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惠台新政”的理论启示与现实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18-05-23 00:25:29


“惠台新政”密集出台,将对台湾产生重大影响。
  中评社╱题:“惠台新政”的理论启示与现实效应 作者:刘匡宇(北京),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者指出,2月28日,国台办、发改委联合多个部门推出《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也蕴含了新时代的价值追求;标志着涉台公共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加速各个领域和产业要素在两岸的优化流动,重塑对台工作乃至两岸关系的新面貌、新形态;从而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这一惠台新政的密集出台,也势必将对大陆的国家治理能力、价值内核塑造和国家认同凝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与价值追求

  《若干措施》是习近平思想及其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方法论在涉台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精准施策。随着政策深化落实和时间的推移,“两岸一家亲”和“两岸命运共同体”将成为越来越生动、鲜明的历史叙事。

  一是凸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深化改革理念与经验。

  《若干措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具体实践。十九大着重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将此论述写入党章,《若干措施》也充分体现这一要求。在十九大后仅4个月左右时间,大陆就整合出31条最新惠台政策措施,令外界惊讶的行政效率和开放程度充分体现了各部门的高度协同。未来开放台资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推进,对不同部门的协作水准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上,《若干措施》由31个部门群策群力、共同推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两岸交流合作与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高层次、全方位关切,以及自上而下的强大动力。《若干措施》广泛涵盖多个单位和领域,突破了既有的部门界限与政策壁垒,体现了更高的政策权威性,其协调沟通机制也为今后的政策落实起到示范作用。今后,中央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行公共政策时,都要考虑对台工作的内容。由此,“两岸一家亲”、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将从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

  二是内容广泛深入、直切实际,是充分调查研究的产物,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着重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若干措施》也是这一方法论的结晶。“31条”言简意赅、直切实际,条条有的放矢,句句言之有物。许多台商、台生、台胞和涉台研究者都欣喜地发现,其中不少措施均精准定位一些实践中长期受到基层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来自于大陆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和政策实验。有台生表示,其之前在大陆的学习、生活的确遇到过一些麻烦和障碍,例如因台胞证号码与既有系统不符合,或国家政策尚未开放而错失参与国家项目研究、支教行医,或是注册人才招聘的机会,遗憾之余,也难免有隔膜之感。

  事实上,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开启阶段之时,已成为大陆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台商群体,以及数百万常年在陆的台胞群体,都面临着从个体发展到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挑战。此次《若干措施》谈及“同等待遇”时,经济与民生领域并重,所提措施具体、实在且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精准定位“台湾基层一线和青年一代”,既兼顾老问题,又面向新情况,其基础是相关部门前期的常年积累与系统调研,显示大陆对台湾同胞利益关切的广泛瞭解,以及对岛内社情民意的深入调研。这个在更大层面上落实“两岸一家亲”的具体作为也说明,大陆对台工作已从政策宣示阶段发展到执行操作层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措施从对每个个体的关怀入手、从深层次着眼于解决台胞融入大陆的“瓶颈”难题,即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全面发展和身份认同转换等各方面的不平衡、不适应,合乎习近平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论述。可以预见,正如一批批台资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飞速成长一样,“两岸同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进程也将成为新一代两岸中国人共同的人生舞台。

  二、落实十九大报告涉台论述中“惠台”精神的具体要求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若干措施》是这一精神的具体实践。

  一是“同等待遇”彰显大陆对台胞的充分信任与高度期许,是“两岸一家亲”的真正体现。

  《若干措施》的一大主题是面向广大台商、台胞落实“同等待遇”,在更广泛的资本与人才交流中实现高水准的“两岸一家亲”。其一,在个体层面,例如提出在台湾已获取相应资格的台湾同胞在大陆申请金融从业资格时,无需参加专业知识考试,台湾教师来陆任教,其在台成果可纳入评价体系,这种信任必将让更多台湾专业人士坚定决心,来大陆一展雄才。其二,对于广大台资企业,围绕国家重大行动计画和重点研发专案,提供同等参与机会。例如,开放参与包括“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大型基建计画及参与政府采购,邀请其加入作为改革攻坚战场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前,台商很难打进大陆官方的招投标和采购体系,或者参与并购、入股国企。这些曾经“外人慎入”的敏感、关键领域突破性地向台资放开,让不少台商为之雀跃。他们在岛内面临机会逐年减少的困境,而今则有机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承包商,或参与潜力巨大的能源市场。这反过来也会加快国有企业以更市场化的方式参与竞争并提高国有资产回报率。今后,台资企业不仅能分享国家发展机遇,还将为国家的进步作出贡献,舆论预言,这将是“‘两岸一家亲’的最高境界”。

