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褚静涛:两岸共同研究抗日战争的浅见
http://www.CRNTT.com   2015-11-23 10:04:16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参加抗战的军队,除了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外,还是许多地方武装和民众。他们既不属于共产党,也不属于国民党,甚至与国民党、共产党还有矛盾与冲突,但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权,他们义无反顾,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对于这些武装和民众,大陆学术界和台湾学术界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事实上,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取得的胜利,靠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压迫、捍卫正义、追求和平的精神,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团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体中华儿女捐弃前嫌,不分党派、族群,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是为了保卫中华民族,保卫中华祖国,是为了中华民族生存而战,而非为了某个党派。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相比,政党利益、阶级利益、族群利益、集团利益只能退居次位。政党利益不应也不能凌架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上。

  在抗日战争中凝聚成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鼓舞了全体中华儿女。回顾抗战历史、纪念抗战胜利、传承抗战精神还将继续下去。今后一段时间,两岸学术界应吸取教训,多谈一致性,相互欣赏,少提差异,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四、两岸学术界共同研究抗日战争的路径

  人类社会曾经发生的历史恒定不变。书本上的历史则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因知识累积和改动、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变化。书本上的历史并不等同于曾经发生的历史,而是过去历史的选择与安排,它的定义与形式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这两类历史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学术界的任务就是拉近这两类历史的距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