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吉林珲春:擦亮候鸟迁徙的“星级驿站”
http://www.CRNTT.com   2022-06-21 13:37:07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据新华网报导,6月中旬,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九沙坪村,连片的水稻插秧完毕,42岁的村民林魁正忙着除草,今年是他种植大雁米的第九年。

  “大雁米因保护大雁而得名。为避免大雁误食带有农药和化肥的稻谷,在种植过程中,我们放弃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污染水体和土壤。”林魁说。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图们江下游。九沙坪村所在的敬信湿地,江河贯穿,湖泊星罗棋布,既是水稻优质产地,也是候鸟迁徙“星级驿站”,多条候鸟迁徙路线在此交会。

  林魁记得,过去人鸟矛盾大。春秋两季,数十万只主要由雁类组成的候鸟“大军”在敬信湿地停歇,虽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候鸟经过时,会踩庄稼、取食稻米,被村民称为“大厌”。候鸟越多,当地村民损失越多。村民曾尝试用鞭炮、鸟网驱赶候鸟。

  当时,林魁和村里几个爱鸟的朋友组成了护鸟队,进行巡护、救助和宣传等护鸟工作,逢人就讲护鸟知识,但效果并不明显。

  “老百姓确实蒙受损失,候鸟也确实需要好的环境,怎么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这个问题曾苦苦困扰护鸟队。直到2013年,来这里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解焱提出瞭解决方案:生态种植。

  “用人工除草代替农药,用候鸟留下的粪便代替化肥,这样鸟儿可以安心停留,村民可以种出经济价值更高的产品。”解焱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