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松绑与紧缩--透视陈水扁的两岸经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06-08-17 17:41:06


两岸经贸:阿扁会否松绑
  中评社讯╱题:松绑与紧缩--透视陈水扁的两岸经贸政策 作者:潘锡堂(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尽管从表面上观察,此次选举只是一场地方选举,并无法直接影响两岸关系,惟由于选前一段时间,扁当局意图阻挠连宋访问大陆以来两岸交流升温的趋势,却徒劳无功,只好顺势但被动地抛出「农产品销陆」、「客货运包机」及「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等协商议题,欲掌握两岸政策主导权,并拉拢台商、台湾民心及争取台湾主流民意,用以抵销泛蓝在两岸关系的优势,可见选前扁当局操作两岸牌斧凿的痕迹。然而,选举前夕却刻意阻挡中共中台办主任陈云林率团来台出席国共经贸论坛,自曝其一贯阻挠两岸交流之真面目,可谓前「功」尽弃。

  此次选举前三个多月,扁当局在使出阻挡与降温的手段,意图因应连宋访陆以来的大陆热却无功而退后,已悄悄小幅度调整其两岸经贸政策转趋松绑,吾人可从开放飞越大陆领空等一连串事例看出此一趋势。

  开放飞越大陆领空

  中共民航总局于九月二日核准华航、长荣、华信、立荣等四家民航业者提出的飞越大陆领空申请,自九月五日起,华航和长荣的客、货机率先「抄近路」,总计一年可节省约四亿元燃油支出及超过两千小时的飞行时数;华信与立荣亦于九月七日起跟进,「取道」大陆领空。

  此次中共当局既无坚持要透过协商处理,又没有以「对等、互惠」为由要求飞越台湾领空形成刁难,反而无条件核准台湾民航业者的申请,对当前「政冷经热」的两岸关系而言,实不乏善意。

  事实上,两岸在航空领域能进一步合作的议题与范畴还有很多,实现客货运包机应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经由二○○五年春节台商包机透过「澳门协商模式」采「双向、对飞、多航点、不中停」运作的经验,两岸当局好不容易折中拿捏「客货运包机循澳门模式一起协商」的平衡点,应尽速经由努力实质协商的行动层次,俾便早日落实。

  无独有偶的是,第一班由香港直飞台中清泉冈国际机场的港联航空包机,也于九月三日晚上抵台;从三日起到七日共飞五个往返航班,为抢手的台港线增加新航点。香港包机的启动象征着台湾中部地区观光大门已开。

  我们认为,为因应两岸文化经贸交流频密之大势,尽速实现两岸直航已无可回避。扁当局若故步自封,只开放飞机飞越大陆领空,或只搞权宜性的香港直飞清泉岗的包机,甚至仅思货运包机便捷化而并非真心乐见两岸客运包机定期化,不进一步开放两岸直航,则不但无法有效解决台商的经营困境,也不能建构两岸正常化的交流秩序。反观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如果国民党重新执政,将在两年内实现两岸直航,节省时间与金钱,真正照顾到台商与两岸人民的利益。

  以观光创造两岸互惠双赢

  中共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率领六十六人的访问团,于十月廿八日抵台展开为期十天的旅游考察。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除表示欢迎,并希望有助中共当局实现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的政策宣示。

  二○○五年五月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举行「连胡会」后,中共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将开放大陆民众来台旅游,希望两岸民间组织进行协商,并指定「中国旅游协会」为协商对口单位。复以大陆观光客来台是行政院长谢长廷揭示的两岸优先协商项目之一,扁当局于七月也指定「中华民国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简称「全联会」)为协商代表。但两岸仍囿于政治因素,迄今仍未就此问题正式协商。

  溯自七月初陆委会确定委托「全联会」出面协商大陆民众来台观光时,两岸曾拟于八月廿七日展开第一回谈判;后来因中共不接受「全联会」名称有「中华民国」字眼,台湾也不同意大陆提出的「台湾省旅行公会」名称,导致协商日期一延再延。九月上旬「全联会」理事长曾盛海赴厦门参加旅游博览会时,曾与邵琪伟私人晤谈,就双方展开正式协商时,对口单位名称达成原则共识,两岸同意采取「各自表述」方式,尤其为避开敏感字眼与主权争议,台湾采「旅行公会总会」名称。未来正式协商将比照「春节包机协商」之「澳门模式」,台湾将由「旅行公会总会」会长曾盛海主谈,观光局长许文圣以总会顾问身份参与协商;大陆则由中共国家旅游局辖下的民间单位「中国旅游协会」主谈,会长就是邵琪伟。

