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政治博弈与两岸关系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7-01-26 00:16:00


 
  尽管在各方压力尤其是美国公开与幕后告诫之下,蔡英文的强硬表态有所修正,很快安排于10月7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重申“维持现状的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不会回到对抗老路上去”。在随后各界关注的“双十讲话”中,蔡英文的两岸论述又重回“520讲话”的基调与原则,但也融入了两岸关系形势变化之后的新元素,在表达克制与善意的同时强化了“对抗性”与“警告性”,即呈现“软中有硬”的政策导向。在此情况下,大陆也迅速做出明确强硬回应,国台办发言人明确表示,“不要低估大陆13亿多民意的坚定决心”。国台办在回应蔡英文“双十讲话”时进一步明确表示,“否认九二共识,煽动两岸对抗,切割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是一条走不通的邪路”,“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有13亿多中国人民的强大民意做后盾,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步伐”⑦。大陆用词语气与态度明显同对蔡英文“520讲话”的回应有所不同,政治博弈开始以“大陆的繁荣进步”与“强大民意”作为新的筹码,直接应对蔡英文的“民主牌”与“民意牌”。

  两岸政治对抗仍有升高之势,“台湾是否是一个国家”似乎成为新的争议点与对抗点。蔡英文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我们所处的情况还是和香港不一样,毕竟我们还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是蔡英文参选特别是当选台湾领导人以后首次明确表示“我们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随后,10月26日,国台办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日前台湾“准司法部长”许宗力称两岸是“特殊国与国关系”一事表示,“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10月27日,在民进党主导下,台“立法院”通过临时提案,对国台办这一发言提出严正抗议,重申“中华民国为主权独立之国家,反对任何形式的矮化”。台湾“陆委会”主任张小月也强烈抗议,表示“我国依照中华民国宪法,绝对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国际通称我国叫做‚台湾‛”⑧。这有明显的“准法理台独”之意。同时,台湾“行政院秘书长”陈美伶于10月31日再次公开表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但在现行的宪政体制、两岸关系中,相信多数人或多数学者都会认为台湾是不正常的国家”。台湾方面接连表示“我们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或“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预示着两岸政治对抗的性质有日益升高之势,已从是否承认“九二共识”逐步上升到“台湾是不是一个国家”这一更为敏感的争议。

  可以说,台湾选后到“双十”近10个月两岸政治博弈结果是不成功的,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错过改善两岸关系的最佳时机,两岸的“机会之窗”逐渐关闭,未来两岸关系将进入新的“对抗”与“僵局”并存时期,但政治博弈仍会持续。是否承认“九二共识”仍然是两岸政治博弈的基点,“台独”与“反台独”将成为对抗的焦点。至此,两岸试探性与相互克制的政治博弈宣告结束,蔡英文错失建立两岸互信的历史性机会,两岸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政治博弈时期。

  保持压力与对抗仍是未来博弈的主轴
  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两岸关系发展结构即交流与对抗并行的格局是否会打破?未来两岸互动是否会发生局部中断交流或实施制裁手段?会不会发生新的重大政治危机?不确定性很高,难以事先预判。

  经过上述第一轮等待、互探及第二轮“有限对抗”博弈之后,蔡英文的两岸战略已基本确定,难有新的更大的改变。在“九二共识”问题上,蔡英文“520讲话”与“双十讲话”的“九二事实论”是其政治底线,未来也不可能再正式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尽管蔡英文会面临巨大压力,但仍以“九二事实”应对,以不变应万变。

  蔡英文在坚持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基本立场与原则之下,仍会在策略上表达所谓的“善意”,继续重申“建立具一致性、可预测、可持续的两岸关系”,“维持台湾民主与台海和平的现状”,避免两岸不稳定结构的彻底破裂,但“不屈服”与“力抗中国的压力”提出,则是问题的关键,是未来持续对抗的重要政治信号。

  蔡英文对抗大陆的重要手段与策略,就是“不讲台独”却“推进台独”。蔡英文不会自己讲“台独”,不会说“一边一国”或“两岸两国”,但在施政过程中,尽可能彰显“台湾是主权国家”、两岸“一边一国”或“两岸两国”,则允许或容忍权力部门表达类似的“台独”语言,权力体系彻底“独化”,并会全面推动“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等种种“台独”分裂活动。同时,以民主、自由、人权与民意作为对抗大陆的基本支撑与后盾。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在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甚至出台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措施的同时,必然会加大“反台独”、“反分裂”的力度,也会对蔡英文施加更大的压力,坚决遏制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的六点意见应是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总纲,其中显着提升反“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力度,强调“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遏制台独”⑨。其中在具体应对措施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国际社会坚守一个中国原则与框架,坚决阻止与遏制任何在国际社会企图彰显台湾为国家或两岸“一边一国”的图谋,阻止台湾企图参与无权、无资格参与的国际组织。

  两岸政治对抗升高,但仍会尽可能管控风险,将对抗保持在一定可控范围之内,避免最后的政治摊牌。在策略上,就是两岸双方还不会彻底决裂,还会保持适度的民间交流与经济往来。甚至在经济、政治的双重需要下,还会适度开放。就是说,在这一阶段的政治博弈,在总体对抗与僵局的格局下,也会呈现“政治对抗”与“民间开放”并存的特征。11月初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后公布的诸多促进两岸交流的共识与举措以及两岸企业家峰会的多项民间经济合作协议的签署都充分说明,在两岸政治对抗升高的同时,两岸民间交流与经济往来仍会持续推进。

  当然,外界更关注的是,目前两岸有限的对抗与保持适度民间交流经济往来的格局会持续多久,会不会走向彻底决裂,会不会在对抗升高后双方或一方采取相应中断局部交流或实施制裁的措施?在理论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可能的,但在时间上是不确定的。

  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政治风险是,蔡英文当局是否会从政治体制与制度上进行走向某种形式的“法理台独”或“准法理台独”,是否对两岸政治定位进行了新的更具分裂性质的表述。

  蔡英文执政的困境与两岸试探性政治博弈的结束,最近在人事布局尤其是司法体系大量起用公开否定“中华民国宪法”与“宪政体制”、宣扬“两国论”的大法官,大大增加了未来台湾“宪政危机”与两岸关系的重大变数。未来蔡英文可以不通过“修宪”与“制宪”,而是通过“台独”大法官的“释宪”,就可达到改变两岸关系性质、两岸政治定位与台湾主权独立的目的。这就是某种程度的“法理台独”。因此,未来如何认定“法理台独”?可能不是过去简单思维所认知的“制宪”是“法理台独”或成立“台湾共和国”是“法理台独”,而是面临着诸多不可预测的、种种变相的“法理台独”或“准法理台独”形式或状态,会出现“变种的法理台独”。大陆如何应对未来“法理台独”或“准法理台独”的挑战,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变数。

  如果台湾政局一旦出现被大陆认定为“法理台独”或认定触及《反分裂国家法》所认定的“台独”分裂红线,那么两岸的政治博弈彻底宣告结束,两岸关系将进入另一发展阶段,即政治摊牌阶段。

  注释

  ①台湾《自由时报》,2016年2月18日。

  ②蔡英文“520讲话”。

  ③《人民日报》,2016年5月21日。

  ④蔡英文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

  ⑤“创党三十周年蔡英文主席给民主进步党党员的信”,蔡英文办公室网站。

  ⑥蔡英文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蔡英文办公室网站,2016年10月5日。

  ⑦国台办: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步伐。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2016年10月10日。

  ⑧林庭瑶:“张小月:我们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联合报》,2016年10月28日。

  ⑨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1月2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7年1月号,总第22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