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21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它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民营企业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这份文件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对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关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31个方面,全面系统展现中国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具有非常明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过去讨论中国民营经济,人们总是强调民营企业税收贡献50%,对经济增长贡献60%,对科技创新的贡献70%,解决就业岗位80%,数量占中国企业的90%。经过重大疫情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2021年民营企业税收占比提升到59.6%。2022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率48.3%,数量增加到93.3%,对外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0.9%。考虑到规模以下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数量,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正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复苏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解决民营经济发展意识形态混乱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公有制为主体。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中国宪法和法律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但是,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民营经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计。发展民营经济旨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民营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并行不悖。发展民营经济是发展问题,而共同富裕则是发展目的。发展民营经济固然要考虑收入分配等各环节的资源配置情况,但是,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公平兼顾效率。如果不能做大蛋糕,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大力倡导市场经济,着力发展民营经济,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创造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发展民营经济既要从微观上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要从宏观上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不断减少社会成本,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消除民营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