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海局势走向:在冲突与融合中加剧向大陆倾斜
http://www.CRNTT.com   2018-12-31 00:09:31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大陆的快速发展,台海局势的天平会不断加剧向大陆倾斜。
  中评社╱题:“台海局势走向:在冲突与融合中加剧向大陆倾斜” 作者:周志怀(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原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

  作者指出,民进党再度上台执政后,由于蔡英文当局打破两岸既有共同政治基础,否认“九二共识”并采行“渐进式台独”路线,致使两岸既有的联系与沟通渠道中断,台海局势再度陷入冲突与动荡之中。2020年前后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两岸关系发展前景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大陆的快速发展,台海局势的天平会不断加剧向大陆倾斜,争取国家和平统一的前景会更加明朗。

  一、民进党再度执政后的大陆对台政策调整

  蔡英文上台执政之后,民进党利用政权力量大力清算国民党,削弱岛内反“独”力量,并在文化、教育、历史等领域持续推进“去中国化”活动,台海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为应对民进党“渐进式台独”活动,大陆对台政策也随之出现重要调整。

  1、大陆对台政策从模糊到清晰

  国民党在2008年至2016年执政期间,大陆对台政策一直保留某种程度的弹性与模糊空间,以利国共两党相向而行,共同建构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2013年2月,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展望未来,我们将有更大能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两岸关系中还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共同努力。只要两岸双方都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增进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认知,两岸各领域合作的前景就是宽广和光明的。”这一重要讲话除强调解决问题需要时间和耐心外,在两岸共同政治基础问题上,没有用一个中国“原则”而是采用一个中国“框架”作表述,展现出一定的开放性。此外,在国民党执政的八年内,大陆对国民党一向坚持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两岸论述,也没有作出公开否定。

  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大陆又重新使用一个中国原则的政策表述方式,并对“九二共识”的内涵进行清晰解读,不再保留模糊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大陆对蔡英文当局的政策调整与收紧,当然是出于应对民进党“渐进台独”路线清晰化的需要。

  2、反对与遏制“台独”力度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岛内外关注的“六个任何”不仅首次写入党的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大陆还以公开点名死硬“台独”分子、解放军军事演习与机舰绕岛常态化、与台湾“邦交国”建交、限制民进党当局“台独”国际活动空间等方式,持续加大遏制“台独”力度。民进党当局未来还会持续与岛内激进“台独”势力唱和,但大陆遏制“台独”也一定会见招拆招,毫不手软。2018年6月,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时再次强调:“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坚定的也是明确的,老祖宗留下来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清晰划出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红线。

  3、政策互动从双向沟通到单向施策

  马英九执政的八年内,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通过海协会与海基会协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国共论坛)、两党高层互动等方式进行政策对话与沟通,不断出台利好政策,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民进党再度执政后,两岸既有各种联系渠道中断,双方协商出台相关政策的基础已经坍塌,大陆开始绕过蔡英文当局,单方面推行惠台政策。为落实中共十九大提出的要“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要求,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29个部委,于2018年2月28日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台湾产生强烈反响。

  31条措施的发布,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出现重要调整:不再单纯依靠两岸协议拉动,或是单方面对台投放资源;而是以大陆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操之在我的方式单方面释出红利,使大陆对台工作实现了从“有资源”到“有能力”的转折,两岸关系的“我强台弱”态势开始充分发挥影响力。据台湾《东森新闻云》于2018年3月5至7日的民调显示,《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发布后,在1530份有效样本中,有64.3%网友知道大陆惠台31项,68.5%网友认为此措施可“拉拢”台湾人心,72.2%网友认同此措施,52.6%网友表示有赴陆意愿。可以说,受访民众对大陆发布的31条措施普遍有感。继31条后,大陆又相继决定取消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需办理就业许可的相关规定、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以落实同等待遇,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

  大陆对台政策调整的结果显示,在一个中国原则的政策底线基础上,大陆遏制“台独”的一手十分强硬,而争取民心的另一手则十分柔软。两岸政策互动与碰撞的结果,只能使蔡英文当局的“维持现状”沦为清谈,也将加速“台独”幻想的破灭。

  二、和平统一仍是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首要政策选择

  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也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第五条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因此,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争取两岸和平统一前景仍然是我们的首要政策选择与政治任务。

  和平统一是与武力统一相对而言的,它首先排除了非和平方式,包括武力与武力威胁。也就是说,以战逼和、以武迫统均属于非和平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封锁战、兵临城下等,均不应属于和平统一范畴。和平统一应首先通过两岸和平谈判,结束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长期敌对状态和政治对立,签订具有拘束力的两岸和平协议,实现台湾“不独”与大陆“不武”。在此基础上,通过两岸和平竞赛,协商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确立统一终极目标,对两岸和平统一进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直至实现和平统一。

  和平统一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战略选择。国共两党虽为推动两岸和平制度化作出了巨大努力,但目前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难度明显增大。和平统一目前面临着两大干扰:一是民进党当局利用政权力量加大渐进“台独”活动;二是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亲台势力阻挠中国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