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题:贺《中国评论》20岁生日 作者:赵春山(台湾),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专任教授、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顾问
一、我与《中国评论》
《中国评论》月刊创刊20周年,副总编辑罗祥喜先生要我写点什么,坦白说,我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我不像徐博东教授那样,他和《中国评论》有如此长时期的“不解之缘”,和社长郭伟峰先生有如此深厚的革命感情;我是“交浅不足以言深”,只能利用这个篇幅说些我和刊物主事者的因缘际会,回顾过去20年的两岸关系变化,以及《中国评论》和《中评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
首先,我确定在《中国评论》创刊前,就和伟峰、总编辑建闽、祥喜等人见过面,但真正有来往是我接触这本刊物以后。说起来还要感谢它的牵线,让我有机会交到这几位朋友。
《中国评论》的催生者是已故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汪老对两岸的贡献众所周知,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辜汪会晤”,揭开了两岸关系历史的新页。汪老一生阅人无数,个人也有幸在严安林教授的安排下,两度到上海专程向他请益。汪老决定让伟峰承担重任,真是托付得人。伟峰为人豪爽,能言善道,虽敢言人之不敢言,但总能抓住重点,可说“立场坚定、态度柔软”。伟峰点子不少,记得有一回我请教他有何突破两岸僵局之道,他答说恢复《国统纲领》即可,言简意赅,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虽在学校任教多年,但也长期在媒体兼差,算是“半个新闻人”吧,所以知道伟峰有一只敏锐的“新闻鼻”。例如,在2015年11月“马习会”成功落幕的第一时间,《中国评论》和〈中评网〉就透过新闻报导、座谈、专文、评论等各种形式,把相关资料汇集成册。我也在第一时间呈给马总统参考。中评同仁动作之快、效率之高,连马总统都感到惊讶。相较之下,两岸这么重大的事件,在台湾,不要说民进党,就连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反应都像是“船过水无痕”,感觉未曾发生一般。
虽然在业务上和建闽较少有来往,但我经常拜读他的大作。建闽的文字深入浅出,对形势的判断很周延也很客观,我从中学习了很多。
祥喜给我的印象是话不多,看起来有点羞涩,但做起事来脚踏实地。我知道他在台湾长期做过调研,认识的朋友比我还多,知道的事情也不比我少;但他总是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我想参加过中评座谈的学界朋友,都会同意我对祥喜的观察。
二、二十年海峡两岸与国际环境的变迁
20年是个不短的岁月,中国走过这20年,可说沧海桑田,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许多改变。
在台湾方面,从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到现在执政的蔡英文,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政党轮替。台湾内部情势,无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了重大的变化。其变化的程度和速度,连我们这些“在地人”,都常常觉得难以跟上脚步。
1996年台海危机后,李登辉提出了“戒急用忍”的大陆政策思维,意图削弱与大陆的经贸关系;1999年7月,他更提出“两国论”的说法,导致中共宣布中断两岸两会的协商。李登辉如何从宣布《国统纲领》的“统派”,在一路往独的方向歨,这个心路历程的变化,恐怕只有盖棺才能论定;2000年民进党首次取得执政地位,陈水扁为内外形势所迫,确实想要改善与大陆的关系。例如,他在“520”就职演说中,特意提出“四不一没有”的主张,即“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不推动统独公投、“两国论”不入宪,以及没有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问题”。在两岸经贸政策上,陈也调整前任的“戒急用忍”,改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而代之。但2002年8月扁提“一边一国论”后,中共遂于2005年制定《反分裂国家法》。2006年1月,陈水扁进一步在大陆经贸政策上改弦更张,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消极说法。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采取两岸“和解制度化”政策,双方陆续签署了包括ECFA在内的23项协议。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的会面,使两岸和解关系达到了最高峰。本人有幸躬逢其会,在新加坡以观察者身份,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刻。2016年民进党再度取得执政地位,蔡英文虽强调以“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会走回对抗老路、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的处理两岸关系原则,试图维持两岸现状,但对岸因蔡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关闭了两岸所有的协商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