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电/红网评论,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 App,暂时下线。“拍照搜题”APP的走红的背后,是“求知”与“求懒”的双重需求,下架能否带来预期效果还得看后续发展。(12月13日 《人民日报》)
搜题可能是学生“求知”。笔者读初中时,遇到不会的数学题经常通过百度进行搜索。逐个敲字虽然繁琐,但解答了心中的疑惑也很有收获。但有时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数学符号,搜索一道题目的时间也会变得更久,同时“乱码”常常让笔者看题目解析如看天书。而随着技术发展,“拍照搜题”APP的到来,让搜索更加简便,整洁的排版也让理解变得更加容易。据CNNIC第48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这也意味着偏远山区的孩子,只要有手机就可以让教育触手可及,这对“求知”的学生而言是件好事。
同时,搜题也可能是学生“求懒”。正如教育部所担忧的,“拍照搜题”APP让学生获取答案更容易了。本来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题目瞬间就有了参考答案,失去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可能就不会专注听老师的讲解。此外,据媒体报道,“拍题神器”平均准确率不足60%,即便仅作为参考,其价值也存疑。今年,“拍照搜题”APP甚至还卷入了高考之中,可见其监管也有一定缺位。如今,各方资本纷纷涌入在线教育的市场,越是宣传高效的学习方式越有可能助长学生的惰性思维,教育部的这盆冷水泼的可谓恰当其时。
事实上,除了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有使用“拍照搜题”APP的需求。笔者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毕业于985高校的博士吐槽八年级的题目太难,“辅导娃不容易”。博士尚且如此,试问又有多少家长可以无障碍的辅导孩子中学作业呢?教育虽然听上去更多是学校的事,教育部也发文明确老师不得让家长代批作业,但只要考试还在,所有家长便都不敢懈怠。此外,就检查作业而言,“拍照搜题”APP也能为家长和老师带来一定程度的减负。例如小学阶段经常进行口算训练,APP可以实现拍照检查对错,降低了老师机械劳动的时间,可以让其投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教育部通知中指出,APP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这说明国家并没有直接否定这类APP的价值,达到整改要求后仍可使用。对于“求懒”的学生,APP或许可以设置一个信用评估系统,对使用者“求知”还是“求懒”做一个判断,根据后台数据分析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搜题次数,给不同信度的学生不同的权限。例如信度高的学生可以直接看文字解析,信度低的学生只能看视频解析等。此外,APP或许可以设置先上传自己思考过程再查看参考答案的功能。最后,老师也可以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锻炼学生思维,避免学生“求懒”。
教育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难免有隐痛。但我们相信在社会的各方监督下,“拍照搜题”APP会整改得越来越好,多方合力我们一定会沐浴在更加和煦的教育春风中,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