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岸认同过程——陈孔立、艾明江师生对话录
http://www.CRNTT.com   2019-07-14 00:10:01


 
  二、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

  (一)交流与认同的关系

  艾:很多人认为由于两岸民众互相瞭解不够,导致无法顺利建构两岸认同,所以只要通过两岸交流,就可以达到两岸认同。但是有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两岸交流并不能自然建构出两岸认同,而是造成了交流与认同的相对分离。一些台湾青年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遭遇交流带来的认同困惑,由此产生了一个两岸关系中的悖论:两岸越交流,双方越感到差异很大,难以建构两岸认同。

  陈:交流会产生差异,从而对认同造成冲击,这是交流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从现实来看,两岸认同要从两岸交流开始,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之间需要跨越四个必经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蜜月阶段”,两岸人民都感到很美好、很新鲜、很兴奋;第二个阶段就是“沮丧阶段”,两岸人民互相感觉很混乱、很迷惘、很失望、想不通、看不惯、有敌意,就是所谓“文化休克”阶段;第三阶段是“调适阶段”,两岸人民开始相互瞭解,直到互相理解、谅解,逐渐消除敌意,互相沟通合作;第四阶段是“融合阶段”,两岸人民相互信任,最终建构出两岸认同。所以,交流是达成两岸认同的必要手段,只是要经历一个较为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

  “差异——冲突——融合——认同”是建构两岸认同的必经路径。两岸认同过程是由“他群”走向“我群”的过程,也是从敌人走向对手、朋友和家人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从差异到共识,从冲突到融合的矛盾发展思维。两岸由于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差异,双方存在许多差异,有的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矛盾和冲突,但暴露矛盾、冲突之后,两岸并没有彻底走向对立,而是在矛盾与冲突的基础上,相互吸取、相互调适、相互融合,建构两岸共同价值,最终实现两岸认同。

  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之间的一致性与冲突性,反映了应然与实然层面的矛盾统一。对此,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可以探索两岸认同的多元建构模式,诸如有“两岸认同过程的模式——双管双向互动模式”,“两岸文化认同的过程”以及 “改变台湾社会认同的途径”。这些针对两岸认同的不同建构模式充分考虑到了交流在客观性上与认同在主观性上存在的一致与冲突。

  (二)交流如何建构认同

  艾:从两岸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岸交流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交流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果从促进两岸认同角度来看,似乎离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不是说明,交流和认同的中间还缺了一个起作用的转换机制?

  陈:你说得对,交流要有成效。有些交流并不一定会有成效,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结果人一走茶就凉。关键在于交流必须设定预期的效果。同行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是一种效果;通过交流增进瞭解,增进感情,也是一种效果;但我强调的是每次交流都必须共同建构新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在一个集体——特别是民族集体——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②一方面,要努力消除双方存在的错误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要共同建构新的良好的集体记忆。例如,大家认为交流对彼此都有好处,双方是有诚意的,尽管两岸存在差异,但能够互相尊重,愿意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还可能达成某些共识,通过多次交流积累更多共识,增进彼此的认同感,这对于促进两岸认同才有价值。这应当是衡量两岸交流是否有成效的最低要求。可以说,“集体记忆”就是你所说的“转换机制”之一。

  另一个机制是“共有观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们可以在互相交往中不断地沟通、调整终于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即“共有知识”。“共享一种文化意味着他们对世界如何运转拥有相似的理解。”③当这些“共有知识”在被行为体接受、形成共有观念之后,行为体的身份、认同和利益都得到了重新的界定。通过两岸长期的交流,两岸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些“共有观念”,例如,“两岸关系应当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不能倒退”、“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一家亲”等等,两岸之间应当在互动的过程中、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建构更广泛、更深刻、更密切的共有观念。例如,“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终将要和平统一”、“应当共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等等。有了这些“共有观念”,两岸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共同的看法、共同的需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发展前景乃至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

