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推行“印太战略”,企图围堵中国崛起。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多次提及美国关注的世界几大地区,并始终将印太列在首位,随后才是欧洲、中东等地区。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一个现实,即当前印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地缘战略竞争的重心。其实,美国和日本多年来一直处心积虑地想要拉拢印度来制衡中国崛起。早些时候,为了应对中国崛起特别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提出了各自的“印太战略”。后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干脆直接接受了这个概念和思路,它推行“印太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更大地缘范围拉拢更多国家(主要是印度)来孤立、围堵和遏制中国崛起。
目前,由美国主推、美日印澳四方协作的“印太战略”,正由“概念”向包含具体措施的“战略”过渡。在各种国际场合,美日印澳步调一致,均反复强调和阐释“自由开放的印太”、“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以及各自的“印太战略”,至少在话语体系上已经呈现明显的“合流”趋势。同时,美日方面宣称,所有认同和维护“共同价值观”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原则的国家都可以加入“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的意味不言自明。在具体行动上,这一战略主要包括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军事上,2017年美日印澳重启“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声称要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而“四方安全对话”也被视为亚洲版“北约”的雏形。经济上,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日本等国仍在努力推动,并鼓动美国再次加入,而特朗普政府对此也开始松口。2017年11月11日,TPP除美国以外的11国在越南岘港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CPTPP)框架协定,目前该协定正由各缔约国的议会机构审议。同时,由于担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扩张地缘政治影响力,动摇美国的战略主导地位,美日印澳正推出由它们主导的旨在抗衡“一带一路”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计画。
值得警惕的是,一旦美日印澳在实施“印太战略”的过程中形成针对中国的联盟或准联盟,其功能就可能进一步扩展,囊括传统、非传统安全以及经贸、基建等方面。同时,“印太战略”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概念对地区国家尤其东南亚国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国家认为,中国正在崛起却不愿“遵守国际规则”,将给地区安全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在经济上拥抱中国可以得到实惠,但必须同时注重发展与美日印澳等其他大国的经济、安全关系,以平衡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过度依赖和来自中国的潜在安全威胁。
三是操作台湾问题,牵制干扰中国崛起。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大趋势下,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意图再次凸显,台湾问题将再次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焦点。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台海危机期间,台湾问题曾是中美关系的斗争焦点和最具破坏性的因素。进入21世纪,由于首次执政的民进党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激进“台独”动作,违逆当时以反恐为主的美国战略,小布什政府遂成为美国历届政府中最公开、最坚决反对“台独”的政府,中美形成了合作管控“台独”、稳定台海局势的局面,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破坏性有所下降。国民党再度执政后,两岸关系经历了一段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美国奥巴马政府也基本未利用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上大做文章,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可见度大幅下降。但民进党二次执政后,随着中美战略竞争持续升温、美国可能进一步利用民进党当局给中国大陆制造战略麻烦,提升台湾问题在遏制中国崛起方面的地缘战略价值,更多地介入台湾问题,与中国大陆展开更加激烈的战略博弈。可以说,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再次提升,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地位再次突出;同样,美国因素在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中的作用也显着上升。此外,从地缘上看,台湾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心位置,战略地位愈加重要,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棋子,服务于美国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目标。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执政以来,就开始不断地提升与台湾地区的关系来制衡中国大陆。2017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的附带条款包含强化美台长期伙伴与合作关系,根据台湾需要定期向其移转防御性武器装备,维持其足够的自卫能力;考虑美台军舰重新相互停靠对方港口的“适当性”与“可行性”,执行美台资深军官与资深官员互相交流的计画以增进双方军事关系,邀请台军参加诸如“红旗”等联合军演等内容。2018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台湾旅行法》后,特朗普在其即将自动生效前夕,于3月16日主动签署使其生效,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了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打“台湾牌”的意图。随后,美国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助理国务卿帮办黄之瀚访台。《台湾旅行法》明确提出允许美国各个级别的官员访问台湾地区并同台湾官员会面,允许台湾地区高级别官员在得到尊重的情况下进入美国并会见美国官员,包括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上述法律均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方接受了建交“三原则”,即与台湾“断交”、“废约”,并从台湾“撤军”。而特朗普签署的这些涉台法律,不仅有意恢复美台官方关系,还有意发展美台实质性同盟关系,清楚地表明美国政府今后定期对台军售、扩大美台联合军演、进一步提升美台接触和交往层级的强烈意图。
中国大陆方面下一步需要关注和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将如何执行《台湾旅行法》或依据该法采取哪些具体动作,以及正在美国国会审议的《台湾安全法》进展如何。此外,特朗普政府支持深化美台经贸关系,支持东亚国家与台湾地区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支持台湾地区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多边机制,甚至亲自出手帮助台湾当局巩固所谓“邦交”,显露其在经济、外交领域虚化美国“一中政策”的努力。近期,特朗普还开放对常规潜艇技术的出售许可,并任命友台立场坚定的鹰派人士博尔顿(John Bolton)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所有这些动向都表明了一个基本趋势,即今后美国将进一步利用和操作台湾问题,以达到牵制和干扰中国崛起的目的。