  总之,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的效益很可观,对于台湾的观光产业与总体经济均将有明显助益。笔者建议在坚持对等、尊严且弹性的原则下,早日促成两岸的正式协商,并同时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及兼顾岛内观光产业发展,从而落实以观光创造两岸互惠双赢的新局。

  从○六年春节包机展望客货运包机

  两岸继同步宣布二○○六年春节包机达成的共识方案,又于一周后同时宣布双方各六家春节包机的航班规划。至此,○六年春节包机除依循「双向、对飞、不中停」模式,尚获得不限搭机旅客身份、增加厦门航点与增加往返航班等进展,开航期间为○六年一月廿日至二月十三日,共廿五天,双方各飞航三十六班次,往返七十二架次。由于宣布时间比前两次早,适用搭乘对象也放宽,不仅可预期高载客率及引发两岸包机热潮,亦将有利于未来两岸客货运包机协商逐渐达成协议。

  事实上,○六年春节包机已获致诸项突破,不容小觑:第一,包机适用的承载对象,将不再限制只有台商与台商眷属、台籍干部,而将扩大到「持有双方合法入出境证照的台湾地区居民」,也就是不会再发生台生或外商派赴大陆人员不能搭春节包机的问题;第二,二○○五年春节包机因限制搭机旅客身份,造成平均载客率仅有百分之五十二;而○六年的春节包机开放一般民众搭乘,既可减少业者单程载客的营运压力,又可有效提高往返航班的载客率;第三,增加厦门航点意义重大,显示大陆方面愿意进-步扩大航空交流的态度,也让未来有继续增加新航点的可能;更何况,增加厦门新航点,也是因金厦小三通全年共有五十万人进出,显示的确有航空交通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六年春节包机能获得突破且迅速拍板定案,和已经「鸭子划水」一段时间的两岸客货运包机协商有密切关系。由于陆委会八月初正式委托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作为两岸包机协商窗口后,双方已在第三地澳门进行过三次秘密协商,而且双方对○六年继续办理春节包机已有高度共识,因此这几次会前会协商重点在客机常态化和周末化议题上。无怪乎,中共民航总局台港澳办主任浦照洲在十一月三日发函邀请商谈,扁当局随即委请前述公会理事长范志强与对岸联系,并于十一月十二日在澳门协商,当天达成大致共识。

  我们认为,由于○六年春节包机之定案与推动,显示两岸均有善意的回应;复以两岸客货运包机之协商虽有歧见,但已有相当的交集,准此基础,假以时日持续展开协商,应有突破障碍达成协议落实两岸客货运包机之可能性。

  选后持续小幅放宽势在必行

  如今,民进党遭遇主政五年多来重大的挫败,执政之县市萎缩至浊水溪以南的六县市,复以深具二○○八年大选指标意义的大票仓台北县失利,对陈水扁当局之冲击不可谓不大。因此,选后如何痛定思痛,调整政策,俾能收揽台湾民心,己成扁当局的当务之急。更何况○六年底的北高两市长选举、○七年的立委选举及○八年大选更具两岸意涵,而扁当局政绩乏善可陈,其中最为人所诟病者,厥为两岸关系与经济发展,二者又息息相关。因此,选后可预期扁当局应会加快步伐调整两岸政策。惟囿于其意识形态,幅度不会太大。但诸如客货运包机之协商,在农历年过后,应会在○六年春节包机实施的基础上,尽快透过协商扩大交集达成协议并付诸落实。同样地,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之协商,在前不久大陆观光总局长邵琪伟结束访台前夕释出更大善意后,预期农历年后可望正式协商并达成协议,应能活络两岸民间交流及有利提升台湾经济。

  然而,由于扁当局受限于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制约及浓厚的「反通」情结,选后调整两岸经贸政策的幅度将受局限。因此尽管会加速协商以落实客货运包机与观光,惟仍坚持不三通直航的底线;即使二○○八年扁卸任前有协商直航之可能,扁当局也只会透过「谈」拖住「通」,体现既有协商通航之「善意」却不想真正通航,又能兼顾台湾想「通」的主流民意及基本教义派之感受。同样地,扁当局积极促开的二次经发会,预期在仍不承认「九二共识」之罩门下,所可能达成的开放两岸经贸交流与投资共识,注定将重演第一次经发会「光说不练」之结局。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1月号,总第97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