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两岸论述要区隔民进党
其次,中国国民党的论述必须与时俱进及详备,与民进党做好市场区隔,国民党的主张若与民进党趋同,就很难取代民进党。民进党以“台湾独立”的诉求起家,认为自己才是台湾本土政党,强调中国国民党是外来政权、不认同台湾、不够本土化、是“亲中”政党。蔡英文与赖清德的三次胜选,几乎都把国民党视为中共代理人,尤以赖清德这次参选定调为“民主与专制”的选择,藐视对手,将对手定位为对岸支持的人选,国民党只能重复强调马英九时代“亲美和陆友日”的立场。
长久以来国民党陷入民进党设定的本土化议题,要与民进党竞争谁才够本土,竞选语言要熟谙闽南语,对于二二八事件一再低姿态道歉补偿还不够。至于党产,已经被民进党政府抄家没收殆尽。在民进党长期政治追杀下,国民党在台统治期间的建设功绩说得越来越少,功大于过的事实,逐渐被扭曲成为过大于功。尤其“中华民国”与台湾之间的关联论述,蔡英文时代已经把“国名”连成“中华民国台湾”,这表示民进党的“台独”论述,已经跨越从追求台湾主权独立,到现在名字叫“中华民国”,甚至不丢弃“中华民国”,跟台湾连结在一块儿,以求政治光谱的扩大。
对中国国民党而言,这一跨越百年的政党,有悠久的历史,当然她是建党于海外,发展在中国大地,尤其可歌可泣的是创党先进同志牺牲奋斗的血泪,植根、奠基、拥抱于坚定的主义信仰与崇高政治抱负。今天中国国民党的论述,应从先烈先进的革命奋斗史迹中,找回信仰、热诚与传承,讲清楚说明白,坚定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大爱及民族的认同接棒奋斗,并说好“中华民国”与台湾之间的好关系、好故事,“国家”称号与地理名词虽有差别,但两者之爱重迭。
“中华民国政府”立足在台湾已经七十五年,对台湾人民而言,“中华民国”形同父亲,台湾就是母亲,大家都是吃台湾米喝台湾水,对台湾这片土地的感情,对台湾人才的培育与重视,是无庸置疑的,因此不仅不应再纠结于对手所设定的本土化以及爱台卖台的议题,甚至要跳脱这些议题,改以前瞻宽广视野,就振兴经济、稳定能源及和平两岸等政策目标,给予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国民党与其他政党最大的区隔是,对于解决两岸关系,促进和平发展,走向共融,是有优势的。中国国民党的领导人及菁英,千万要清楚认知自己的竞争优势条件,不要放着好牌而不觉,若反要走向偏近民进党的论述,这将是自掘坟墓的作为。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搁置一时难解的政治符号争议,优先推动可以合作发展的议题,这在连战、吴伯雄、马英九三任主席时代就有可观的成绩。降低两岸敌意,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为两岸人民子孙找出避战途径,擘划未来乃至下一个世代的和平愿景,这是中国国民党重新再起很重要的论述。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什么优先做,优先争取,中国国民党绝对有必要系统地、彻底地、稳健地提出一个现阶段的发展论述,找出有格局的战略,跳脱对手设定的话语权,才能优先争取社会上有才能、有识之士的认同。
国民党要重整组织架构 走内造化之路
其三,国民党的组织也到了要重整架构、重新换血的阶段了。国民党目前党代表超过两千名,中常委超过三十名以上,这就是“虚胖”,必须“减量减重”。而在马英九与王金平竞争党主席时,为了讨好党代表,将中常委四年任期改为一年一选,中常委由中央委员选举产生改由党代表投票。这也导致中常委选举变质,有心者及早绑桩党代表,选风出现异质化,导致政府官员与有政治实力者逐渐不愿投入中常委选举。
