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九合一选举对未来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影响研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2-19 00:32:59


图4:资料来源,中选会中央选举委员会计票查询网站(cec.gov.tw)
 
  二、九合一选举结果对民进党的影响

  (一)为败选找战犯整肃派系

  民进党在九合一选战失利,立委何志伟11月26日痛批有“黑道”在陈时中竞选团队核心,“难怪选情会核爆”,更点名英系要角洪耀福、黄承国等人。对此,洪耀福11月27日在脸书痛斥何志伟“你是最扯!”洪耀福直言,这次台北市长选举,何志伟频扯陈时中后腿,故意安排行程设计陈时中,选后还讲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伤害竞选团队,伤害陈时中,“你才是民进党的败类!”⑤

  因为蔡英文总统没收初选,⑥自然需要为提名失败负责,但是民进党内却缺乏检讨党主席的声音。并且放任塔绿班、侧翼网军、御用媒体的过度吹捧、矫饰,⑦令民众反感,忧心监督机制遭到认知作战取代。

  事实上,提名林志坚,爆出论文门事件,才是本次民进党大选失败的最大破口,虽然由郑运鹏替代上阵,已经难掩失败迹象。加上疫情严重之际,却提名防疫指挥官陈时中参选台北市,让防疫不力的现象燃烧至台北市选情,让民众将疫情受害的心情转移至台北市的选举投票上,加上红酒宴牵手美女事件等,⑧竞选步伐荒腔走板,导致台北市大败。

  所以找战犯,应该不只是塔绿班、侧翼网军、御用媒体,最大问题是负责提名的党主席及不合适的候选人才是民进党败选最大原因。

  图4:资料来源,中选会中央选举委员会计票查询网站(cec.gov.tw)

  (二)为2024年总统大选备战

  从2016及2020年两次大选显示,民进党都拿超过五成的得票率,虽然之前2018年九合一大选,国民党拿到48.79%选票,但是在2020年总统大选时,因为香港反送中事件,国民党只拿到38.61%选票,可以看出地方型选举国民党能够获胜,不表示2024年的总统大选就可以获胜。因此2022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拿到50.03%过半数选票,也无法保证2024年总统大选必然可以继续获胜,或许钟摆效应,民进党若重新整合,则2024年,民进党继续赢得总统大选不是不可能。端视2024年的国际情势及民进党是否提出优秀总统候选人而定。

  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大选中惨败,而总统蔡英文11月26日宣布辞去党主席。至于谁将来会接替党主席,迎战接下来的2024年总统大选?党主席人选可以分为“平衡型”及“问鼎型”两种;而英系相关的人士都不会成为选项,等于最大可能会流向新潮流、正国会这两大派。所谓平衡型,是指类似像2018年选后,接任代理党主席的卓荣泰这类型的人,不会想要选2024年总统,但可以平衡党内派系;而问鼎型则是提前开始布局2024,例如蔡英文或许会支持陈建仁、赖清德自己出来选,或也有可能新潮流会推出郑文灿。⑨但是目前看来,蔡英文总统不会放弃对于继任党主席的掌握,因为若真有实权实力的新任党主席,无异是宣告最后两年的蔡总统任期进入跛脚期。

  而代理党主席陈其迈最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党主席的改选,但这样的安排凸显民进党内“卡位”仍优先于“检讨”,并未真正回应民进党内与国人的期待,⑩完全是过渡性工作。

  赖清德暗中布局2024大选,挺赖清德支持者筹设“信赖台湾愿景协会”。赖清德着重之处一在组织、二为论述,这两方面,他早就暗中布局。2022年8月,总统府附近的台北市博爱路上,挺赖支持者筹设了“信赖台湾愿景协会”。这个协会等于是赖清德此次实兵操演的军事总部。协会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信赖台湾”的组织系统;另为“愿景办公室”的论述系统。⑪

  所以即使2022年九合一败选,但是民进党竞争2024年总统大位的竞赛早已经开打了。

  (三)因应地方包围中央

  所谓地方包围中央,当蓝营地方政府形成了联盟,这时候民进党的中央透过行政权,以行政院的预算的拨付、补助款的给予,将形成对地方政府的直接监督,甚至是一个资源分配的权利,而在立法院仍是民进党多数,相关的法案,在这一两年内并没有办法由蓝营主导通过,可以看得出来,即使是国民党的县市首长也没办法突破中央统筹分配款的拨付的疑虑,所以绝大部分的资源,地方政府自己是不够使用的,需要靠行政院的补助。换言之,民进党的行政院长将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目前看来,苏贞昌已经有三年多的任期,为了保障2023年总预算案能够顺利通过,或者年初将是行政院内阁改组的适当时机。改组内阁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任满的县市首长,例如屏东潘孟安、桃园的郑文灿、落选的林佳龙,或者是陈时中,都有可能再转任到行政院的内阁中任职,形成落选者来监督当选者的情形。这是因应地方包围中央的必然做法,以往苏贞昌及陈其迈都是这样子上位的。⑫

  (四)更动行政内阁维持稳定

  中央行政权透过了这样的一个中央的预算拨付、补助款的给予、施政上的一个监督力量,即使地方政府掌握了地方行政权,仍然必须要面对中央的财政及法案的监督,所以未来的民进党的行政院形成一个比较强势的行政权,而且为了因应2024年的总统大选,势必成为一个选战型的内阁。

  因此,因应地方包围中央的下一步,就是更换行政内阁,维持稳定。这样的步伐大概会在2023年的年初,一来苏贞昌院长任期已经有一段时间,需要做一些更换,二来卸任的县市首长以及辅选或去选举的时候的政务人员,都需要有一个新的一个部会的位置,所以更动行政院的内阁,维持政权的稳定,是民进党在大选之后必须要做的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