  二是以两岸文化融合促进心灵契合与“两岸一家亲”。

  30年来,两岸在社会文化交流联结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但文化合作仍大有可为。其一,鼓励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的涉台论述和文化论述中提出,要从认同高度推动两岸共同弘扬、创新、提升民族文化的内聚力、影响力,促进心灵契合。《若干措施》也相应提出,鼓励台胞参与多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海外文化品牌活动,鼓励两岸文教机构合作开展中国文史、民族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两岸同胞携手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提供了可行路径。其二,为两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机遇。《若干措施》因应十九大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全面放开对台湾影视剧和演艺从业者的引进及两岸合拍影视剧的限制,简化台湾图书进口的审批流程,让两岸业界倍感震撼与欣喜。台湾的影视剧等文化产业“西进”20多年来,大陆已逐步放开对其人员及投资比例、大陆元素和申报费用等的审批限制,新措施则让两岸影视产业合作与市场开放达到空前的程度。对于昨日曾辉煌灿烂,而今却因市场、资本和格局的结构性限制而走入死胡同的岛内影视市场而言,共享大陆市场成为了复苏契机,也必将带动台湾文化人才的“西进北上潮”。其三,促进两岸教育领域接轨。《若干措施》还大幅放开国家文教基金专案、发展计画、文化奖项等对台湾同胞的覆盖,并鼓励台湾教师和医学专业学生、医师来陆任教、执业。近年来,大陆不断提升的科研教学条件、学术研究资源,以及稳定进取的社会环境吸引了不少台湾学者来陆发展。新措施将延续既有政策方向并使之具体化,例如推广福建省招聘台湾教师的经验,可望催生新一波群体规模的“西进”效应。不少台湾师生也认为,他们在陆学习、任教,无论花落何处,都将提升台湾青年的竞争力和台湾高教科研水准;也能在学术评判体系的开放对接中,增加两岸文教以及学术价值观的交流融合。

  三、对涉台公共政策与两岸关系治理体系的启示

  《若干措施》标志着涉台公共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以及对台工作路径与思维的创新发展,也预示着统一进程中,两岸关系治理体系的基本脉络,酝酿着大陆对台工作的一次范式变迁。

  一是涉台公共政策的体系化昭示两岸开启“事实统一”进程。

  十九大明确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这也对涉台领域的治理能力和政策水准的创新提升提出了要求。《若干措施》不但涵盖多个政策领域,还包括了对台湾居民开放大批专业技术和技能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目录,初步形成了一个政策工具箱。有学者指出,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指针和顶层政治安排下,大陆多个公权力部门和央地各级别政府,在集中统一领导和积极分工协作下,在经济社会文化层面进行可持续的对台公共政策框架的建构与实验。由于这个政策集群涉及国家发展与国家统一的公共利益,具有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共同目标,由多个公权力部门协同制定、公开发布,因而可被称为“涉台公共政策体系”。这一体系既包括中央政法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也包括自中央到地方政策配套的纵向结构。与欧盟成立和两德统一经验不同的是,这一体系事实上是因应两岸长期分离以及岛内外多种干扰变数交织,在台湾问题的复杂度和性质存在“质变”可能之际,将未来国家统一后的“融合式公共政策”提前到统一前实施的战略举措。从而开启两岸“事实统一”的进程。

