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广西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8-12-09 10:50:06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起他的“漓江情结”:少年时代,他曾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和几个同学在漓江游泳,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漓江的生态保护也历经曲折。

  在几十年发展中,漓江生态遭遇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季节性枯水、砂石盗采等种种影响。

  “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严守生态底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截污治河。

  55岁的船长黄才满每天开游轮穿过漓江。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漓江的风景看多少遍都不腻。”黄才满笑着说。

  环保监测数据显示,漓江桂林市区河段水质已连续3年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水质持续好转。

  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这里既是维系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又是全国岩溶分布面积最广和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土空间格局,决定了广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任务繁重,也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环境和发展“双重压力”下,广西何去何从?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