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国与台湾方面对“现状”的表述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插手台湾事务,号称“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美国的实际做法是在与中国建交后,放弃国际政治信义,单方面制定《与台湾关系法》及“对台湾的六项保证”。这本来就是美方率先单方面改变现状,就是反对和阻止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阻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湾方面,民进党政府所谓的维持现状,在“中华民国”后括号台湾,这是台独借壳上市。在台湾的另一主要政党中国国民党,搞所谓的“不统、不独、不武”,也号称“维持现状”。
(三)国家统一就是要改变国家事实分裂的现状
我们不能接受美方所谓的“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提法,不承诺所谓的“不改变现状”,不掉入美国的语言陷阱;无论是民进党当局的所谓“维持现状”还是中国国民党的“维持现状”,都是要维持台湾事实独立、阻碍国家的完全统一,当然要予以揭露和反对。
(四)改变现状,天经地义;反分裂斗争,直白有效的语言是行动
反分裂斗争的实践表明,只靠诚意、善意、交流、融合,不可能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无庸讳言,台湾当局长期经营的“去中国化”“抗中保台”意识形态,已经筑起了抵制大陆政策、政治文宣的坚固屏障。普通民众对来自大陆的声音是“听不见、听不进、听不懂”。直白有效的语言是行动。一项有震慑力的举措,胜过十篇白皮书、百篇社论。有震慑力的行动,可以是军事和经济手段的幷用。改变现状的“威慑力”是这种力量的力度、也是其能量的温度。在对台斗争的举措上一定要具威慑力。威慑力来自于应对台独的挑衅,大陆所展示的采取非和平方式的断然措施的意志决心和能力。
如果两岸关系继续恶化,出现《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的三种情形,大陆宣示正式开启国家统一进程。当台湾民众体察了因为台独和分裂,存在巨大的战争风险或导致大陆反制,造成经济与民生的巨大危机,可能无法延续正常生活的情景之下,民众才会思考执政当局的分裂危害,迫使台湾出现巨大的民意反转。
七、台湾问题的国际化
(一)美国是台湾问题国际化的主要推手
美国不能接受一个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完全不同的大国崛起,中美矛盾难以回避。唯有一方呈现出更强的实力,或以谋求更大的利益为前提之下,才可能出现所谓的管控分歧。但这也只是阶段性的或单一事项的妥协。美国对华政策已经出现了背反现象。所谓背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说的和做的完全相反,翻脸比翻书还快。遏制中国是美国主流政治的共识,是美国处理国际关系最大的政治。
拜登上台以来,美国打台湾牌在质上之恶劣、量上之多样、频次之快已登峰造极。能使的坏招基本出尽,诸如频繁派国会议员访台,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合作升级,甚至在极其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如2022财年综合拨款法案,其中一项,禁止行政部门制作、购入所谓不正确标示台湾“领土”的地图。
(二)台湾问题的国际化正在加深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反对把台湾问题国际化。但是台湾问题现实是正在不断地被推向国际化。台湾问题的严峻和复杂,在“复杂”层面上说,就是国际化的加深。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源头始于马关条约,日本统治台湾50年;后在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与美国结成政治和军事同盟;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把台湾问题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一个战略选择。
2021年10月21日,欧洲议会外委会上以60:4通过所谓“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这样的做法严重地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一旦这份报告通过,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以我为主,管控台独,瓦解台湾问题的国际化
我们既反对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又要正视台湾问题被国际化的现实。一是台湾的邦交国尚未清零;二是台湾在世界经济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某些行业举足轻重;三是所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形成的阵营归属;四是台湾在地缘政治中的战略地位。中国大陆既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又要讲究斗争策略,瓦解台湾问题的国际化。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斗争,只是实力对实力,利益对利益,不要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台湾问题上,可以借力管控台独存有幻想。美国西方势力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实力和利益考量之下做出的。
(四)对美斗争,管控台独要注意边界
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当中,中国的实力还没有达到可以完全忽略西方势力的搅局和破坏的境界。在政府层面和学术层面,一度甚至出现过希望美国与中国大陆共同管控台独的主张。实际上,与美国共同管控台独,如果未能把握好边界,可能是饮鸩止渴,客观上推动了台湾问题的国际化。管控台独,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只能是以我为主。在台湾问题上,只有利益和实力的较量和算计,美国在根本上不可能有任何的善意和建设性的作为。
(五)管控和消除台独的国际合作
