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农民合作社,“抱团”闯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22-02-23 17:04:45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去年效益不错,8400户农户直接受益。今年再加把劲,把咱这合作社办得更红火。”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马富和乡亲们最近正忙着为马铃薯播种作准备。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9万家,辐射带动近一半农户。这些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带动能力?在提升规范发展水平方面还有哪些新举措?

  服务带动能力更强

  聊起合作社的发展,马富告诉记者,威宁有着“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美誉,但以往小农户分散经营模式效益相对较低。“2008年我们成立合作社,组织大家‘抱团’闯市场,10多年来成员收入增长超15倍。”

  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站长顾国介绍,近些年,毕节围绕马铃薯、蔬菜、经果林、茶叶、中药材、生态畜牧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发展局面。目前,全市共有农民合作社14048家,实有资产177.62亿元,成员35.45万户,其中脱贫户21.49万户。

  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数据显示,目前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户的98%,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超过70%。

  “家庭经营潜力大,但也面临小规模经营势单力薄、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农民合作社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价值在于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难题,为成员提供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邵科对记者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农民合作社规模持续扩大,从2007年的2.64万家增长到目前的超过220万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