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政党轮替后的台湾经济情势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6-08-22 00:30:56


 
  同时,新政府五大创新产业政策的推动,不能忽略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结构转型必须克服各个产业创新研发的障碍,特别是当前业者普遍面对“技术研发人才不足”、“技术创新成本过高”以及“研发流程太长不符时效”等障碍,加以“五大产业创新计画”与一般民生或传统产业的关联性不高,甚至已经被业界误认为除了绿能、物联网、生技、智慧机械和国防产业之外,都不是政府产业政策重点,如此将很难有效带动全面的创新投资。

  第二,若无法下定决心扫除创新投资的障碍,将难以创造可预测的产业发展环境。早在2007年底彰化县政府就提出二林精密机械园区规划案,该方案绝对有助于新政府发展智慧机械计画之实现,但是碍于工业区用水、土地征收和环境影响评估,迟迟无法定案,亟需新政府加速开发及有效率地加速通过相关审议。

  另外,为了发展高值化的运动纤维商机,台塑与日本特殊化学品大厂旭化成合资成立“台旭化”,在六轻4.9期,规划高值化扩产投资近8.17亿元台币的弹性纤维新厂计画,却因为冗长且严格的环评标准而受阻,该案例显示在台湾环境永续观念和经济发展策略严重失衡,已经成为新政府未来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的最大障碍。

  第三,根据摩根投信“台湾投资人信心指数”调查,投资人对于“台湾整体政治环境与两岸关系”的信心指数由1月调查的91.7至4月降为72.7,刷新指数调查以来最低,尤其显示投资人担心政治环境及两岸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特别是520之后,国台办表示,总统就职演说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是“没有完成的答卷”,且暂停两岸主管部门联系沟通机制,而海基会和海协会的双边授权协商,也必须建立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才算是两岸双方正式授权,已经影响ECFA经合会的召开,也将影响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争端解决、产业合作、海关合作、中小企业合作等工作小组的运作,势必将影响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更将无法有效解决两岸经贸交流过程中所面对的障碍与问题,对未来两岸经贸制度化与合作之推动,极为不利,自然将影响台湾经济与投资者的信心。

  第四,台湾的五大创新产业与中国大陆的战略性产业发展间的相互竞争,也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大陆“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带动形成新一代资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位创意等5个“10兆级”新兴支柱产业,以及新推出的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慧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慧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散式能源系统、智慧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即虚拟实境,VR)与互动影视等12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恐怕将对台湾带来竞争压力,除了大陆势必藉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吸引台湾企业前往投资之外,未来在全球市场上可能带来另一波红色供应链的冲击。

  结论

  新政府能否突破现有“政府失能”困境,构建能引导企业创新投资、排除企业投资障碍的投资环境,同时排除两岸经贸往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将是决定新政府能否带领台湾走出经济困局的关键。

  其中,新政府应该有效形成目标与行动一致的内阁,并结合国会的力量,彻底消除部门本位主义,修订不合时宜法规,以解决“2015年全国工业总会白皮书”所提国内投资的“五缺困境”(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才能增加国内外企业投资台湾的意愿。

  同时,由于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2015 年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出口依存度为 39.4%,上市公司655家,上柜公司515家,合计1,170家赴大陆投资,占全体上市(柜)公司总家数1,515家之77.23%,两岸经贸是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新模式无法忽视的重要环节。

  同时,“连结未来、连结全球、连结在地”等产业发展策略,也不能忽略两岸产业合作。特别是国台办强调:“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以及“进一步扩大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显示大陆将积极运用“国共论坛”、“海峡论坛”、“两岸企业家峰会”和两岸LED照明、通讯、资讯服务、车辆、车载资通讯、再生能源(太阳光电、风力发电)、电子商务、连锁加盟、物流、精密机械、食品、生技与医材、纺织等两岸产业搭桥会议等作为两岸经贸互动,推动两岸交流的平台,以达到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协调发展、金融业合作及贸易投资等双向开放合作之目的。

  对此,新政府与产业界如何合作规划未来的互动策略,是政府必须积极规划的。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6年7月号,总第223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