由于特殊的历史关系,美国是二战以来国际秩序的主要制定者,台湾问题既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二战之后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从历史和现实的国际关系上看,台湾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可能与国际关系无涉。我们可以把有关台湾问题的内政内涵定义为:中国政府何时以何种方式统一台湾,不容任何外国政府、组织、个人干涉。管控和消除台独的国际合作的内涵是,以有利于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推进中国的国家统一为宗旨,不排斥外国政府、组织、个人秉持支持中国国家统一的立场,应邀或受托参与两岸事务的协调协助,扮演建设性角色。
八、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与“锁台”“困台”
(一)斗争正未有穷期——民进党败选后台湾的政治生态。2022年年底,民进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大败,蔡英文辞去民进党主席,台独务实工作者赖清德在竞选党主席中提出所谓的“和平保台”。所谓的“和平保台”显然是民进党的话语骗术,是在民进党“抗中保台”的策略透支失能后,继续欺骗台湾民众、延续执政利益的权谋。
当前,台湾内部的政治生态幷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拥护和主张国家完全统一的民意幷没有形成,即使是2024年台湾大选国民党获胜,大陆推进国家统一仍将面临着复杂的斗争局面。大陆既要与主张分裂的“明独”民进党作斗争,又要与抗拒国家统一、实质推行维持现状的国民党作斗争。
(二)如何理解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两岸的经济关系是按照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运行的,资本总是向有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更大营利空间流动。执政的民进党深知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是深刻而紧密的,但是民进党仍然试图搞所谓的“新南向”,来割断台湾对大陆的经济联系。这就说明,民进党为了掌握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采取自杀性的手段,牺牲台湾人民的福祉。两岸经济社会交流发展,让台湾的中产阶层和社会精英,清醒地意识到台湾对大陆的依靠是不可或缺的;而对大陆自身的产业和经济健康的作用也是正向的。
(三)“困台锁台”不是常态化的对台斗争工具
在未进入两岸全面摊牌之前,两害相权取其轻。对台湾经济全面制裁或封锁,不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对台斗争工具。常态化的对台经济封锁或制裁,可能会带来反向、负面的效果,势必会影响台湾的民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迫使民进党采取其他的经济替代举措,解除对大陆的依赖,以经济台独支持政治台独,落入民进党仇中、仇陆政策负面宣传的窠臼。
(四)关于“锁台困台”政策工具的使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政策,应该更为精准地实施。笔者以为,对公开主张分裂、挟洋谋独、挟洋乱中的民进党应当继续挤压其生存空间,旗帜鲜明对民进党执政的县市在惠台政策上予以区分。经济上不往来、不合作,动摇民进党的执政基础,以期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如果大陆启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或宣示进入“和平统一危机状态”,制裁、封锁、困台、穷台都是大陆工具箱里可以运用的工具。
(五)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求合作
对中国国民党内部以“中华民国”为神主牌,主张独台或任何拖延国家统一的力量、势力要作旗帜鲜明的斗争。检验中国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就是能不能回到“国家统一纲领”这一份政治文件的表述,恢复国家统一委员会的运作。对中国国民党党内“华独”“独台”势力,予以坚决的批判和揭露,坚持团结和斗争两手幷用。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与中国国民党的斗争是求得合作的前提。
九、两岸政治协商、政治谈判大陆必须坚持的底线
大陆坚持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如果台湾的政治生态发生变化,两岸关系出现有利于统一的事态,两岸进入政治协商或政治谈判,大陆应当坚持以下底线。
(一)体现国家国体和政体的国家名称不能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充分体现了国家宪法所规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性质;也体现在两岸统一之后,作为统一国家主体的大陆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
(二)单一制的国家形式不能改变
统一的单一制国家,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也是中国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因饱受民族分裂、军阀混战、国家动乱、割据之苦,而为之牺牲奋斗而得来不易的国家形式;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对国家和发展、人民的福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坚持统一的一元化的国家国防力量
单一制的国家当然需要高度统一的武装力量,这是确保国家统一、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全球战略布局必备的要件。特别是在非和平方式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情形之下 ,台湾的军事力量将不复存在。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3月号,总第3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