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由嵊州市商务局提供。 |
对此,在2017年底的小吃发展专题调研会上,嵊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分析了小吃产业面临的困境——
知名度不够高。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辗转,如今已拥有5家门店的张童回忆,“嵊州”两个字难读难写,还没什么名气。为了生意好做,不少在外做小吃的人,就直接挂“杭州小吃”“杭州小笼”的牌子;
标准化程度低。到深圳打拼近10年,嵊州人李冬最怀念的就是那一口家乡味。但嵊州小吃店多为小本生意、夫妻经营,受原材料质量、烹饪手艺等影响,以致于“一千家店就有一千种味道”,常常令人大失所望;
从业者年龄偏大,观念老旧,创新能力弱。余永新坦言,如今在山东开小吃店的嵊州人,平均年龄45岁以上。炒榨面、炒年糕、麦禾在北方不好卖,许多人就一辈子只做鲜肉小笼包,既不愿开发适合本地口味的新产品,也不想开拓新销售渠道、提升服务质量;
规模化效应不佳。在嵊州市商务局工作人员邢锋看来,一直以来,市里缺少统一组织、协调机构,小吃产业从业者在外全靠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在外,应对城市政策变化的能力较弱;对内,年糕、榨面等原材料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过去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给小吃产业带来本质上的提升。怎么办?
2018年初,嵊州市将嵊州小吃统标工程列入当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借鉴沙县小吃、缙云烧饼等发展模式,嵊州市政府成立小吃办、小吃协会,启动了统一商标注册、统一门店形象设计等工程,还整合各方资源,利用“小吃文化节”、国际马拉松赛、“一带一路”小吃交流会等平台进行宣传推介。为推动小吃产业提质升级、从业者年龄结构演变,嵊州还建立了“越乡惠”金融专项资金库,发行了全国首张支持富民产业创业的银行联名卡——小笼卡,一年多来已累计为1656户小吃经营者提供1.96亿元贷款。
不久前,袁明位于烟台市区的店面完成了升级改造,挂上了黄底花体字的“嵊州小吃”招牌,用上了小吃协会发布的制作标准:一只小笼包20克、16至22个褶,一份炒年糕豆腐、鸡蛋、肉丝严格配比。“就餐环境舒适,操作标准,口味有保障,新老顾客一致好评。”袁明说,现在店里月均营业额同比增长了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