由于中常委一年一选,选举压力大,加上年缴五十万责任金,后来再把任期改为两年选一次,责任金一次缴交一百万元,但是党内许多有代表性的同志还是不愿投入中常委选举,中常委结构的质与代表性就严重弱化了。就以今年三月九日要举行的中常委选举为例,要选举产生29名中常委只有27人登记,这是从未发生过的情况。不仅未足额登记,一票就可保证当选。尤其参选者无任何一位县市首长,“立法委员”只有一位参选,多位参选人社会知名度低,这样的窘况,足以说明中国国民党的上层组织结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这也难怪学界中与国民党有感情有渊源者,建议国民党要走内造化之路。非执政时期的国民党,从政同志主要集中在中央的立法部门及地方的行政、议会部门,党的决策中心就应以他们为主。其实国民党中央原就已通过要将中常委缩减至十五席,同时还有分区投票的提案,将送请下次的党代表大会讨论。这个改革,主要就是要纠正中常委选风的问题,并以中常委的稀少性,增加有志之士参选意愿。
中常委任期要否恢复与主席任期一致为四年,是否恢复党员选举党代表,党代表选举中央委员,中央委员选举中常委,对不分区“立委”名单行使同意权,这样优先恢复中央委员职权,才有可能强化中常委的代表性。但是这样的改革势必缩减目前党代表的职权与“利益”。组织改革能否大破大立,就看国民党中央有无决心因势利导,说服党代表以党的长远发展为考量。
国民党中央也应劝说有实力及代表性的同志投入中常委选举。如果大家都不想选,只期待主席指定担任副主席或指定中常委,这样的中常会将只会成为主席的橡皮图章,而非集体决策的会议。或许干脆党章一并取消副主席及指定中常委的设置,包括党秘书长、资深“立委”及县市首长与代表性社会团体代表皆一起投入十五席中常委的选举,这样或许才能够把弱势的中常会“起死回生”,中常委的地位、尊严、责任才能被唤醒。
再者,国民党的地方基层组织,由于党中央的党产遭没收,财源吃紧,因此地方党部的开销必须由党部主委负责,目前多由地方议长、卸任“立委”等或想规划由不分区“立委”兼任。
从务实面看,以民进党的地方党务发展为例,有心从政者自然想要进入党务系统,发展组织,争取提名。谁担任主委,就有党务的主导权。过去国民党长期执政与拥有丰沛党产时,地方党务主管皆由中央派任,中央与地方党务事权统一,没有考虑过地方党部主委票选产生,这是为避免党务被地方派系把持影响。而今党中央已无力多负担地方党部的支出,因此目前地方公职人员担任党部主委,多是被央求出山,需要出钱出力,出面募款,干部多吸收公职助理参与,活动多以号召志工义工为主,这与一些地方庙宇活动经营有雷同处可供参考。
至于目前国民党中央想要以不分区“立委”兼任中南部县市党部主委工作,以“立法委员”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量,要分身做好党部主委的工作,应该是比登天还难。除非这些不分区“立委”肩负两年后要被征召参选艰困区域的县市长,日常党务工作只能多委以义务职副主委或专职执行长为主。不过这样的考量,也只能是过渡,而非常态。否则这样的人事布局,主事者被绑在“立法院”,地方组织发展成果,将有其极限,甚至脆弱下去。
党的组织发展格外需与各地方社团、民间团体紧密结合,有需要时就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们发声。就以当前民进党对两岸观光旅行业者的态度为例,国民党就应旗帜鲜明站在业者生存利益这边,不管是议会斗争或是走上街头抗议,国民党的从政同志与组织动员都应大力支援,唯有平日多关心、多经营,选举才有奥援。开春后,国民党的社会工作能否有战力,此役有指标性。
加强新媒体的运用及青年工作
