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分工合作 共创经贸荣景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00:19:27


表一:两岸经贸往来
表二:上市(柜)公司赴大陆累计投资金额与累积汇回金额统计表
表三:GDP─依支出分对yoy经济成长率之贡献
 
  六、台商的新定位

  1990年代,台商是大陆外资的重要来源,也是台商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但随着大陆2001年加入WTO,开放市场,外资纷纷进入,世界500大企业几乎均有在大陆投资,台商占外资的比例逐年下降,现在仅存2.9%;另一方面因美中贸易战,供应链重组,部分台商外移,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占对外投资比例也降到32%。换言之,台商对大陆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均已下降,若非两岸经贸仍是维系两岸的“重要纽带”,台商所扮演的角色,已无形弱化。

  近年来,大陆经济产业结构已有重大转型,过去台商依赖的土地取得、低廉劳工已不复存,用地紧张、地价飞涨,人口红利不再,工资上涨;过去发展经济优先,不重环保,如今全民已有环保意识,部分环保法规比台湾还要严格。两岸有一个相似的陋习,“立法从严,执法从宽”,但若认真执法,可逃不掉法律制裁,因此“正派手法经营”,才是正办,也才能赢得大陆官民尊重。此外,近年全球对气候变迁的重视,节能减碳,能耗双控,已成不可避免的课题。再者针对快速化经济发展造成贫富不均现象,陆方近年提出“共同富裕”主张,台商行有余力,也要分担部分责任。总之,今后台商的经营愿景必须是“正派经营、照顾员工、回馈社会、遵循ESG”,才能永续经营。

  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政策,台商应从下列方向寻求新定位:

  第一、两岸经贸是维系两岸和平稳定的重要纽带,两岸应努力突破僵局,开诚布公,探讨分工合作,共创经贸荣景。

  第二、由出口导向,改走跟着大陆官方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兼顾外销与内需,并注意“十四五规划”及“新基建”内涵,跟着政策走。

  第三、由单纯的制造业,走向制造服务业,多接触客户,瞭解需求,向下游延伸服务功能。

  第四、人口红利不再,工资、物价均上涨,应善用人工智能(AI)及数位转型,俾能升级转型。

  第五、大陆高校素质已提升,培育不少高端人才,政府又提出自主研发政策,台商应利用此一情势,做好两岸研发分工。

  第六、因应疫情及配合气候变迁减碳要求,台商可朝大健康产业链及环保产业链寻求商机,并注意环保、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的趋势。

  第七、由于大环境的贸易战、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疫情等,对于全球供应链构成严重冲击,台商应考虑将营运总部、财务调度、业务接单设在台湾,研发寻求利基定位,其他产销功能因地制宜,布局短链及在地化,掌握关键零组件及备料,灵活调度,以求永续经营。

  七、技术层次先展现善意

  撇开政治问题,仅就经贸议题而言,双方都可在技术层次略为展现善意;就大陆而言,首先是单方可行者先做,例如非关税贸易障碍的松绑,RCEP今年已生效,15个会员国相互减免了关税并消除一些行政障碍,两岸目前尚无货贸协议,但仍可减少一些行政障碍,以利依市场法则运作的互补贸易。又如单方开放台商需要的货运航点,特别是货运港口。

  其次,勿以政治因素处理经贸事件,大陆去年对远东集团的环保违规祭出重罚,在台多被解读为对支持捐款台独候选人政治献金的处罚。其实环保违规平时即应处理,不必同时集中,造成台商困扰。

  第三,去年4月禁止台湾凤梨输入大陆,9月又禁止释迦、莲雾,并未及时具体提出虫害的影像为证,后来针对石斑鱼罚禁,就有提出照片为证,终于使业者心服口服,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并研究解决。凤梨、莲雾、释迦等水果不耐久存,运输成本又高,禁令以后,今年前2月出口分别下降了40%、92%及86%,对于农民损失甚大,建议大陆可以采认指定检验机构的报告,恢复进口。

  (表一:两岸经贸往来)

  (表二:上市(柜)公司赴大陆累计投资金额与累积汇回金额统计表)

  (表三:国内生产毛额─依支出分对yoy经济成长率之贡献)

  第四,部分台商反映大陆一带一路政策及近年来陆续推出的2018年31条、2019年26条、2020年11条及2021年农林22条等惠台措施,立意甚佳,但尚难完全落实到地方层次,而各地领导换届更替,有时造成政策不连续,亦使台商无所适从。

  就台湾而言,首先应松绑大陆商务人士来台,就疫情风险程度来看,相对于欧美,大陆应属低风险地区,但对于开放入境却是相反,欧美松,大陆紧。尤其不可思议的是,针对依照两岸协议,陆方派驻台湾两个办事机构,如机电商会、海贸会等,却不准其派驻人员入出境,以致有些派驻人员已两年多无法回陆;相对而言,台湾驻陆的两个机构:外贸协会及电电公会,人员完全可以自由进出,台湾当局的决策思维令人费解。

  其次,疫情后,台湾大幅限缩两岸客货运航点,只剩北京、上海、厦门及成都,但对于台商人数最多的广东地区却不开放。因而广深地区台商必须由台湾飞到厦门,经过隔离后,再坐五、六小时动车回去,舟车劳顿,苦不堪言。又厦门既为开放航点,可与台湾通航,为何不能开放小三通,与金门通航,节省交通成本?完全可以比照台湾隔离措施,允许入出境。

  第三,台湾仍单方禁止大陆农工产品,截至2022年4月11日总共2447项进口,其中农产品约1057项,工业产品为1390项,严格说来,这是违反WTO的“最惠国待遇”规定,农产品开放也许较困难,但工业品1390项似应逐步开放,否则如何申请加入RCEP,且两岸均已申请加入CPTPP,将来也会碰到此一障碍。

  第四,大陆各地的台商协会扮演许多功能,团结台商、交换商机,逢年过节办理活动,为他乡游子团聚,以解思乡之苦。当地的台办也会给予部分经费支援,这正如台湾的工商团体也会申请政府补助,不宜政治解读,使得台商产生寒蝉效应。

  八、结论

  总之,两岸经贸基本上是依市场法则运作,虽然结构已由过去的互补走向近年的竞合,但本质上还是互惠互利的,台商可以扩大视野,走向世界,但不能忽视近在毗邻的广大大陆市场,两岸政府似可经由经贸逐渐化解敌意,开诚布公,探讨分工合作,共创经贸荣景。

  上层的政治僵局未解,经贸议题的协商也困难重重,本人只能从技术层面提出粗浅看法,就教各界,敬请指教。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6月号,总第294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