名的台湾艺人在大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即便在台湾岛内教育资源过剩的情况下,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学生到大陆就学,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10823名台湾学生在大陆就读学位课程。
文化传播力是一个国家影响力或吸引力的最高层面,只要台湾同胞尤其是年轻人愿意接受或欣赏大陆的文化作品,愿意到大陆来就学和就业,就表明大陆具有文化的吸引力,假以时日就能够建构两岸同胞“内心的一家亲”情怀,有助于消弭文化的分离感,这是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坚持的一项战略性工作任务。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吸引力的建构需要人本、专业和科学的内涵,任何图解政治的表面文化建设都会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因此,在增强对台湾文化吸引力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和提炼能够促使两岸同胞共鸣的文化元素及文化形式,切忌表面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形式主义。
五、结语
总之,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但需要以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只手作为保障。硬实力与软实力两只手在实践过程中和政策内涵中需要均衡,需要“有机契合”地发挥作用,任何偏颇都会导致结果的事与愿违。从两岸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在硬实力建设和运用上是坚持不懈并卓有成效的,但软实力的建设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软实力的建设和运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也就是新时代下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工作任务。
注释:
〔1〕参见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Vol. 177, Issue 5, 1998. P.86
〔2〕由于指标与算法不同,综合国力的计算与比较有多种计算方法,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12年出版的“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 预测中国综合国力2030年居世界第二位,美国是中国的1.33倍。根据胡鞍刚等学者的计算,中国在1990-2013年期间,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的经济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政府资源及国际资源差距。参见胡鞍钢、郑云峰、高宇宁:《对中美综合国力的评估(1990-201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26-39页。
〔3〕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o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6”,无论是在陆海空与战略核武力量方面,大陆均在台湾海峡占据绝对优势,参见https://www.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6%20China%20Military%20Power%20Report.pdf
〔4〕根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测算,2015年美国与中国在科技实力上的比值是0.72。参见《基于国际视角的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研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课题组,2017年4月。
〔5〕“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新华网,2014年9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6/c_1112641354.htm。
〔6〕参见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Vol. 177, Issue 5, 1998. P.86
〔7〕参见“外国政要和学者评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挑战”,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pc/2011-06/19/content_22815831.htm,2011年6月19日。
〔8〕《决策与信息》编辑部:《全球盛赞“中国模式”》,《决策与信息》,2009年第11期,第7页。
〔9〕“李显龙:中国幷非专政体制,已是多元社会”,凤凰资讯,http://news.ifeng.com/a/20140702/ 40987802_0.shtml,2014年7月2日。
〔10〕“十九大闭幕,外国政要、学者如何评价”,央视网, http://news.cctv.com/2017/10/28/ARTI3ANDf6vO JbVI8m5BU6jx171028.shtml,2017年10月28日。
〔11〕参见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第24-29页。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国际视角的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研究(2012-2016)》,2017年3月。
〔12〕定格人生美好时光——大陆高校台生毕业季见闻,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7-06/27/c_1121220510.htm,2017-06-27 16:20:48)。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1月号,总第24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