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湾政局中的马英九何去何从?
http://www.CRNTT.com   2006-06-02 14:55:13


  中评社讯╱题:台湾政局中的马英九何去何从? 作者:南方(台湾),教育工作者
  
  马英九的决心击溃了老国民党

  马英九于七月份以压倒性多数击败对手王金平,当选国民党党主席,至今不过两个月。然而,这两个月之间发生的各种事情,已经使得沈闷已久的台湾政局,吹起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旋风,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马英九参选国民党党主席的过程本身就风风雨雨。首先,马英九宣布参选后,连战领导的「老国民党」集团就开始运用各种手法,将马英九的参选诠释为「逼宫」,所以不仅延后投票日期,也持续模糊连战是否有说过自己不再参选这件事情。在这个阶段,王金平作为连战集团的马前卒,在地方上也发动中南部的国民党本土派的地方民代持续在国民党中常会中发言,「拥护」连战续任国民党党主席;同时,也从中南部的民代责任区中发起民众租游览车北上,到国民党中央党部进行「拥连」的陈情活动。连战对于这一切瞭然于胸,但也始终不愿意有过度积极的正面回应,唯恐被外界评为「筹安会」。

  后来,连战正式宣布不会继续参选,应该要世代交替了,而王金平也正式投入选举。虽然马英九一路民调都领先,但在选举后期,一度传出马英九的选情紧张,王金平快要追过来了。然而,投票的结果显示,「小马哥」的魅力无法挡,以超过七成的选票击败王金平仅有二成多的选票。连战领导的以地方派系政治操作与政治利益交换为主流的老国民党时代正式结束。

  其实,如果回头看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连战不会继续竞选国民党党主席,还有为什么连战全家会投票给王金平,而不是马英九?连战与王金平在国民党中的政治光谱上,事实上是属于同一边的,王金平甚至比连战更具有对于国民党或「正蓝」路线的忠诚度的争议性;在另一方面,马英九对许多事情的态度,与连王均不相同。马英九坚持自己的政治洁癖路线,虽然在某些情境下不讨好,但长久以来,也创出了自己的品牌。自从2000年开始,以继承李登辉传统路线为主的连战与王金平等人主导的国民党,先是在2000年以超级难看的票数输给当时高人气的宋楚瑜,也将国民党到台湾数十年的基业拱手让给以台独为导向的民进党;接下来,在2004年,虽然连战与宋楚瑜重新结合,但仍不敌诡诈的民进党选举机器无所不用其极的战略与战术,还是再度败下阵来。连续的失败,其实已经深刻地伤了广大国民党党员与泛蓝支持者的内心。也因为如此,连战、王金平代表的「老国民党」,已经不受到党员的信任;加上马英九与连王的明显区隔,只要马硬着头皮选党主席,连战或王金平想要选赢他的机会很小。因此,连战自知如果又出来选,会选不过马英九,还不如就支持王金平,届时再继续合作或掌控局面便可,免得自己出来选输,面子上挂不住。
  
  马英九放手一搏

  马英九决心选党主席,事实上是精心计算的结果。马英九与其他政治人物有许多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有一群「核心幕僚」,提供资讯以协助进行政治决策。选党主席,而且在连战、王金平等人还没想到的情况之下就「提前宣布」,事实上,就是「逼宫」。马英九很清楚,如果这次不选,以国民党系统的惯性来看,王金平这位党内争取2008年台湾总统大位声望居「第二名」的立法院院长,必将循2000年大选前连战的轨道,由角色类似当时的李登辉的连战运用各种手法,让马英九无法成为总统的正式候选人,或是逼迫他仅担任王金平的副总统候选人,成为「王马配」。不让这个状况发生的唯一办法,就是马英九自己取得党机器的操控权。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马英九这类有政治洁癖、闽南语不流利的台湾外省人很不适合出掌复杂不堪的国民党主席,但他却坚持出来选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退路,只能主动争取。

