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流寇”、庶民与台湾政治的“漂移”
http://www.CRNTT.com   2019-10-08 00:16:08


 
  三、台湾政治的分化与异化

  (一)台湾精英阶层内部以及精英阶层与庶民之间均出现分化与对立

  过去二三十年来,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夺取政权的需要,在政治上占主导地位的精英阶层出现以蓝绿为基本分野的分化,两者在一系列重要议题上激烈恶斗,“只看颜色、不问是非”的治理观念、问政方式在岛内政坛频频出现。台湾遂陷入了长期内耗的泥沼。更严重的是,这一方面导致台湾经济民生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众多可造福于民、有助于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或被贴上标签、横遭污名化,或在蓝绿纷争中被长期拖延、难获落实。另一方面,经济政策被意识形态裹挟,没有长远的战略视野,以服从服务于政党利益为主,更多用于讨好支持者,而非着眼于经济持续发展,沦为政客“拼政治”的祭品,最终酿成经济政策碎片化、资源严重浪费的后果。据统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经济尚能大致延续七八十年代的中高速增长,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却出现2001年、2009年两次负增长,1%、2%之类的低速增长更是如家常便饭⑧。这固然受外部因素影响,但更多是拜台湾紊乱的政治所赐。政治的混乱与经济的困境致使民众幸福感、获得感无法升高,反而愈加苦闷,他们普遍厌恶政客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普遍希望社会安定和谐、经济成长改善。然而迟至今日,这种精英阶层与庶民之间的分化对立仍然较为明显。

  (二)台湾政治异化严重,解决经济民生问题的功能明显下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台湾开启“民主化”、“本土化”的进程后,这几乎成为三十年来台湾政治发展的主轴。它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长期以来多数人未对此产生任何质疑,反而醉心于这种“一人一票选公职”的舶来品,并深深引以为傲。然而,这实际上不但使经济民生议题被边缘化,更掩盖了政治出现严重异化的问题。这些年来,掌握多数政治资源的精英阶层牢牢把控利益分配,内部分赃机制固化,然而他们只知道维护其政党和团体利益,没有为广大庶民谋求福祉,与整个社会希望改善生活品质、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相悖离。换言之,西方式的“民主”没有改变广大庶民的命运,没有体现他们的意志,“民主”光环渐趋褪色。

  (三)民进党两次执政加剧台湾政治的分化与异化

  民进党成立以来,以“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大陆威胁台湾安全”为支撑,建立起一套只有代表本土的民进党在台湾掌权才是政治正确的歪理。在多数时间里一直通过制造族群对立和两岸对立,煽动“仇中”、“抗中”扩大政治空间;取得权力以后,又通过打压对手、推动“台独”等方式巩固和拓展政治版图。在民进党和“台独”势力操纵下,台湾政治陷入用所谓“安全”取代发展的误区中⑨。2016年5月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台湾民众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尽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怀着“非我族类”的心态加紧清算政治对手,优先处理颇具争议的“不当党产”、年金改革、同性婚姻合法等议题,对涉及广大庶民的经济、民生议题则反应滞后;对外交往上奉行“倚美抗陆”路线,推动“新南向政策”,却屡屡受挫,得不偿失。在此情形下,台湾政治社会逐渐被意识形态禁锢,政治行动力日渐衰退,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和广大庶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台湾政治日益脱离民众的利益和社会需求,沦为精英阶层争权夺利的工具。

  四、应回归为民众谋福祉的政治初心

  (一)台湾社会在自发纠正政治分化和异化造成的不平衡,已处于政治主轴转换期

  十几年来,台湾不少政治势力曾抛出“超越蓝绿”、“中间路线”等主张,试图争取广大基层民众的支持,但或者步履艰难、功败垂成,或者见权忘义、丢弃初心。然而,以去年“九合一”选举为标志,民进党惯用的为夺取政权、稳固统治服务的说辞已被台湾民众识破,不少人从“铁杆绿”或“铁杆蓝”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更加重视政治人物能否照顾到广大庶民的切身利益,能否为多数人带来福祉与安全。“韩流”的延续与“新流寇运动”的方兴未艾,均在显示台湾社会已在自发纠正政治分化和异化造成的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以往政客一拿到权力便无限透支消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岛内各政党和政治人物只有明瞭和把握这一最新民意脉动,只有真心实意为民众谋福祉,才能得到民众拥护,才能在未来政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如今,除韩国瑜外,柯文哲“找回良心、莫忘初衷”和郑文灿“建设不分蓝绿、福利不分颜色”等表态,表明岛内一些台面上的政治人物对此已有较深的认识。相反,如果像民进党这样继续沿着现在的歧路走下去,只会面临进一步加剧的执政危机,最终被民众和历史所唾弃。

  (二)大陆提出的一系列主张有助于增进台湾民众福祉

  近些年来,尤其是今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大陆已提出携手推动民族复兴、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涉及两岸关系的重大主张。这有助于增进台湾民众福祉,符合岛内的现实需要和政治逻辑,也给广大台湾民众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深入推进对话协商,让台湾社会和民众认识到当前大势,瞭解大陆的善意和保护好台湾未来的重要举措;同时,以坚定意志化解台湾民众的错误认知,增进其对大陆发展理念认同和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唤起更多台湾民众踊跃加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进程中来。

  注释:

  ①《“新流寇运动”崛起!游盈隆揭蔡英文挡不住“韩流”两点原因》,中国台湾网2019年6月9日,http://www.taiwan.cn/taiwan/jsxw/201906/t20190609_12172384.htm。

  ②参见林淑玲:《台湾政治板块大位移 政党轮替前奏》,中评网2019年6月10日,http://www.crntt.com/doc/1054/5/0/4/105450483.html。

  ③台“主计总处”:《2018年家庭收支调查》。

  ④资料来自台“主计总处”总体统计资料库。

  ⑤同上。

  ⑥《调查显示台湾劳工平均月薪38656元新台币》,新华网2017年12月1日,http://www.xinhuanet.com/tw/2017-12/01/c_129754065.htm。

  ⑦资料来自台“劳动部”《台湾地区劳动统计月报》。

  ⑧《1976-201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周志怀主编:《台湾2017》,第476页,九州出版社2018年。

  ⑨参见《仇开明:当前两岸关系呈现“三期迭加”特征》,《人民日报》海外网2019年6月12日,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9/0612/c353596-31573127.html。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10月号,总第262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