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柳金财:倡议两岸和平备忘录是急统或红统?
http://www.CRNTT.com   2021-09-21 00:09:36


  中评社台北9月21日电(作者 柳金财)近日国民党主席选举两岸政策辩论引发社会舆论沸沸嚷嚷,候选人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特别澄清,外界批评其两岸路线倾向“急统”、“红统”的“污名化”。对于“两岸和平备忘录”受到铺天盖地攻击,张的解释认为这是很积极、但不极端的两岸政策主张,认为民进党必定会以“亡国感”及“亡党感”攻击之;直言民进党已建立强大的爱台湾论述,丑化国民党、激化两岸敌意,而其竞选中两岸主张诠释在持续宣扬两岸和平发展及两岸统合。同时,质疑党内候选人如同“小绿”般,批判其两岸路线已偏离中间路线,不仅不利于国民党在2022年地方选举及2024年台湾大选;甚至散播一旦张亚中当选国民党主席恐造成泛蓝分裂。

  同为党主席竞选人前主席朱立伦则批评张亚中,论及其为非常著名的统派学者,并以统派理论大师为傲。2008年张亚中曾提出“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主张将来执政之后签署和平协定;主张“一中同表”,不能讲“中华民国”,台湾签条约时名称为“台北中国”。并直指签署“两岸和平备忘录”,为“一国两制”走向两岸统一最好方法。朱也指出:“红统不是朱立伦说的,也非民进党说的”,而是张之倡议被外界认为是“红统”、“急统”。这种将倡议“两岸和平备忘录”,形同导致“一国两制”的“发展路径”颇具争论性。

  民进党政府曾公开宣称,尽管追求两岸和平稳定,但不与坚持“武统”与“一国两制”的政权谈“投降式的政治协议”。民进党政府批评大陆当局不断强加“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的政治框架于台湾的前提下,故不主张签任何政治性协议。同时,针对两岸间的任何政治性协议,建构所谓民主防卫机制及防护网,并非是依据现行《公民投票法》标准,而是采取最高门槛标准限制。此即涉及政治议题的谈判,必须由“行政院”提出谈判计划,“立法院”要有三分之二的委员同意始可进行谈判。

  首先,除非国、民两党具有共识,任何单一政党提议皆无法获得绝对多数通过。“行政院”可举办谘询性公投,不受《公民投票法》限制。两岸政治性议题谈完回来后,“立法院”有审议权,应由四分之三的“立法委员”出席,四分之三同意;同意后公告,再进行全台性的公民投票,要全台选举人数半数以上同意,始能通过。从这一门槛检视,除非国、民两党具有共识且愿意采取合作态度,否则任何政治协议几乎将是“胎死腹中”。目前居于反对党地位之国民党即使提出《两岸和平协议》,若无民进党支持,根本也无法通过。高门槛出席比例,意味着国民党必须拥有“立法委员”四分之三席次,否则通过《两岸和平协议》几乎是遥遥无期,不可能任务。

  其次,提出签署《两岸和平备忘录》可凸显国民党的两岸治理能力。因应大陆领导人习近平直指要与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政党及各界民主协商两岸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同时,表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为避免两岸产生明显而立即危险,无论是张亚中或以前国民党领导人抛出《两岸和平备忘录》乃至《两岸和平协议》,其目的皆在于降低或消弭“武统”声浪,降低两岸敌对状态。

  尤其是民进党自2016年执政后,由于两岸当局已无“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两岸频临“战争边缘风险”,大陆当局从宣称反“台独”的“三个任何”到“六个任何”,从宣称“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到有信心、有能力“挫败台独”,强化打击“台独”力度。可以说,蔡英文执政期间大陆军事演习及军机、军舰绕岛巡航频率最高,两岸人民敌意程度最高,台湾民众“反共”情绪渐转为“反中”,而对大陆民众“反“台独”立场也渐转为“反台湾”。故而,倡议“两岸和平备忘录”政治氛围或可缓解两岸敌对及民族主义情绪飙涨。

  复次,倡议《两岸和平备忘录》利于争夺两岸路线主导权,重新为国民党取得政权奠基。此次张亚中倡议《两岸和平备忘录》,其实远较2019-2020年国民党内“总统”候选人初选所提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更为保守,包括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前新北市长朱立伦皆提出类似主张。2015年原推出前“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参选“总统”,也提出“一中同表”、签署《两岸和平协议》,被视为过于激进政策而惨遭“换柱”。随后洪秀柱担任党主席时在党章中又列入《两岸和平协议》主张,后吴敦义接任主席又修正删除,而以“和平愿景”取代“和平协议”。然吴敦义为竞选党内“总统”候选人初选,又公开倡议《两岸和平协议》。

  甚至,早在2011年马英九也提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此次张亚中提出签署《两岸和平备忘录》,虽比既往国民党领导人主张签署和平协议更为倒退,然相对于其他候选人则是“独树一帜”、立场鲜明。其动机本有巩固深蓝选民之作用,然也是意味着旗帜鲜明与民进党当局争夺两岸路线主导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