  在凝聚“集体记忆”与“共有观念”的基础上,就可以进入建构两岸社会认同的过程,这是一项两岸互动的进程,是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建构两岸认同的过程。两岸人民作为一个共同的整合群体,通过与其他群体(作为“他群”)进行社会比较,把两岸各自的“积极特异性”汇集起来,成为两岸共有的财富。双方的优势为两岸人民所共享,双方各自取得的成果以及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果都有助于提升两岸群体的自尊,这是两岸相互吸收和承认对方的优越性、价值观并共同引以为荣的过程,这时双方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安全感与归属感。

  两岸互相扩大“我群”的范围,以两岸认同来将两岸民众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群体,使两岸原来的各自群体共同成为共同的“我群”,这样两岸认同建构就会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进程。

  三、两岸文化与两岸认同

   (一)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对两岸认同的影响

  艾:两岸民众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分歧甚至争议,这些争议与两岸文化差异存在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两岸继承了相同的中华文化,较少谈及双方的历史与现实差异性,而一些人则刻意夸大台湾文化的特殊性,甚至否定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共同渊源,以此寻求所谓的文化“台独”。这样看来,文化的差异性似乎看起来不利于建构两岸文化认同,也容易出现分歧与冲突,您认为应当如何面对和处理两岸文化的差异性?

  陈:大家都承认两岸文化同中有异,对两岸文化的差异则有如下看法:一、认为台湾文化具有多元性,这是它与大陆文化最主要的差异。二、认为主要是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三、强调两岸传统文化的差异。四、认为只有一些表面上的、地域上的差异。五、强调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基本上不谈差异性。没有人认为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我认为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是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差异,这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差异导致的本质差异。认为没有本质差异的说法,首先是不认识当今大陆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性。

  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两岸文化冲突,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一、两岸文化的交流与接触,显示出两岸文化的差异,必然对双方的主流文化,包括价值观、道德观造成冲击,在社会上引起不同程度的震荡。二、造成对对方的刻板印象,互相“妖魔化”,互相歧视,形成敌对情绪。三、对两岸文化认同造成冲击,即使两岸都认同中华文化,但两岸之间存在着明确的“我群”与“他群”的区分,彼此认为“他们与我们不同”,存在互相区隔、互相分离的倾向。四、文化冲突导致政治冲突,政治文化冲突是利益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得两岸关系时常受到冲击和伤害。

  根据文化学理论,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并不可怕,而且它还有正效应的一面。“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冲突实际上是文化竞争和文化比较发展的过程。没有竞争,没有比较,文化就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也就不能获得巨大成就而具有普遍意义。”在文化冲突之后,就会出现文化融合,即“不同的文化相互吸取、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化冲突的结果“可能会用一种包容性的认同取代排他性的认同”。当然,从两岸文化交流到发生文化冲突,再进入两岸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正确对待差异,如果一方不尊重另一方与自己的差异,而要求对方消除与己方不同的差异,达到与我方“保持一致”,那就必然遭到对方的抵制。两岸对彼此的文化应当采取互相尊重的态度,采取“相互认可、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相互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推动两岸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既要承认差异,又要互补互济,这就是和而不同。

  (二)两岸共同价值与两岸认同

  艾:在两岸文化方面,还有一个难题是,不同制度以及文化形态都会建构出不同的价值观,两岸价值观的差异是一个大问题。大陆长期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台湾方面能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而台湾方面似乎更为重视自身的群体和个体利益,强调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有些人具有浓厚的“岛民”意识与“小确幸”文化,民族、国家意识较为匮乏,难以建构出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观。这个问题恐怕很难解决。现在学术界正在讨论要建构“两岸共同价值”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是的,两岸在价值观方面的确存在重大的差异,大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台湾基本上认同西方的价值观,认同西方“普世价值”。台湾当局一再强调两岸的差异在于“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台湾有些学者也认为,各种文化不能统一到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一定要统一到“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大陆学者也指出,“两岸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两岸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差异将长期存在”。 一般民众则在两岸交往过程中看到这些差异。例如,台湾民众说:“我们可以选‘总统’,你们不能”,“从食衣住行到思考方式,两岸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要统一”,“不承认‘中华民国’怎能是一家人”,从而得到结论:“台湾是民主国家,大陆是专制国家”。这说明就价值观来说,两岸要实现文化认同也存在很大的难度。有人甚至认为两岸的价值观不同,所以两岸永远也不可能互相认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