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岸关系70年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习近平“1.2重要讲话”学习与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9-08-25 00:10:02


七十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两岸合则两利,两岸分则两害。
  中评社╱题:两岸关系70年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习近平“1.2重要讲话”学习与思考 作者:方志华(舟山),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细细研读这篇讲话稿,站在40年、70年、新时代三个时间节点,讲话高屋建瓴,情真意切,内涵深刻,逻辑严密,见微知着,视野宏大。通篇讲话可以概括为穿越历史时空,充满辩证思维;富有真知灼见,启迪两岸人民;把握发展大势,引领统一正途;立足民族复兴,展示磅礴大气。

  有两个逻辑贯穿于习总书记讲话之中,就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两岸关系7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这两个逻辑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在这两个逻辑的演变、发展规律中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方向,主导两岸关系发展正途。

  一、两岸关系70年的理论逻辑

  两岸为何要统一?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统一的历史,从秦始皇开始,统一的文化就一直延续至今。从现实来看,统一才能强大,分裂必然带来后患。从民族感情来看,台湾问题是留给中华民族心灵上永远也无法抹去的伤痛。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二战结束,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所以1949年以来,两岸虽然没有统一,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①总书记的温情喊话,透露出的是对台湾同胞的真挚情感和身为中国领导人的底气与豪迈。曾几何时,台湾的许多大中小学校,到处都有一句标语镌刻在校园围墙上,那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台湾著名音乐人、导演刘家昌创作的曲子《我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曾经感动过多少海内外的中华儿女。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点出了台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1945年,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重回祖国怀抱。其后不久,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②这段论述比四十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更客观、全面、准确,科学地揭示了台湾问题的实质。所以台湾问题不是回归问题,而是统一问题,不同于过去的香港、澳门问题。

  1.两岸统一的构想和理论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再到“和平统一”,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还有反复。

  两岸的统一途径无外乎两种方式: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回望历史,1949年,随着两蒋败逃台湾后,除了西藏、东南沿海岛屿、海南岛外,中国共产党基本上统一了大陆的领土。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确有很高的气势,试图一举解放金、马,进而解放台、澎。但金门一役,人民解放军损失惨重,解放金、马只得暂缓。之后,爆发了朝鲜战争,战火一度延烧到鸭绿江边,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解放台、澎、金、马被暂时搁置。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虽然人民解放军一直在积极准备解放台、澎、金、马的战争,但国际形势、战争时机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万隆会议,“求和平、谋发展、要合作”的诉求成了万隆会议的主题,中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回应国际社会期待,第一次向国际社会表达愿意和美国政府开展谈判,讨论和缓远东地区特别是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1955年5月,在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个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③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处理台湾问题的方针开始从“武力解放台湾”转变到“和平解放台湾”。

  之后,为了抵制美台之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抵制美国要求两蒋放弃金、马,谋求划峡而治的企图,发生了两次炮击金门事件。第二次炮击金门从1958年8月开始,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1979年元旦之前。六十年代初,周恩来又提出“一纲四目”的主张,也是着眼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考虑,事实上也就孕育了邓小平在八十年代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可以说“一纲四目”的主张正是“一国两制”构想的萌芽。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极左思潮的影响,曾一度重提“一定要解放台湾”,但历史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事物的发展还有可能出现反复。这正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1979年元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向全世界公开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决定以和平方式谋求两岸统一的诚意与决心。从即日起大陆停止炮击金门,呼吁两岸之间开展谈判,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呼吁两岸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及发展经贸。当时,中日邦交已经正常化,北京与华盛顿也决定从1979年元旦起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美国因素已经大大降低。但《告台湾同胞书》更多的是以民族大义、民族情感的角度进行呼吁和劝说,感情诉求的成分比较多,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的喊话。而如何实现和平统一的具体政策主张着墨不多。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大陆对台大政方针由“和平解放”转为“和平统一”,对台湾问题的揭示也更科学、更准确。

  2.从“叶九条”到“邓六条”再到“江八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及政策安排逐渐明朗和清晰,并把这一构想上升为推进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公开谈话,提出和平统一的九条主张,俗称“叶九条”。“叶九条”第一次提出国共两党实现对等谈判,开展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对统一之后台湾当局享有的权利、统一之后的制度安排、实现两岸的“三通”、“四流”等政策都做了具体阐述,④这些主张就是后来被邓小平称为“一国两制”模式的雏形。“叶九条”内容非常具体,每条主张完全可以落地,有些主张在随后的两岸交流交往中已经被逐渐落实。

  1983年6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洲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提出和平统一的六条主张,俗称“邓六条”。“邓六条”其实是对“叶九条”的补充和完善。“邓六条”明确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经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不赞同“完全自治”,自治应有一定限度,不能损害统一后的国家利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不现实的。统一之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权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统一之后,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⑤这些主张与“叶九条”共同构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具体政策主张。

  1995年春节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在该篇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八点主张”,俗称“江八点”。当时,解严之后的台湾政局出现不稳定迹象,岛内政治走上了所谓的民主化道路之后愈发动荡不安,各式“台独势力”纷纷粉墨登场,开始明目张胆地开展活动,尤其是民进党把“台独”目标写进了党纲,且先后还赢得了不少地方选举,面对这种形势,李登辉公开纵容“台独”分裂势力,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阻挠两岸直接“三通”。在这个背景下,“江八点”的提出无疑是必要的。在“江八点”里第一次提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反对以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扩大国际空间活动’”;重申了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一更具弹性和灵活性主张;第一次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一次提出“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⑥这些主张进一步丰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3.从“胡四点”到“习五点”,既坚守原则,又展示高度的灵活性,对以往的理论继承中有创新,坚持中有发展。

  2000年之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开始跌宕起伏。陈水扁当局玩弄骗术,背信弃义,不断挑战两岸关系的底线,一度使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2005年3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参加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时就两岸关系发表四点意见,俗称“胡四点”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四点意见高度概括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的要点,把原则、方向、依靠力量、反对目标都表达得清清楚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