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的调整,为民进党当局继续执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台湾民进党当局积极主动配合美国政府,对内加速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台独”政策,对外则采取“先国际,后两岸;先美日,后大陆”、“联美制中”的立场,不断干扰、阻挠大陆惠台政策的落实和两岸交流,向大陆方面对抗示强,同时支持并准备融入美日“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这些动作都迎合了特朗普政府的战略需要。在两岸关系紧张之际,台湾岛内的强硬派和“台独”势力再度抬头,他们乐见中美展开全面战略竞争,认为这将有助于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甚至为“台独”提供机会。可以预见,今后特朗普政府与蔡英文当局等“台独”势力将有一段密切合作的时期。这种趋势可能会促使民进党当局在“台独”道路上进一步铤而走险。
对中国大陆方面而言,实现祖国统一是核心利益,也是衡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标。今后,中国大陆在由大向强的发展道路上,必然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多积极进取的举措。因此,未来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四是叫嚣对华“贸易战”,恐将开启中美全面战略竞争。近期,特朗普政府威胁将对价值15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征收特别关税,中方则作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特朗普之所以具有挑起“贸易战”的冲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决策思维具有典型的功利主义特征。这既和特朗普的商人本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当前美国全球霸权的历史性衰退。今天的美国既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强大的意愿,像“冷战”刚结束的时候那样凭一己之力来维持国际秩序,也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为国际社会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public goods),所以它很自然地会更加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特朗普上台后让欧洲和东亚的盟国缴纳更多的军事“保护费”就是一个例证。
特朗普提出“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的施政口号,其主要目的是重振美国经济。为此,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行一系列非同寻常的政策措施,尤其在经贸方面。过去,美国历届政府在制定对华政策时,通常会把经贸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政策联系起来考虑,并抱有以经贸政策来影响和改变中国的企图。但现在,美国战略界已对改变中国不抱太大希望,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在决策过程中又表现出赤裸裸的交易思维和功利主义。因此,美国政府在制定和推行对华经贸政策上就会相对比较简单和直接,即主要依据中美两国间货物贸易的平衡资料来决策。这就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在对华经贸政策上将趋于强硬。当然,它对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国也会大致如此。
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就反复强调不公平的经贸关系对美国造成了伤害,指出美国将不再容忍“经济侵略”或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此类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该文件明确表示,要改变美国过去70多年来的对外经贸战略,认为“美国的繁荣和安全受到了来自经济竞争方面的挑战,而这种经济竞争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过去,美国将自由经济和贸易体系扩展到与美国持不同价值观的国家,希望这些国家能实现经济和政治的自由化,并向美国提供相应的实惠。但实践证明,这些国家不仅没有进行自身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而且扰乱和破坏了美国建立起来的经济机构”。在应对措施上,该文件提出,要推行旨在复兴美国经济的战略,尤其是重振制造业、增加就业的战略,对内重塑经济实力,对外维持“公平和互惠”的经济秩序,并且“美国的交易伙伴和国际机构可以在解决贸易不平衡方面做得更多”。④文件同时提出,要区别对待不同国家,一方面和美国价值观相近的国家进行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对违背自由公平规则的国家采取强制措施”。⑤这意味着,今后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摩擦和冲突会越来越多。
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政府此次挑起对华“贸易战”,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在美国政府公布的对中国出口美国货物加征关税的清单中,相当一部分是高科技产品,明显瞄准的是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可见,其“贸易战”背后的深层次战略意图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干扰、阻碍甚至打断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技术强国之路。长期以来,美国人始终相信技术创新是立国之本,科技优势是取得战略竞争的关键所在。所以,一旦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是其“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就自然而然地会想要在科技领域击败中国。从这个角度看,这场“贸易战”实际上又是“科技战”。
毫无疑问,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一旦真正开打,不仅将对中美两国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将对整个世界贸易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原因很简单,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中美两国间的货物贸易,已经不仅仅是这两个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而是形成了全球性的供应链和贸易体系。换句话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的逆差,并不都是来自中国本身,而是来自许多国家,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在中国投资生产再将产品卖到美国的美国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有底气“接招”,不惧怕和美国打“贸易战”,并非仅仅因为中国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还因为中国经济和其他国家经济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如果中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经济也会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