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一国两制”须在实践创新中加强融合发展功能
http://www.CRNTT.com   2019-08-04 00:18:16


“一国两制”须在实践创新中加强融合发展功能
  中评社╱题:“一国两制”须在实践创新中加强融合发展功能 作者:安拴虎(漳州),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它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针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上,“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平顺回归,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国两制”构想迄今暴露出不少问题,面临诸多窘境。 “两制”在内地与香港社会融合方面功能缺位、乏善可陈,不可不察。而台湾的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在政治对立的氛围下,“一国两制”在台湾从来没有一个声求气应的舆论环境。弥补短板,赋予“一国两制”构想以“融合发展”的新功能十分必要。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全新而清晰的认知。

  一、存在的问题

  依照“一国两制”的方案,国家的主体部分(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意味着在一个国家内部,大陆与港澳台之间各有一套各自独立的价值观体系和意识形态,各自拥有一套独立运行的社会制度,各自遵行一套基于不同价值的政治理念、制度文化和生活方式,各自拥有一套独立的法律制度、行政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规则体系,各自拥有一套独立运行的货币体系,各自拥有一套独立的新闻体制、媒介生态及其塑造的舆论环境与氛围。不同制度下其社会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宗教政策等也都有质的差异。问题的重点在于,两套制度文化及其次生文化由于高度异质化而难以相容且自是其是。

  自“一国两制”构想提出40年来,现实怎么样呢?香港和澳门这两个殖民地已经分别在1997和1999年实现了回归。澳门的情况好很多,而香港自主权移交以来围绕着政改的分歧与博弈愈演愈烈,在身份认同方面出了相当的问题,创口不小,愈合不易,尤其是年轻世代,大多数出生在回归祖国之后,本应享受着身为中国人的荣光,对祖国好处的感受与瞭解更胜于前辈,应该更加爱国才是,然而很多人走向“港独”不归路。其原因虽然不一而足,但“两制”在内地与香港社会融合方面功能缺位、乏善可陈,不可不察。而台湾的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在政治对立的氛围下,“一国两制”从来都没有一个声求气应的舆论环境。

  “一国两制”在台湾长期“遇冷”的尴尬处境以及近年来香港出现的“港独”问题一再提示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国家的统一,不单单是领土的复归与一统,更主要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心灵契合,它是民族共同体最终的体现形式。国家统一,需要诸多“粘合剂”将破碎的部分重新粘连修复为一个整体。这些“粘合剂”比如“车同轨、书同文”,以及货币度量衡的统一,而所有这些“粘合剂”中最为强力有效的莫过于政治制度的驳接和一体化。

  亨廷顿有一句名言,叫做“冲突是差异的产物”。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三地的差异性因素过多过大,中国不仅承受着实质分裂的现实,中华民族内部也在思想意识上(精神层面)存在巨大的鸿沟。差异性因素尤其是制度文化的差异,无疑是妨碍两岸三地同胞心灵契合乃至于引发“龃龉”与“冲突”的主要原因。“一国两制”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却也因为旨在以制度的形式将既有的差异固定化长期化乃至于永久化,其“社会融合功能”的短板也暴露无遗。

  香港和台湾的现实表明,即便是同一个民族内部,制度的割裂(“两制”)必然会“反噬”国家的凝聚力(“一国”),“两制”下的“一国”,如同前述,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迥异其趣,货币体系、法律体系各自独立,尤其是各自拥有一套独立的新闻体制、媒介生态及壁垒分明的舆论环境,甚至两地网民(年轻人为主体)也因为有“墙”的存在而无法实现议题讨论与情感交集只有“翻墙”打架。一方刻意的信息封锁与另一方恶意的污名化炒作所造成的巨大化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两地同胞心灵难以契合、误会与不信任的根源。两地的差异性如此惊人,甚至连我们用于表达思想和沟通情感与心灵的汉字也彼此有别、繁简有差,文明素养也文野互见、声气难通。更加遗憾的是,两地缺乏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的历史记忆,影响所及,两地同胞就缺乏了共通的心理基础和维系情感的纽带,所谓“心相通”就难以实现。

