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广西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8-12-09 10:50:06


 

  内聚外合、纵横联动,构建国际大通道——

  北部湾,千帆竞发。一分钟,450吨货物在北部湾港吞吐;一分钟,对东盟进出口额34.4万元……

  钦州港,笛声阵阵。42条内外贸航线上,“海上巴士”穿梭不绝。四通八达的“海上高速”让这里跨入亿吨大港行列。

  依托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广西开启了港口运营管理改革的大幕,对内北海、钦州、防城港三港合一,对外加快国际化步伐,参与建设运营马来西亚关丹港和文莱摩拉港,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合作建设码头。

  短短几年,向海发展,气象万千。

  如今,北部湾港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形成了内陆腹地走向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

  “一带一路”建设给广西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如何发挥大通道作用、“支点”效应,衔接“一带”与“一路”?

  2017年9月,一条纵贯中国西部的“新动脉”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就是中新互联互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经此通道,货物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区市,通过广西沿海沿边口岸通达东盟,向北可通过中欧班列连接中亚、欧洲地区,从而形成“一带一路”的完整环线。

  如果说这条通道是有形枢纽,那么“南宁渠道”则是无形枢纽。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自2004年永久落户南宁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共吸引了79位中外领导人、3100多位部长级嘉宾出席,74.6万中外客商参展参会,推动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