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德国制造业:抵御“去工业化”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3:39:22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德国拥有较为强大的工业底子,也很重视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但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再工业化的进程中,德国面临着被“去工业化”的风险。

  德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长期保持在20%-23%,远高于美国和欧盟整体水平。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在德国经济中占比23.5%。从历年德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2003年至今,也大致在24%-28%之间。相应的,德国出口占比最高的行业也基本对应国内制造业优势细分产业。

  面对新一轮科技浪潮及国际竞争的加剧,2011年,德国公布《高技术战略2020》,工业4.0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后,德国产、研、学专家构成“工业4.0”工作小组,进一步开展对本国以及全球相关工业化情况的研究。“工业4.0”被认为是德国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研发与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既是德国抢抓机遇的选择,也是德国对其产业发展所面临危机感的应对之策。

  2013年4月,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等机构设立“工业4.0平台”并提交了平台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被德国政府采纳。

  此后,德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性规划框架,如《数字化行动议程(2014-2017)》、“数字战略2025”和“高技术战略2025”(HTS 2025)等,从政策层面推进“工业4.0”的实施。

  从研发创新投入方面,除了提高德国政府财政预算中教育和科研支出的比重,德国政府、州政府、政策性银行和大型企业设置高科技创业基金外,还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研发支持力度。

  为了加快推动标准化的实施,德国发布了“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等,打通各种不同产业领域及环节之间的隔阂,建立起行业标准化和示范样板,加快战略推进。

  “工业4.0”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数字化转型也存在问题。2019年,德国多家智库机构联合发布报告,指出德国经济面临停滞,工业可能已陷入衰退,德国的制造业状况正在迅速恶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