  马英九个人的特质,除了「形象清新」、「政治洁癖」、「个性温和」、「彬彬有礼」等正面形容词之外,其余的几乎全是负面的。譬如,不论是国民党党员、马英九的支持者、亲民党员,或是民进党与台联的绿营支持者,多数人对于马英九在台北市执政多年以来的政绩与危机处理,多有微词,使得马英九背负了「软趴趴」、「没有魄力」、「护短」、「缺乏霸气」等负面形象。此外,马英九不止一次在国民党中常会等场合提到,国民党的新生代不要急着接班,因为他这些中生代还有很多优秀人才等,也让人对于他的年轻化改革形象打上问号。不过,马英九毕竟是马英九,台北市发生了那么多事情,马英九的处理也多受批评,但他的支持度与在社会各年龄层中的「人气」,始终居高不下;连最擅于找政治人物麻烦的媒体,对马英九也都刻意或不经意的手下留情。这种保护「政治稀有动物」的心情,是否能够撑到2008年,是马英九最大的挑战。

  马英九面临内外夹击

  不过,接了国民党党机器之后,挑战其实才开始。马英九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简而言之,可以分泛蓝内部与泛绿阵营二部分来说明。

  先谈泛蓝内部的挑战。所谓祸患起于萧墙之内,在2004年总统大选之前,泛蓝在全台性大选中的票数总和从未输给泛绿过,但每每协调不成,分散选票,而给泛绿可趁之机。目前泛蓝内部挑战马英九的势力相当清楚,就是老主席连战、立法院长王金平,还有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连战的老势力事实上尚未完全退出国民党的决策核心,这由马英九的副主席人选就可以看得出来。此外,如前所述,王金平与连战在「抗马」的立场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连战的儿子连胜文甚至自己跳下来选中常委,也顺利当选,连王集团形成马英九在中常会中的一股「监督力量」。

  宋楚瑜在马英九当选台北市市长后,在第一阶段,也就是2000年总统大选前,对马英九是相当不错的。事实上,虽然当时马英九在帮连战辅选,但马英九的市府团队中,有许多高层与中层幕僚,在下班后都在宋楚瑜的竞选总部活动。不过,当宋楚瑜输掉2000年总统大选后,便开始将马英九当成未来阻碍自己有朝一日继续问鼎总统大位的最大绊脚石。于是,亲民党从上到下,逐渐形成了「反马」、「倒马」的论述,马英九做什么事情,宋楚瑜本人或是亲信的刘文雄、李鸿钧等立委,都要出来挖苦几下。这状况发展到最后的极致,就是宋楚瑜在国民党党主席选举的后期,公开发表谈话支持王金平,亲民党系统甚至动员支持王金平。不过,选举的结果会说话。宋楚瑜对于泛蓝内部的影响力,也因为这件事情而大打折扣。自从「扁宋会」后,宋楚瑜在泛蓝选民心目中的正统形象已经自我摧毁,旗下立委与重要干部,纷纷投向国民党。宋楚瑜在台湾政坛的地位,处于急速崩解中。因此,对于马英九的影响,也日渐削弱。

  泛绿集团向来看得很准,知道谁是真正的对手。2000年大选时,除了国民党中央党部的那些人之外,大部分的老百姓都知道连战的支持度是最后一名。所以,泛绿在地方上,对于无法拉来的票,都说服他们投给连战,使宋楚瑜的票上不去。现在,泛绿集团当然清楚,2008年他们的唯一对手,就是目前泛蓝枱面上的政治人物中唯一击败过陈水扁的马英九。泛绿集团的先锋队,当然就是马英九执政的台北市的议会党团。这些民进党与台联的市议员,有系统地,针对马英九执政的失误与漏洞,一一提出重击,希望一锄一锤地将马英九的江山挖掉、击垮。马英九当了党主席后,更没有时间管理原来就松散的市政,因此给予这些市议员更多可趁之机。除此之外,泛绿阵营也由中央执政团队的总统陈水扁、行政院长谢长廷等,不断找马英九麻烦,让他做不了事,或是设下圈套让他跳下去。当然,各种台湾流行的政治谈话性节目中的各绿营代表人,更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对马英九持续进攻。整体而言,这样的攻势,不但会持续下去,而且会愈来愈猛烈。

