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变局下的两岸经济合作形势、趋势与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7-06-26 00:10:07


台湾不应缺席大陆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
  中评社╱题:变局下的两岸经济合作形势、趋势与路径 作者:王建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海峡两岸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台湾岛内政局的变化以及海峡两岸关系格局的变化,对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两岸公权力主导推进的经济合作中断,原有经济合作机制受阻,两岸经济合作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民间为主导、以大陆为主要场域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新的形势下,两岸企业界在两岸法律政策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寻求合作,开创了新的合作途径与合作模式。

  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去年春台湾岛内政局发生“蓝下绿上”的重大变化,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最大变数,加上海峡两岸经济形势及国际经济大环境的持续变化,两岸经济合作形势出现新变化,呈现新趋势。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黄金时代”结束,重新回到非公权力主导的民间合作时期。

  岛内政权发生重大变化后,在没有基本政治互信基础的情况下,两岸两会协商与两岸事务主管部门沟通机制中断,两岸公权力主导的经济合作机制中断,两岸无法再签署新的经济合作协议,已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的落实也受到影响,两岸经济整合或经济一体化发展严重受阻,两岸经济合作重新回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合作为主的民间合作模式时代,两岸经济合作的主体、性质与途径等均相应发生变化。

  (二)蔡英文当局两岸经贸政策发生重大翻转,经济“脱中”成为新的政策导向,既有两岸经济合作模式受到重大冲击。

  蔡英文当局在“重国际轻两岸”、“重美日轻大陆”与“重南轻西”的经贸战略下,在强化同美日经济合作的同时,大力推动“新南向政策”,积极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合作,以分散与削弱两岸经济合作。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讲中提出了“告别以往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现象”的知名论断,即要切断与大陆的经济合作,要改变与大陆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开始在经济上推行“远中”、“脱中”的“经济台独”路线。上台执政一年时间内,蔡英文当局没有出台任何一项有利或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反而不断收紧两岸经济合作政策,不仅将马英九执政时期原本旨在与大陆自贸区对接的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取消,而且将2011年台湾“行政院”成立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小组整并。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导向下,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条件发生了逆转,两岸经济合作严重受阻。可以说,蔡英文的两岸及对外政策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合作的最大变局。

  受蔡英文两岸政策与两岸关系形势变化的影响,两岸在岛内合作开创的“学甲契作合作模式”与“苗栗大闸蟹合作模式”也受到影响,无法进一步推广。

  (三)大陆经济“新常态”与台湾经济“新平庸”同时出现,给两岸经济合作带来挑战与带来机遇。

  两岸经济合作与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过去20多年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与资本输出),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了重大发展。如今两岸经济形势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陆经济发展进入重品质、调结构的发展阶段,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主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政策导向与经营成本发生重大变化,给既有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或模式带来压力与挑战。不过大陆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预计还有20多年工业化发展时间,仍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台湾经济发展则进入“争3保2”的平庸发展时期,不再以追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为核心,而是强调“非核限煤”与“环保至上”的理想主义经济理念,推动“创新、分配与就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不仅给企业投资与经济发展带来挑战,而且给两岸经济合作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台湾当局缺乏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足够动力,台湾企业对外或两岸经济合作的能力也相对弱化,也会影响到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与走向。

  (四)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出现“陆进台退”新格局,两岸产业合作竞争态势上升,经济竞合关系成为新常态。

  海峡两岸的电子信息产业都有较大发展,都是高科技产业的主力。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产业合作也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2016年,台湾上市公司在大陆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收益达2400亿元新台币,占台商大陆投资总收益3115亿元的77%①。不过,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仍有较大区隔。长期以来,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与面板产业领域领先大陆,大陆每年从台湾进口大量集成电路晶片与大尺寸面板。

