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数一亿粒米:不能再让这样的奇葩作业折腾家长
http://www.CRNTT.com   2018-09-11 23:30:07


  你动手数过亿以上量级的东西没?如果网友告诉你,一亿粒米不吃不喝要数三年,重达两顿,你认为“数一亿粒米幷带到学校”这种题到底是物理题、劳动题,还是脑筋急转弯?反正已经不是数学题了。佛山一位数学老师因为布置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上了热搜,成了网友的讥笑对象。

  闹出这种笑话,不是数学老师算术没学好,而是映射出现在某些老师在调动家长参与教学时的随意态度。粗线条、大喇喇,别说制定详密的教学计划,连基本的过过脑子都做不到。要认识“一亿”这个概念,就让学生去数米,被家长指出不当之后,幷没有意识到不妥,还硬邦邦地答道“一粒一粒地数”“食物袋装好带回学校”。虽然,之后事件惊动了媒体,老师做出了解释:只要求“估算”1亿粒米,而不是要求一粒粒地数。但之前老师说的可是“要装好带回学校”的。到底是事后过于舆论压力改口,还是之前表述有误,这个有待教育部门去调查。

  不过,众人铺天盖地的酸话,幷不完全是冲着这位佛山数学老师而去,而是现实生活中要求家长参与的课外题真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了。除了检查作业签名、批改题目、做手工、默写单词这样的硬性任务,还常有五花八门的软性作业,比如创意PPT、社会调查、演出排练之类,家里没有几个文武双全的家长,愣是搞不定孩子的家庭作业,曾有清华毕业的家长发帖称被5岁孩子的题目逼疯。不信邪的朋友可以尝试辅导孩子解一下:根据三分损益律,推出“羽”的频率是“宫”的多少倍。

  强调家长要参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无可厚非,称职的家长无法像上一代家长那样当甩手掌柜,这是教育观念的进步。但是矫枉过正,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从教孩子变成考家长,不仅加重家长负担,还是一种变相“拼爹拼妈”,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文化程度低的家长,遇到难题连上网检索求助都做不到,孩子回学校除了硬着头皮受批评还能怎么办?过分强调家长作业,实际上人为放大了家庭出身带来的教育差距。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强调亲子互动的各种教学“创新”和考核指标引导下,一些老师已经形成了作业“缺家长不可”的潜在观念,家长可参与可不参与的,尽皆参与。长此以往,慢慢滋生惰性思维,“为了互动而互动”,也就不去考量家长作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于是才会出现了像“数一亿粒米幷带到学校”这般极端形式主义的作业安排。它不遗余力地向孩子们展示老师的不负责任、信口开河,制造负面的教育意义。

  虽然此前类似案例和争议已经不少了,但从结果来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是常论常新的题目,对此我们谈论的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让老师们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地开展教学,让“数一亿粒米幷带到学校”之类奇葩作业,告别折腾家长。(来源:澎湃新闻)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