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国家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
中评社╱题:新中国70年来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 作者:艾明江(厦门),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习近平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①可谓深刻洞察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规律。从国家统一的实践来看,国家建设、国家治理与国家愿景是推进国家统一的三个重要维度,国家建设指的是资源整合机制,即国家统一建立在充分的国家发展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建设为国家统一创造了充分的物质与制度基础,这构成了国家统一的资源维度;国家治理指的是利益整合机制,即国家统一涉及对国家内部关系的规范与调整,这构成了国家统一的利益维度;国家愿景指的是沟通交往机制,即国家统一需要通过心灵契合构建出凝聚人心与力量的发展愿景,这就构成了国家统一的价值维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在国家建设、国家治理与国家愿景领域不断进行调适与变革,最终构建出推动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
一、国家建设构建国家统一进程中的相互联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国家统一进程中,国家建设始终推动着大陆全面发展进步,不仅提供了实施国家统一的充分物质基础,而且还通过国家建设提供了各项完善的体制机制资源,成为推动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
(一)国家建设初期发展与对台军事斗争
完成国家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陆尚未全面转入经济发展轨道,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迅速完成国家统一,确保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这使得当时大陆在对台政策上很快就确立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加强了对台湾当局的支持,这使得大陆对台军事斗争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成功。
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以及国内政治形势的好转,大陆从1955年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也使得大陆的国家建设开始全面转向经济发展。由于大陆对台的军事手段暂时无法解决台湾问题,两岸政治军事对峙的状态将长时期保持下去,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持续的经济建设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因此,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迫使大陆对台政策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了被称为“一纲四目”的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即主张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这也成为后来“一国两制”的政治雏形。
随着大陆后来政治形势全面转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带来了长达十年的政治社会动荡,国家建设始终无法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狂飙突进的政治混乱造成了大陆国家建设的长时期不稳定以及低水平,尤其是经济建设长期滞后,各种制度法律建设也十分匮乏,都在整体上影响了国家建设的发展成果。与此相对的是,台湾地区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经济建设迅速起飞,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大陆在国家建设中的贫弱使得国家统一缺乏充实的发展基础,尤其是较低的经济建设水平长期制约了大陆在国家统一进程中的吸引力,大陆提出的和平解放对台方针没有获得台湾当局的积极回应。大陆要依靠和平途径与协商手段促进国家统一,就必须在国家建设领域获得国家统一所需要的发展动力。
大陆对台政策从“武力解放”转向“和平解放”,深刻反映出大陆推动的国家统一始终受到国家建设的影响,在国家建设尚未全面展开的时期,国家统一更加适合采取军事斗争手段来获得解决。但是随着国家建设全面推动,经济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工作,大陆必然更加需要构建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内环境,这也使得国家统一的方式手段需要作出调整,但是从当时的国内形势来看,由于大陆始终在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路线中徘徊,最终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政治运动取代了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和平解放”对台政策也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谋划与推进,尤其是国家统一在国家建设中的嵌入性程度十分薄弱,从而使得大陆提出的和平解放台湾难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成功。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和平统一方针
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陆开始进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阶段。以经济为中心的国家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为了配合国家在整体发展战略上的转向,大陆随之在对台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从原来的“和平解放”转向“和平统一”。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标志着“和平统一”开始取代“和平解放”成为大陆对台政策。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围绕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九点方针”,大陆进一步明确了和平统一的对台政策。
在国家建设初期,由于国内外局势尚不稳定,各种建设尚没有大规模启动,这使得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具有了可能性。而一旦随着国家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国家迫切需要营造稳定的内外环境,这就使得国家统一开始由武力解放转向和平解放。改革开放时期,在市场经济带动下,大陆开始进入到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国家建设阶段,也由此进入到了一个更长时期的和平发展时期。大陆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模式,不仅需要两岸关系构建和平发展的国内环境,更需要两岸关系随着大陆展开的经济建设而建立更加密切的交流互动,从某种意义上看,大陆正是通过推进经济建设,并日益凸显出国家建设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将两岸关系带入到和平发展阶段,最终构建出通向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路径。
(三)国家建设日渐全面与两岸融合发展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随着国家建设转向更加全面的五大建设,国家建设不再仅仅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国家建设的发展进步也决定与影响着国家统一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国家统一根本上取决于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大陆通过推动国家建设的全面发展进步,不断缩小两岸在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并创造出大陆优于台湾的制度优势及治理效能,最终为国家统一构建出坚实的基础,国家建设与国家统一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国家建设的发展进步是为了增进中国人民的集体福祉,而国家统一的目标也是为了在国家领土主权复归统一的基础上共创两岸中国人的美好生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大陆通过国家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不仅展现了对国家统一的充分信心,也在国家统一进程中释放了更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根据近年来相关民调显示,台湾地区民众对大陆的好感评价越来越高。2018年2月,台湾地区《远见》杂志发布“2018台湾民心动向大调查”,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支持“台独”的台湾民众比例创了新低,而支持“统一”的台湾民众比例创了新高,尤其是岛内青年人表示愿意赴大陆发展的比例超过了50%②。从台湾地区民心动向变化的背后可以看出,大陆通过国家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越来越释放了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增强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
当前,大陆市场发展给台湾民众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对台政策也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依靠中央与地方推出的各种惠台政策,常住台胞群体开始享受与大陆同胞的同等待遇,从而能更加方便地在大陆生活、工作与创业,这就推动了台湾同胞能够与大陆民众一样参与到国家建设进程中。由两岸民众共同参与的融合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家建设新的发展方向,这种融合发展改变了以往坚持两岸差异性的发展模式,而是逐步吸纳台湾同胞成为国家建设的参与者,推动两岸同胞成为国家建设的共同主体,从而解决了两岸同胞在国家建设中的“各自为阵”与“各自用力”。受益于这种新的融合发展模式,两岸民众不仅可以通过经济建设建立更加密切的利益纽带,更能通过参与共同的国家建设,构建出共有的集体记忆以及群体认同,“通过集体行动构建起来,通过集体记忆保存下来的地方共同体,是认同的一种特殊来源。”③在融合发展的推动下,让两岸同胞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从而为国家统一建立稳定的基础。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必须要进行一场全面深刻的国家建设,从两岸经济交流的互动到两岸民众的情感沟通,都在推动双方构建一个彼此利益相连与情感相融的国家共同体。从国家建设的发展规律来看,祇有大陆首先在国家建设中取得全面发展进步,并继而带动两岸在国家建设中的相互融合发展,最终构建出一个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认同的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两岸一家亲”的国家构建。随着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深入推动,受到大陆国家建设发展成就的深刻影响,必然会有更多的台湾同胞参与到大陆的国家建设中来,这种在国家建设中嵌入两岸民众互动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国家统一提供了一条新的整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