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图书同质化的问题,王笑东很早就注意到了。他认为,这也是一些书店关门的原因之一。王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书业商会副会长,同时也是一个图书策划人。
“问题还得从根儿上找。书店卖的书基本一样,是因为有品质的书就那么多。有品质的书不多,是由现行的出版制度和著作人的收入过少造成的。”王笑东分析。
在出版界,现在通行的稿酬方式是版税,通常是10%左右。一本定价30元的书,如果印刷1万册的话,作者能拿到手的不过3万元。
在王笑东看来,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图书策划人要赚钱,除了税收和超过万元的书号费是不得不交的外,就必须压缩作者的稿酬。“一本书得花大半年时间吧。辛辛苦苦写一本书,拿不到3万块钱,太不值当。这样下去,要不没人愿意写,要不写书的人粗制滥造,有水平的作品当然越来越少。”他说。
随之而来的,就是读者值不值得买的问题。而书店成了读者评判一本书好坏的场所。广州一家书店的老板陈先生在店里不止一次发现,有人翻阅大量图书后,一一将书名抄写在纸上。他判断,这些人一定是回去后到网上买书。
这让他非常失望。他希望政府能出台强制性的法规,禁止网店低价出售图书。这样一来,那些在他书店翻书的人,发现自己喜欢的图书后,会在他那里买下来。
“书店现在成什么样了?摆出来的书就是菜单,很多人在这里看菜单,却去网上订餐。”说到这事,他有些忿忿不平。
在他的书店里,很多图书都被塑封。“没办法,这不能怪我们。”然而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做法的尴尬,无奈地笑道:“可是,要是书都不让拆开来捧着看,那书店还有什么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