  马英九的策略与机会

  虽说马英九有许多问题,但也绝不是省油的灯。马英九的策略,是自己决定的;但马英九的机会,有些是老天给的。

  为了对抗国民党内部的各派势力,马英九出了一个险招,就是把尘封已久的「关老爷」关中请了回来,在党中央实质操盘。关中向来以擅于内部斗争闻名,当年与宋楚瑜还有「瑜亮情节」。连战担任党主席后,关中实际上无法掌握太多权力,因此对于连战的党务系统心存怨恨。马英九这招「以老势力打击老势力」的手法,看来虽然令人有些反胃,但就政治现实而言,是一个狠招,而且功能是多面向的。明白「马团队」内部的人都知道,马团队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就是现在的副市长金浦聪,以跋扈专断闻名于外,许多市府内部的首长甚至基层人员,都吃过「贝勒爷」(金浦聪的外号,因为他是满人)的亏。关中班师回朝,事实上也是马英九引进另一股势力牵制金浦聪的方法之一。国民党最喜欢搞这种让下面多股势力相互斗争的手法,从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连战一路下来都一样,跑出去自立家业的宋楚瑜更是个中翘楚。

  另一方面,宋楚瑜对马英九的威胁,原来是可以举足轻重的。不过,宋楚瑜算计过深,却又操之过急,竟然找陈水扁合作,想要成为众势力的交集,再创政治新高峰。「扁宋会」的结果是,陈水扁将宋楚瑜利用完毕后便一脚踢开,而国民党这下子有了非常正当的理由攻击宋楚瑜的投机性格。事实上,宋楚瑜的子弟兵们,除了少数几位因为利害关系,还守在宋楚瑜身边之外,其他的纷纷转往国民党,或私底下与国民党暗通款曲。宋楚瑜对于马英九的牵制力量,被宋楚瑜自己给玩完了。最近在军购议题上,宋楚瑜藉由「发表严正声明」与威胁要提国民党党产的追讨案,想要引起关注与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但很残酷地证明了自己的确已经没有影响力了!因此,马英九只要表面上尊宋即可,亲民党的政治人物一个一个会自己靠过来。

  泛绿阵营现在的情形,与前几年国民党的情况相当类似,就是家大业大到了可以搞内斗的程度了。吕秀莲、谢长廷、游锡堃、苏贞昌这「四大天王」,每个人都想成为泛绿2008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因此,所有的政治动作都已经展开。最近高雄捷运的泰劳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其他势力想要联合整谢长廷的局。这几股民进党内的势力内斗之凶狠,其实改变了一个政治情势:马英九面临各种内外问题后,原来声势已经下滑,但由于民进党内斗过剧,马英九问鼎2008年大位的机会,止跌回升的趋势出现了。

  马英九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事实上,马英九是否能在2008年当上台湾的总统,关键除了情势演变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够突破自己的框架,将自己的政治版图往外延伸。马英九用人,喜欢高学历的博士或教授等专业人士。不过,靠这些「秀才」想要与民进党那些「流氓律师」与真正的流氓们对抗,恐怕力有未逮。马英九应该好好利用党主席的身份,重新学习当一个真正的台湾政治人,而不要一直坚持「表里如一」,使得泛蓝体系内原来习以为常的派系运作无法继续活动,最后不是崩解,就是被泛绿收编。马英九也要突破自己的「经国先生传人」的心结,大力让至少陈水扁政权中同样年轻的新生代就位接班,与老人们共治这个百年大党,使年轻人感受到跟着马英九的国民党,是可能有前途的。马英九身边常围绕着「马团队」,使外围想要接近马英九的人,不论是知识份子或穿草鞋的地方人士,不得其门而入,或感觉不被重视。这也是马英九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说穿了,马英九要瞭解,政治不过是高明的骗术,什么事情都坚持要光明正大,最后政权恐怕还是会落到小人手上的。马英九,加油!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5年10月号,总第94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