同时,要加强新媒体的运用。由于社群媒体的兴起发达,现在自媒体也很兴盛,新媒体也成为政党竞争的重要场域。新媒体特色就是新速实简,透过手机、电脑,无时无刻可以即时传出文字、声音、影片。因此透过精致短超薄快影片的制作、互动式的网络活动等方式,是吸引传播讯息的最有效行动。目前国民党中央文传会已有此编制,但是上自主席及一般公职从政同志,都要有新媒体传播的认识,文宣是另一支部队,要加大投入力度,这样的传播途径当可扩大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对抗对手的假讯息,即时有力的反击,缩短决策时间,平时就如战时,这是政党文宣要有的思想准备。
最后,国民党当前最大的危机,就是失去年轻人的认同与支持。国民党自始就是年轻人组成的骨干,但是经过时代变迁,中老年人盘据政治舞台与政治资源的时间过长,导致年轻人从政机会较少。但是历经国民党多次在野,从政舞台的洗牌也逐渐加剧,即使现任党主席朱立伦最近常自豪国民党提名十五位优秀青年参选“立委”,当选十席“立委”,地方上也提名百名青年投入地方公职参选,他也保证未来给予年轻人的机会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固然给了年轻人从政的机会,但是国民党在“总统”大选整体争取到年轻人的选票,还是三个政党中最少的。这就表示年轻人对国民党的认同度还是偏低。国民党的青年工作成效远不如新兴的民众党,也不如民进党,这个政治现实必须要正视。因此持续给予年轻人竞选公职的比例保障,方向是正确的。
但持续性的青年工作仍需在校园中、社会中,发展组织,透过有组织的训练,才能发掘培育有悟性、有潜力的政治工作者。而各级公职同志,就必须有共识,共同释出人力资源,让青年参与投入各种组织与文宣的工作。因此国民党可以建立专属年轻人的网站或是社群媒体帐号,成为年轻人意见沟通的平台。同时多举办年轻人的活动,听取年轻人的声音,并鼓励年轻人投入社区服务,以点线成面来帮助党拓展组织,改变社会对国民党的老旧保守印象。
青年的工作是党务发展最有希望的投资,只有持续不断地给予机会,让党的各种活动都有年轻人参与,透过活动增强对年轻人的理解与支持,点燃国民党年轻同志的战斗意志,这样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得到历练,必然也将成为党未来的中坚干部。毕竟青年的栽培历练是很重要,但也不能揠苗助长。现阶段国民党要多争取年轻选票,因此一些刚初次选上市议员的青年从政者,马上转换跑道选“立委”,并非常态的人才培育做法,只能当做是“矫枉过正”的非常态。
中国国民党的改革不应该是老生常谈的题目,改革成败与否,攸关台湾民主政治的品质与清明。唯有国民党摆脱羸弱,在野先发挥扮演好强力监督的制衡者角色,才能让社会耳目一新。因此“新国会”加上无党籍两席共五十四席的“立委”必须发挥战斗力,运用政党合作,让不称职的官员不寒而栗,错误的政策,劳民伤财引起民怨的措施,必须立即停止或转向,不尽责的官员该下台就赶下台。甚至国民党也要结合智库力量,韩国瑜的“立法院长”更应责成“立法院”的法制局幕僚,站在“国会”高度,专业协助“立委”一起主动提出福国利民的立法,以提高代表民意的“立法院”影响力。
“立法院”是当前台湾政局政治的重心,“立法委员”的表现没有一天可以放松。紧接着两年后,县市长、县议员等九合一选举又要开战了。第三党的民众党已经表明要在基层选举发展组织,因此国民党与民众党在县市长提名若不能有协调共识,民进党显然又会尝到“总统”大选少数胜利的甜蜜滋味。因此今天的国民党领导阶层,必须头脑清醒认识到党的改革没有迟疑的多余时间。唯有马上拿出魄力、勇气、决心及执行力,与时间竞赛,多与党内各界、媒体及社会团体沟通,争取支持,迈出有改革诚意的步伐,露出生机,这样中国国民党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有机会终结在野命运,得到人民支持,重返执政。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3月号,总第315期,P1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