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唐永红:建构起两岸同属一国的国家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16-11-25 00:20:55


 
  二、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疏离及年轻世代“天然独”的成因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疏离及年轻世代“天然独”的成因,既有客观层面的因素,也有主管层面的原因,但主要问题在于近20年来台湾朝野刻意运用台湾内部的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型塑仇中、恐中、反中、台独意识形态的结果。

  一是在自由主义盛行的和平发展时期,民众在内心深处更偏好于追求独立。

  二是海峡两岸各自走上不同的制度与发展道路,疏于交流往来,加之两岸当局为了各自的意识形态在教育与宣传方面长期丑化对方,使得两岸民众缺乏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观念。 

  三是台湾绿营政客、政党、当局刻意运用台湾内部的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长期进行仇中、恐中、反中、台独意识形态的负面宣导,致使大陆推行合作交流、和平发展的动机与行动一再被污名化,冲销了大陆对台工作的努力。从李登辉当政后期到陈水扁当政期间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种种行为(特别是教育与舆论宣传中的“文化台独”)所影响的台湾青少年,现在长大成人,成为了受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每年出生率约1%、死亡率约0.7%。这意味着自“两国论”推行至今近20年来,每年约增加近20万人口偏向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与此同时,偏向认同“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人口每年约减少近12万人。

  四是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马英九当局采行“三不政策”这一缺乏明确方向性的政策,一方面让社会民众思想混乱,不知道为何而战,去往何方;另一方面,在“三不政策”的规范下马英九当局并没有在台湾的教育、舆论等事关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及时的拨乱反正,国统纲领废了就废了,课纲去中国化就去了,中华文化下的社会大众会猜测认为马英九当局默认前朝政策,结果国家认同继续疏离,台独意识继续泛滥。

  五是近年来两岸合作交流的协商谈判是以两岸对等的身份进行的,而台湾当局及媒体将“九二共识”定义为“一中各表”,并一直特别强调“各表”,在台独已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下,这会引致台湾民众认为两岸是两个国家,也就是说客观上会将两岸合作交流协商谈判等事务性层面的作为经济实体或政治实体的“对等”理解为两岸是在国家身份层面上的“对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香港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