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的优越条件前所未有,所面临的阻碍和风险也空前升高。 |
中评社╱题:“新时代大陆对台方略: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征程” 作者:王鹤亭(河南),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共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再次明确“完成祖国统一”为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大陆对台工作构成了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新时代的大陆对台工作,在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体系的指引下,应科学地界定自身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伟大历史使命中的定位,在全面总结既往成绩与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两岸关系的新形势,理性应对新挑战,在推进祖国统一的新征程上应有新作为。
一、新时代大陆对台工作的新形势
1.祖国统一的大势更加明显
“中国的统一大势是特指,在实现中国统一的进程中,由两岸各自内部、两岸关系以及相关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决定的、两岸统一的前景及其强烈程度”①。而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因素则是中国大陆对统一目标的不懈坚持以及自身的不断进步:首先,中国大陆在国际社会及两岸关系中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守与维护、对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传承与创新、对于“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反对与遏制,为自身赢得了法理与道义上的普遍支持。其次,大陆的中央领导人一再指出,决定统一进程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诚如习近平所强调,“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②,十九大报告也明确将推进祖国统一纳入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体系中,这从根本上保持了统一趋势的延续性。第三,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政治体制逐步优化等使得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建设性力量,同时在两岸关系主导性的竞争中获得压倒性优势,这为统一大势的持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国际社会,“一个中国”已经是普遍的“政治共识”,“台独”缺乏所谓的“国际活动空间”,各国均秉持“一个中国”原则或政策。同时,近年来,不少国家更加严格遵循和执行“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与台非正式关系,如要求台驻在代表机构摘牌、更名等。这为推进两岸统一进程营造了总体上更为有利的政治氛围和外部环境。
在台湾内部,台湾社会也普遍认知到两岸力量对比的翻转,台湾民众对于大陆推进祖国统一的决心也有清晰的感知,对于大陆的发展成绩和对台政策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大陆对台方略所产生的压力已经显着传导到台湾内部,使得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前途问题的态度在信念与信心之间产生内在碰撞,呈现出“信念坚定,信心不足”的矛盾状态。在两岸最终会逐渐走向统一还是逐渐走向独立的问题上,对于台湾民意而言,统一终局的必然性远比统一美好前景的或然性更具有震撼力。在影响台湾民众选择的因素中,理性预期可能逐渐超过感性认同的分量。如2016年4月的民调显示29.9%民众认为大陆成为世界强国对台湾未来经济和前途将有好的影响,47.9%认为有不好的影响③,可以解释为大陆强大、两岸实力悬殊的预期使得台湾民意认知到分离、拒统或单方面决定自身前途的可能性较小,这可能会引起台湾民意的负面评价,但却可以让台湾社会认知到不可回避的事实和趋势。而在当前,台湾内部出现了台湾民意的信念与信心相背离的情况,即虽然倾向于选择与大陆统一的民众是少数,但是认为台湾最终会与大陆统一的民众却不在少数,如杜克大学与政治大学2012-2015年民调资料中,认为两岸会逐渐走向统一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48.3%、44%、37.4%、39.1%,基本高于认为会走向独立的比例:35.3%、39.6%、40.3%、38%④。可以预期,随着这种趋势在未来的逐渐强化,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所遭遇的心理阻力和情感抗拒也会大大降低。
就两岸而言,大陆对于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和自信也在不断增强。十九大报告肯定了十八大以来的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并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对台工作的成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相应的,中国大陆对于祖国统一必然趋势的信心也从未动摇,十九大再次确认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显示了自信与定力并未受到岛内乱象和民意压力的影响。