  二是涉台公共政策和对台工作路径的创新发展将为两岸关系注入新动能。

  其一,《若干措施》的意义不仅在于经验汇集,涉台政策体系的形式和内容均深刻体现了大陆对台工作路径的新思维、新突破。例如:从所谓“局部惠台”、“间接惠台”转变为绕过台湾当局和所谓的“中间人”、“买办”,直接面向并普惠台湾民众的“单向式融合”、“全方位惠台”;突破了“在大陆”与“在台湾”的界限,让台胞在岛内也能参与大陆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突破了两岸关系传统上的“统独”纠缠,突出两岸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了两岸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其二,这些新的理念和做法必将持续影响乃至重塑两岸关系的面貌与结构。首先,打破了目前因蔡当局顽拒“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往来中断后,两岸整体交流的停滞和僵局;其次,以大陆软硬实力引领台湾的发展方向,包括扩大大陆影响力的对台辐射、加速将台湾的资本及人才要素融入大陆经济和社会体系,从而为“反独促统”和“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提供政策保障,为推动国家统一进程提供持续动能;再者,即使两岸最终统一后,完全消除差别与矛盾也是不合逻辑的。因此,这一政策体系必然需要动态发展、与时俱进,也将延伸出大陆对统一后两岸治理模式的创新讨论。大陆对台工作正在酝酿着范式变迁,也将开启两岸“事实统一”的进程。

  四、大陆深化“磁吸效应”将削弱“台独”根基,扩大两岸融合利基

  《若干措施》颁布后,其所涉及的台湾各主要行业都迅速作出了市场和社会反应。可以预见,不断推陈出新、贴近实际的惠台措施不但直面台湾民心,也将深刻改变多个产业的面貌和结构,加速岛内资本、人力、技术等各要素与大陆市场和社会的融合发展,也在客观上削弱“台独”多年来的物质基础。

  一是加速电子资讯等高新产业向大陆集群迁移。半导体产业被称为台湾“经济命脉的根”,是台湾经济一度起飞的支柱性产业。在民进党重夺台湾政权之际,大陆也改变了在半导体产业上对台湾的输血和让渡政策,开始在这一领域真正发力并成立千亿基金,确保半导体产业的升级、腾飞。不到3年时间,半导体产业链中前端设计和封装测试的部分,大陆已迅速追上台湾。与此同时,紫光等大陆企业谋求进入台湾市场,台积电、欣铨等半导体企业在大陆设厂,也对台湾半导体产业中高端人才形成了强大吸引力,前联电执行长孙世伟、晨星半导体创办人杨伟毅加入中国大陆的紫光集团,华亚科有上百名工程师集体跳槽到紫光集团入股的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

  而与半导体产业紧密相关的、基于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高科技新兴产业也存在类似趋势。3月8日,鸿海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的上市申请在大陆证监会“光速过关”,而此前,2017年7月,鸿海子公司鸿腾精密赴港挂牌;10月,全球第二大印刷电路板厂商臻鼎,也切出子公司鹏鼎在深圳上市。由于鸿海和富士康在两岸的重要地位,两岸资本市场落差带来的连锁效应,恐将涵盖两岸资本、技术、业务、人才、乃至产业链的整体性转移。未来,两岸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本益比落差,不但可能冲击鸿海对FII的主导权,也可能通过更高的员工配股吸引鸿海员工在大陆就任。而鸿海自称,赴陆上市是“因应大陆网路通讯及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崛起,拓展大陆相关产业市场”,其投资计画涵盖传统的电子制造业到5G、物联网、智慧制造、云计算和工业网路平台构建等新经济领域,这不但符合大陆“十三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也与台湾急于推动的产业升级高度重迭。《若干措施》的出台势必加速这一产业转移趋势。毕竟,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出口占比近四成,可能的“产业空洞化”危机,将是对施政无方、举步维艰而将政治合法性托付于意识形态斗争和“产业升级、就业复苏”的蔡当局,以及长期以来被“亲绿”台商滋养的“台独”力量,形成沉重打击。

  对此,有台媒责怪大陆新政将淡化台商与台湾的连接,弱化台湾股市的国际地位。但事实上,正如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所言,台湾经济和政治上的结构性问题才是台商用脚投票的根本原因。蔡当局对台湾经营环境恶化、“五缺”等问题束手无策,反而受民粹裹挟“把资方当敌人”,再加上“新南向政策”不切实际、缘木求鱼,势必加速台湾大型企业“西进”的脚步。从鸿海的角度来看大陆,宏观政策有“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高本益比的股票市场、雄厚的投资市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及第二大经济体、同文同种的经营模式、相对便宜的人力资源,再加上《若干措施》的催化,登陆是郭台铭的必然选择,也是绝大多数台湾企业的必然思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