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的忧患意识会有所增加,繁荣、稳定、法治和秩序等议题在公共议程上会变得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会稀释政改议题的显着性。
中央、特区政府和建制势力会加强协作,以繁荣、稳定、法治和秩序等议题来争取群众的支持,并致力建构香港日后发展的政策纲领,为发展和壮大“爱国爱港者治港”的长远目标打下基础。
反对派会争取把这次政治斗争动员起来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组织起来,建立新的政治组织,不但为未来几年的选举做出部署,也为长期的政治斗争作好准备。他们肯定会以行政长官梁振英作为斗争对象来“团结”自己的支持者。然而,要成功完成“团结”任务并不容易。相反,在未来的一段日子,内讧内耗不断仍然会困扰着反对派。
在立法会通过一套依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来设计的行政长官普选办法的概率很低。各方面对此已经不抱希望,而不少原来支持政改的人现在恐怕态度转趋犹豫,担心政制的进一步开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不过,即便通不过,香港的情况也不会急剧恶化,当然反对力量会借此策动新的一轮抗争行动。
中央对港政策更为关键
“占领”行动结束不等于香港从此天下太平。相反,为数众多的、不同形式的抗争行动会不时发生。至少在现任特首余下的任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减少。然而,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占领”行动的机会应该不大,因为经过这次失败后,要重复组织另一次大型的“占领”行动的成本要比以前更高,也会引起港人更大的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