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文化台独”历史课纲的文化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18-12-10 00:14:17


  中评社╱题:“文化台独”历史课纲的文化应对 作者:胡有清(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前全国台联副会长

  二十年来,台湾围绕中学历史课纲的风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为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在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去中国化”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多种政治力量和文化思想博弈的重要表现。台湾当局最近通过的十二年基础教育历史课纲,反映出“台独”分裂势力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明显进展,表现出其强力加速“文化台独”的急切心态,这是“文化台独”的一个重大事件,其中动向值得大陆方面注意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修改历史课纲“去中国化”的“三进一退”过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为适应解严后社会多元发展和张扬本土价值的需要,李登辉领导下的台湾当局对中小学课程内容的规范由过去制定“课程标准”改为制定“课程纲要”,主要提供大方向上的指导意见;教材也不再由官方组织编写,而由出版社按照课纲要求组织编写,经审定后出版由学校自行选择用于教学,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这样的改变,弱化了行政权力对教材编写的束缚,但是由于课纲明确了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表述,并由此规定学生考试范围和标准,因此无论对出版商还是学校,课纲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与规范作用。同时,课纲不仅制约中学教育本身,其表达和蕴含的价值取向也对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从那时起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少年,现在正值三四十岁的盛年,他们的历史观和国家认同明显打上了课纲的烙印。

  二十年来,有关高中历史课纲的修订及争议每几年就要发生一次。总体上说,经历了李登辉、陈水扁和蔡英文三任领导人“去中国化”方向的不断推进,中间穿插了马英九时期一次试图扭转方向的努力,是一个“三进一退”的过程。

  “课标”改“课纲”以后的第一个课纲即“88课纲”是在李登辉执政后期编制的,始用于1999年。在此之前,在李登辉的主导下,中学历史教学已经开始出现了“去中国化”和培养“台独”意识的倾向。1994年,台湾“教育部”颁发的《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在国中(初中)增设了“认识台湾”课程,包含地理、历史和公民三科,教材于1997年完成并开始使用,台湾史首次作为中国史之外的独立部分出现在国中课程之中,其内容已经初步表现出“台独”史观的倾向。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台湾史虽没有单立,而是改以独立的若干章节加以突出呈现。后来制订的“88课纲”延续并发展了这一做法,在不脱离中国史范畴的前提下,让台湾史出现在一个独立的单元中,这对台湾历史教育而言,是一种史观的重要变化,迈出了台湾高中历史教育在“去中国化”道路上关键的第一步。

  在这一过程中,李登辉拔擢来主持编写《认识台湾(历史篇)》的杜正胜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位具有强烈“台独”倾向的历史学者,提出了所谓“同心圆史观”,主张应改变过去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研究及教育观念,改从台湾出发,先认识台湾,然后瞭解中国大陆、亚洲及全世界。这一观念主导了《认识台湾》的编写思路,看起来是个教学观念,但由于其在将台湾与中国进行区隔时隐含着分离与对立的意味,因此也就成为以后台湾史由中国史独立出去的理论支撑,实际成为一种为所谓台湾“国族建构”铺路的“台独”史观。

  陈水扁执政以后的课纲修订也是沿着这一史观的方向展开的。首先,台湾“教育部”颁发了《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历史学科被取消了独立地位而包含在社会科课程之中;同时,又以配合九年一贯制课程等为由,提出了新的高中课纲编订计画,打破了十年一修的规定,加快了高中课纲修订的节奏。这次修订产生的“95暂纲”,在历史课程中有两点显着的变化:第一,把台湾史从中国史分离出来。将1945年以前的“中华民国史”列为中国史,1945年之后的部分列入台湾史。台湾史讲授的内容分为早期台湾、清代的统治、日本统治和当代的台湾与世界等,把中国管辖台湾与日本侵占台湾相提并论。第二,压缩中国史的教学时间,由原来的两学期改为一学期,课时也压缩了一半。

  “95暂纲”2003年发布后,因社会舆论的批评反对而被搁置。2004年陈水扁延揽杜正胜为“教育部长”强行贯彻;同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课纲修订,最后于2008年通过,被称为“98课纲”。另外,2007年台湾“教育部”委托独派色彩浓厚的台湾历史学会完成《海洋教育与教科书用词检核计画》,下发各家教科书书商,规定依此“标准”编写教材。这份报告检核了当时自小学至高中各领域各版本的教科书,列出五个方面“不适合用词”的调整“标准”,表现出强烈的“去中国化”倾向。这样,完成了从课程设置到文字表述“去中国化”的全套作业,台湾史不再是“地域史”而取得了“本国史”的地位,因为它和中国史之间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架构,更不再是中国史的一部分,整个叙事脉络也完全是互相独立的。至此,对于台湾独立的“国家建构”来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意识形态建构,在“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的道路上,陈水扁接力李登辉又迈进了一大步。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后,认为民进党主政下的课纲是对“中华民国”和“宪法”的亵渎,实际上也对国民党的合法性地位构成了威胁,因此在课纲问题上总体态度是试图阻止或扭转已经膨胀的“去中国化”趋势。

  一开始,马英九当局暂缓实施国文与历史两科“98课纲”,继续沿用《95暂纲》。后来又修订形成了预定2012年实施的“101课纲”,这个课纲虽然增加了中国史的授课时数,但仅对内容做了一些局部的修改,整体与“98课纲”相差不多,并未从根本上对“台独”史观进行拨乱反正。2012年马英九成功连任以后,岛内一些有识之士又呼吁对历史教科书拨乱反正。于是,马英九当局以“错字勘误、内容补正及符合宪法之检核”为由,对“101课纲”进行“微调”修订,在不改变原有课程结构和“同心圆史观”的前提下,强化了中国史观内涵,强调两岸历史和文化关联,这就是引起独派强烈反弹的“104课纲”。在民进党的鼓动支持下,2015年7月爆发了持续十多天的中学生“反课纲微调运动”。马英九当局在压力下宣布新旧课纲并行,“104课纲”实际上是流产了。马英九当局试图让历史教学从“去中国化”方向后退的努力最终失败。

  2016年蔡英文上任后,立即废除“104课纲”,宣布在2018年修订完成新课纲之前继续使用“101课纲”。今年8月13日,台湾“教育部”的“课审大会”审议通过新的历史课纲,决定今后高中历史教学将不再分为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而是按台湾史、东亚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开展,把中国历史放在东亚历史的脉络下讨论。教材的编排方法也由过去的按历史发展线索改为按主题划分单元,包括“国家与社会”、“人群的移动”、“现代化的历程”等。

  回顾课纲的演变历史,李登辉时代让台湾史在中国史内部突出出来;陈水扁时代将本国史与世界史二分法改变为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三分法,使台湾史实际获得了本国史的地位,形成了“两国论”的史观叙述;蔡英文任内现在则将中国史放入东亚史,取消了其在历史教学中的独立地位,不仅进一步在历史叙述中确立了中国的外国身份,而且试图更深入地抹杀台湾与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上的联系,“文化台独”又大大前进了一大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