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游离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1-01-26 00:12:41


被区域经济合作排斥在外,萧条将难以摆脱。
  中评社╱题:台湾游离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影响 作者:邓利娟(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乐(北京),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投资研究主管、经济学博士

  刚刚签署的RCEP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台湾经济的边缘化。台湾与RCEP15个成员国的贸易量与投资额分别占台湾对外贸易与投资总额的59%与65%,经贸关系十分密切,随着RCEP生效,RCEP成员国之间关税大幅下降,势必排挤台湾对区内的出口,而台湾相关产业特别是部分传统产业也会受到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前景令人堪忧。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快速发展,在多数国家及地区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并从中分享更多利益之际,台湾却因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整体上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大潮流之外。台湾经济因此面临日益严峻的边缘化危机,经济转型发展更失去了有力的引擎。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也无疑将使置身其外的台湾陷于更深的经济边缘化窘境。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台湾

  (一)台湾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21世纪以来由于WTO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多边贸易谈判所遭遇的挫折,更刺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发展,使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新浪潮。据WTO统计,截至2013年7月,全球共签订575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379个已生效。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的根本特征,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机会的同时,也给孤悬其外的国家及地区带来不利的冲击。

  对台湾而言,其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除具有普遍性重要意义外,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就是台湾为海岛型经济,外部需求长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通畅的对外贸易与投资关系是其经济命脉。台湾当局经济部门官员曾归纳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⑴排除贸易障碍,扩大出口,外销全球;⑵强化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之竞争优势;⑶促进台湾经贸体制改革与国际接轨;⑷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提升国际地位;⑸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来台投资;⑹促进产业在台深耕,创造就业机会。①尽管如此,现实中台湾推动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却面临重重障碍。

  (二)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资格问题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内涵来看,是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这里凸显出主权国家的谈判功能。而台湾作为非主权国家的一个经济体,要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就面临了有无资格参与问题或者参与的身份问题。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基本原则之下,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不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情况。因此,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在根本上是个政治问题,而非简单的经济问题。基于这一政治现实,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应是经由海峡两岸协商解决,或是将两岸经济一体化作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便捷通道。

  (三)台湾当局对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矛盾立场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台湾当局是无法忽视的,历届执政当局均大力宣扬要积极推动,但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对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动机十分复杂,在经济方面,台湾希望通过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避免经济边缘化危机与经济的衰落;而在政治方面,台湾则希望通过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与有关国家及地区签署FTA等,达到拓展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的目标。②当其强化政治动机时,就必然冲撞“一个中国”原则,使其因失去参与资格及身份而被排除在区域经济整合之外。特别是在主张“台独”分离路线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自身更成为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障碍。一方面,因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立场必然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加剧,台湾无法通过海峡两岸协商解决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出于谋求“台独”政治目标的需要,台湾当局惧怕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实现,因而尽量采取限制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台湾也因此失去了经由两岸经济一体化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便捷通道。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作为小型海岛经济体的台湾面对规模大、发展快的大陆经济体,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对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大陆巨大的经济体量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亚太地区经济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因此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一体化和台湾与同体量经济体整合相比,获得的利益明显更大,而游离其外,受到的损失也更大。

  其次,由于贸易创造效应的存在,台湾与大陆经济整合后必将改变台湾的产业结构,从而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吸纳投资从而促进有效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产业结构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为负值,因此这种结构面的效应对台湾来说是特别的需要。而如果台湾游离于这种整合之外,不但享受不到贸易创造和投资创造的优势,还会同时遭受由于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效应将本来参与台湾经济的贸易和投资转入大陆的双重影响,对台湾经济造成更大打击。

  第三,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层次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这一特点使得台湾和大陆的经济整合将远超出于贸易和投资层面。台湾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市场不足,长期得不到充分的成长,只能以大量中小企业的形式存在于台湾本土或以迁移的方式追逐廉价劳动力游走于东南亚各国家和地区。若能与大陆有效整合,便能以较低的成本给台湾的企业提供充足的市场为其培养规模。当企业成长到足够规模时,转型升级而非简单的转移就成为其唯一可选择的道路,从而迫使台湾企业主动升级而非停留在简单的代工层面,同样具有规模之后的企业也才能具备足够的能力投入研发实现升级。而所有这些都是台湾经济转型发展所必须的。

  二、台湾游离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开始大幅加速。尽管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台湾经济有着种种益处和必要性,但是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障碍,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两岸经济一体化进展却十分缓慢,呈现出游离于大潮流之外的状态。