2.阻碍统一的力量趋于联动
阻碍祖国统一的内外两种力量从一开始就是相关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外部力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介入国共内战,导致被继承的旧政权继续与胜利的新政权对抗,合法中央政府以常规手段终结内战的进程被迫中止,两岸也因一直处于内战状态而未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以美国为主的力量成为妨碍中国政府选择以适当方式结束内战进而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台湾当局则长期以来排斥以大陆主张的路径和模式实现统一,顽固拒统;而民进党等基于“台独”取向则从根本上否定统一目标,这些构成了“拒统”的主体力量。随着美日等国加大力度对“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进行围堵,岛内民进党全面执政并增强“去中”、“远陆”力度,内外两种力量联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近年来,美国对于中国的疑虑心态和围堵意图处于上升态势,提升所谓“美台关系”的呼声和操作一直不断,而将台湾问题与围堵中国更加紧密联动起来的主张变得更有市场。特朗普上台以后,这种态势有增无减。特朗普本人在经济、政治、外交及军事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指责,反映了美国对华战略疑虑已经处于高位,而特朗普剩余任期内对华不友好、不信任心态持续的概率更大。其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报告》将中国称之为“修正主义国家”并列为美国的直接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审议报告》渲染中国威胁,特朗普国情咨文称中国是美国重要的对手,并认为中国是一个危险,因为“他们挑战我们的国家利益、影响我们的经济、抵触我们的价值观”⑤,时任国务卿蒂勒森在公开演讲中称中国为“新帝国主义列强”。在经济领域,特朗普已经签署备忘录将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高额关税,对中国挑起贸易战。
与此同时,打“台湾牌”也成为遏制中国的重要选项。立法体系持续推动支持台湾的相关活动,参众两院的“友台”议员则以个人或次级团体的方式强化对台支持力度,《国防授权法》夹带强化美台军事合作条款。《台湾旅行法》在参众两院无异议通过并经特朗普签署而成为法律,成为美国国会继《台湾关系法》以后再次以法律形式要求行政部门“友台”的举措。该法将使美国与台湾地区高阶官员有机会在正式场合公开交往,这意味着美台交往公开化、官方化,视同台湾为所谓“实质上的国家”,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几十年来的中美交往政治基础,直接冲击两岸和平统一前景。
与之相呼应的是,日本也在配合美国的同时积极构筑其“防线”,除了加大对东南亚、对印外交力度外,尤其注重以非官方、半官方形式强化并提升与台关系,通过私人网路、代理人、半官方代表等管道保持对台湾的支持和影响,而蔡英文执政也为日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空间。蔡英文执政以来,拒绝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认为两岸交流融合会威胁台湾的所谓“国家安全”,无意改善两岸关系,有意“冷却”两岸关系,营造“敌视大陆、恐惧大陆、反对大陆”的氛围,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去中”、“远中”、“离中”来抗拒大陆压力、逃避大陆的磁吸力。在两岸政策上,玩弄文字游戏,以空洞的“维持现状”论、“善意”论来敷衍大陆压力和台湾社会维持和平发展的民意期待。在台湾内部,利用立法、行政、司法管道营造“绿色恐怖”,围剿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或“一个中国”与和平统一的政党、社会团体和人士,以各种形式在各个层级推动“去中化”与“渐进台独”,其“手法之狠、行动之快、动作之大,比起陈水扁有过之而无不及”⑥。虽然“法理台独”并不具备外部条件和成功可能性,但通过全力操作“民主内造国家”、强化“台湾主体意识”、建构“趋独拒统”民意基础,对于“和平统一”进程必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蔡英文当局在苦练“内功”的同时,还刻意藉助“外力”,“联美亲日抗陆”,并将台湾设定为区域安全结构中的重要参与者,谋求跳脱两岸关系结构的约束,而且事实上台美日之间沟通协调畅通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从中美、中日、区域与两岸等多种关系的发展态势来看,阻碍祖国统一的力量有充足的动机和充分的理由更为主动地联动起来,而蔡英文的内外“抗中拒统”策略也具有现实中的可操作性。
二、新时代大陆对台工作的新挑战
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的优越条件前所未有,所面临的阻碍和风险也空前升高,新形势下的大陆对台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是多方面的,源自于大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家统一目标的新设定以及台湾民意变化的综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