  然而,大陆经过十多年的急起直追,两岸在半导体与光电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大陆与台湾在这两大产业的发展能力与制造水平差距日益接近,正在超越台湾。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大陆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与支持力度,不仅成立了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大力鼓励本地与海外企业半导体产业投资,并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大陆投入兴建的12英寸晶圆厂达26个,其中12个已动工兴建。2016年,大陆半导体产值达1.95万亿元新台币,与台湾2.43万亿元相比差距不到5000亿元新台币②,预计2018年大陆半导体产值就会超过台湾。在面板产业领域,大陆于2016年正式超越台湾。据统计,到2016年第4季度,京东方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占有率为22%,高居第1(乐金以19.1%居第2位,群创以16.2%居第3位,友达以13.6%居第4位,三星以10.4%居第5位);预计到2020年,包括群创与广州厂在内的鸿海集团市占率达到20.99%,京东方为18.33%,乐金为17.94%,三星为14.04%,友达为10.86%③。另外,2016年,大陆京东方电视面板出货量为4400万片,居全球第3位,超过群创的4200万片;华星光电3300万片,超过友达的2700万片。不过,目前大陆液晶面板自给率仍只有50%,大尺寸面板仍需要从台湾、韩国进口。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大陆半导体与面板产业的发展,正在改变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大陆有全面超越台湾之势,必将给两岸电子信息产业与整个产业合作带来深刻变革与影响。其中一个显着变化就是,台湾半导体与面板产业加快了在大陆的投资布局与两岸的产业合作,同时两岸同业竞争也开始加剧,未来海峡两岸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并存,并改变世界产业格局。

  (五)两岸人才争夺战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与经济竞争的新议题。

  人才交流是当代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大议题,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台湾在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与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而大陆企业的扩张与国际化发展,急需专业与复合型人才。据美国谋智(Mozilla)与英国智库Canribou-Digital联合发表的全球APP经济报告,台湾人才素质位列全球前10名之内,台湾在软件人才领域也位居前列④。近年来,大陆企业以更为优厚的待遇吸引台湾人才加入,并促成一大批台湾优秀科技或管理人才到大陆发展。台湾方面则认为是大陆企业“抢钱又抢人”,是恶意“挖角”,是不正当竞争,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限制。在现行两岸政策法规之下,如何实现科技人才在两岸之间的有序流动,发挥最大潜能与效力,实现两岸人才资源的充分合作,而不是恶性挖角与强行限制,是两岸经济合作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新动向与新模式

  在两岸公权力主导的经济合作受挫受阻情况下,台湾企业界在生存发展压力与大陆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下,持续与大陆企业展开包括相互投资、交叉持股、以债转股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济合作动向与模式。

  (一)“化敌为友”,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

  “宸鸿模式”是典型代表。在两岸经济与商业往来中,同行、同业之间出现竞争关系是不可避免的,经常采取相互指控对方专利侵权与互打官司以遏制对方,更成为近年企业间竞争的一个普遍性方式,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在新的经济形势与面临新的竞争对手情况下,原本属于竞争对手的两岸企业开始“化敌为友”,以交叉持股与相互投资方式进行策略合作。宸鸿公司是台湾知名触控面板企业,在大陆有诸多投资,也是苹果供应商,其优势是玻璃触控及后段贴合服务;其竞争对手大陆欧菲光则是大陆手机触控面板供应商,优势在于前段塑胶薄膜触控技术以及精密光感测模,也开始争取苹果订单。双方是同行两个知名企业,自然是竞争对手,双方曾因专利问题相互控告。然而,鸿海集团下属的业成公司开始有意进军触控面板领域,而且依靠集团优势可能争取到苹果触控面板市场,这对宸鸿与欧菲光构成新的竞争压力,于是宸鸿与欧菲光双方做出重大战略妥协与决定,通过交叉持股方式建立合作关系:欧菲光将参与认购宸鸿公司私募股,共投资18亿元新台币,持股比重达到5.46%,成为宸鸿第二大股东;宸鸿将投资9亿元新台币取得欧菲光股票,持股最多为0.5%,并将合资成立新公司,以巩固双方在触控面板领域的市场地位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