  由是观之,不同的政治制度会沿着制度的边墙制造出迥异其趣的政治文明,自然而然地也会制造和强化壁垒分明的文化认同。它虽然不是亨廷顿所说的“文明断层线”,但却因久拖数代而不决最终酿成相似的结果,俗话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与国之间尚且如此,一国同胞之间更需要相亲相通(心灵契合)。而反观目前“两种制度”,其实施的结果则只会将分歧和差异固定化与永久化,其“社会融合功能”和“情感修复功能”的短板显而易见,需要补强才能发挥其价值。

  二、“一国两制”构想应该赋予融合发展功能

  由于“一国两制”作为实现国家统一的主要方针和基本国策,一直以来,在大陆的涉台涉港研究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高,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有多短。“一国两制”构想可以解决国家形式上的统一问题,却难于解决“统一”后两地的“融合”问题。弥补短板,赋予“一国两制”构想以“融合发展”的新功能十分必要。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全新而清晰的认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问题作过多次重要论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及其辩证关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理论创新不能无视问题,回避矛盾,不能靠凭空想像、闭门造车,理论创新应当直面矛盾,需要由问题引领,从实际出发,这样建筑起来的理论大厦才有坚实的基础,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一国两制”构想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两岸虽然政治分歧依然严重但都在积极追求未来中国的统一,刚刚从动乱中走出的中国大陆百废待兴,正式启动改革开放进程,需要营造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邓小平针对当时的两岸形势,尤其是在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受到空前质疑的情况下,创造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有其鲜明的时代性。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大陆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力空前强盛,改革的成功带来经济繁荣,也带来政治自信;与此同时,台湾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民主化转型,本土意识崛起,“去中国化”横行,“统独”矛盾尖锐化,政治恶斗造成社会停滞不前,颓势难改,民心陷入空前焦虑。两岸力量的天平已无可挽回地朝着有利于大陆的方向发生历史性转移。然而我们也必须要看到,中国大陆的发展成绩虽然有目共睹,但制度的吸引力却未能同向增强,大陆形象的改善也未敷预期,“一国两制”构想亦未能有效打动更多的台湾民众。

  习总书记提出“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为国家统一战略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与发展动力,也为我们对台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探索“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将“融合发展”的功能赋予其中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融合发展”的建议

  蔡英文当局顽固坚持“台独”思想,破坏两岸和平基础,不遗余力地进行“去中国化”,遂行“亲美抗中”、“以美制华”的策略,将两岸一步步推到冲突的边沿。美国特朗普政府亦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棋子,频频制造事端,台海形势空前紧张。台湾问题必将与贸易战、南海问题形成联动,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博弈的主要焦点,对此必须保持高度的认知和警觉。在硬实力博弈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在软实力领域拿出足以对抗敌对势力的有力武器,提出具吸引力的既符合台湾现实和利益同时也符合全体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尽可能多地赢得台湾民心。为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消除台湾民众对统一前景的疑虑

  台湾民众经过不懈的斗争从威权社会走出来,已逐渐形成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共识,并创造了华人社会引以为傲的“民主成就”,对此应予肯定不可抹杀。毋庸讳言,这些价值观已经内化为台湾人的精神体系和生活方式,并且对威权与专制深恶痛绝。台湾人民对统一后有疑虑,台湾方案里一定要有相应的交代,以消除对前景的疑虑。

  (二)探讨未来中国中长期愿景与蓝图的路线图

  长期的分裂是制造差异的诱因,而“差异”又是分裂的精神动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形同于在同一个民族内部筑起一堵高墙,它不仅是政治壁垒、文化壁垒,同时还是民心壁垒。为此有必要以“求同化异”新思维取代“求同存异”的老思维,持之以恒地打穿这堵“制度隔离”的高墙。正因为“一国两制”在社会融合功能方面的短板,为此有必要将“一国两制”的过渡性质讲清楚,明确“一国一制”的总目标,制定中长期发展愿景和蓝图规划以及实现蓝图的路线图,稳步推进政治改革,努力达到取长补短和“制度互鉴互融”的良好社会效果,甚至可以研究、借鉴和完善“国统纲领”中所表达的合理精神与合理构想,化育出一个能够照顾各方利益兼顾各地特色同时又符合中华民族长远目标的国家制度统一方案。这必将在统一融合的进程中释放出无穷的能量和驱动力。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7月号,总第259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