  (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加快发展及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日益活跃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各国加快寻求经济合作的步伐。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努力,APEC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与运作机制,对推动亚太地区多边贸易谈判起到重要作用。但与其他区域经济整合不同的是,APEC是一个论坛性质的国际经济组织,运作机制是以磋商代替谈判,以论坛承诺代替法律协定,具有高度开放性、非强制性、经济合作的灵活性的特点,制度性约束不足,无法满足各经济体更紧密的制度一体化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加上WTO杜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示范效应,亚太地区经济体转而求诸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其他战略目标,并得到APEC的支持。

  截至2013年1月,APEC成员共成立39个自由贸易区。如果将东盟所有成员以及包括印度、中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国家和地区计算在内,则亚太地区(包括APEC成员和东亚经济体)共成立了51个自由贸易区。其中,双边自由贸易区43个,多边自由贸易区8个。而双边自由贸易区又以东亚成员为主,共23个;东亚成员和其他地区成员组成的共15个,由其他成员相互组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则只有5个,反映出东亚地区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活力。除自由贸易区外,截至2013年1月,APEC成员作为独立关税体共签订区域贸易协定(RTA)232个,经济一体化协定(EIA)152个。而RTA中140个是东亚与APEC成员内部签订的,占总数的60%。③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下,亚太地区内各次区域④经济一体化合作表现出相当的活力。典型的如东盟六国在2007年底即已实现了《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总项目清单(IL)中60%商品的零关税,而超过99%的商品关税则已降到5%以下,平均关税水平降至2%。而四个新成员国则有81%的IL商品实现关税5%以下。⑤北美自由贸易区除有计划地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外,还对取消投资保障、跨境金融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做出更深入的合作方面的规定。

  除两个制度化的一体化组织外,各类双边和多边协定也在亚太地区展现重要作用。东亚地区三个“10+1”经济合作,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以及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10+3”合作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致力于关税减免方面。根据相关协定,2010年双方取消90%产品关税,到2015年实现全面零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一系列协定逐步推动中国和东盟10国之间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并不断推动经济技术合作。而日本除和东盟整体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外还与东盟各成员国如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等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分别实行不同的更进一步的自由化。中日韩三国以及“10+3”合作由于各国之间政治、经济体制多样性,文化宗教差异大以及相关历史问题导致各国互信度相对较低,从而进展较为缓慢,不过仍然在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有所突破,反映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趋势。

  除此之外,在亚太地区内,其他类型的FTA/RTA,如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墨西哥经济伙伴协定以及韩国-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都为相关参与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在亚太地区整体上,关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2017年初美国宣布退出后,当年11月在日本运作下除美国外的TPP的11国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议》(CPTPP)。此外,举世瞩目的是,经过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8年的艰苦努力,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一个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

  总而言之,在WTO全球化谈判受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活跃的全球经济背景之下,亚太地区已经全面进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

  (二)台湾在亚太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

  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台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成效远远落后于东亚乃至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

  1.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进程

  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大致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参与APEC。1991年10月,中国同APEC就大陆、台湾和香港三方加入APEC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明确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台湾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体,分别以“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后改为“中国香港”)的名称加入。台湾只能派出与APEC有关的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出席部长会议。由于台湾所能参与的层级较低,而APEC本身又是个高度开放、较松散型的机制,台湾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对台湾的影响也有限。

  2000年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为了消减大陆对台湾产业及资金日益增大的“磁吸”作用,大力推进所谓“全球布局战略”,并重点拓展有所谓“邦交”关系的中南美洲国家的经贸关系。2003年8月,与巴拿马签订了台湾首个自由贸易协定(FTA),之后又与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分别签署FTA。2007年5月再与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共同签署一个FTA,合计与中美洲5国签署了4个FTA。台湾与这些国家签署FTA,主要是出于政治上需要,并非基于经济利益需要。这些国家人口少、经济规模小,其占台湾全球出口总额比重仅达0.19%,对台湾的经济意义微乎其微。

  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后,由于两岸有了“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发展态势,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发展。在实现两岸全面“三通”之后,2010年6月台湾与大陆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双方经过2年多的协商后,于2013年6月正式签署。2013年7月和11月台湾又分别与新西兰、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此外,2012年台湾还与日本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和机电产品以及电子商务的互相承认协定。这一时期,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确实有实质性进展。然而,台湾不仅仍远远落后于区域经济整合大潮流,随后甚至还出现倒退趋势。在民进党大肆操弄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台湾社会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阻力仍然较大,对大陆仍保持高度的保护主义心态,2014年3月台湾爆发“反服贸”学生运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因此搁置在台湾立法机构而无法实施,其他包括“两岸货物贸易协定”等在内的ECFA后续协商也因此停止。2016年5月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更是障碍重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