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民进党的挑战与前瞻
http://www.CRNTT.com   2006-11-17 16:26:00



  “扁马会”并无助于朝野和解

  又近期陈水扁也与国民党马英九主席会面,两人亦就国防军购、九二共识、朝野互动等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换意见。但是扁马会的结果,却让陈水扁揭示「宪法一台」的底线,即中华民国向台独的底线倾斜,与马英九主席的「宪法一中」或是北京所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截然不同!更重要的是,扁马会结束之后,在立法院过半的蓝军依然抵制扁政府与苏揆执政的正当性,并无助于朝野政党的和解。即使单以民进党立院党团的立场观之,多数立委虽然肯定扁马会的举办,但两人讨论的议题却过度集中在「九二共识」与「一中各自表」的议题上,并没有交集,反无法回应多数选民企盼先谈经济后谈政治的要求。因此,整体而言,绿军并没有因为扁马会而提升支持度,反而制造更多的政治议题困扰中间选民的理性选择。

  至于扁马会的后续影响,台湾的政治评论家徐永明博士(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就指出,在经历两次总统大选的对峙之后,台湾民众的政治精英偏好,已经从魄力型的领袖转向共识型的领袖,而这正是扁马之间民调差距存在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不重视主流民意对于共识需求的渴望,那么政治人物的声望,乃至民调数字是随时可以猪羊变色的。质言之,谁能创造共识的选择,谁能促进共识的达成,谁就会有多数选票的支持;而这就是陈水扁或民进党必须认知的地方,也是民进党的警讯,更是民进党能否续航二○○八的重要关键。

  绿军正在制造「马英九现象」的风险

  尽管扁马会似乎无助于朝野和解,但希望马英九主席能够在日后代表蓝军挑战二○○八年总统选举的宝座,已是多数泛蓝选民的重要期待;更是形成所谓的「马英九现象」,同时也是泛绿政治精英与深绿选民之所以感到焦虑不安的根源。毕竟绿军执政的施政绩效每下愈况,且绿军的总统参选人到底会是谁,相对于蓝军目前的发展趋势,绿军都还没有更为明确的人选以资力抗,的确是个危机。

  然而,马能否成功挑战二○○八年,似乎还有以下几项「罩门」(也就是马英九现象」的风险)有待克服:一是马的族群属性,也就是省籍族群情结的发酵与否。更精确的说,则是北京的对台政策之态度,尤其是北京对于马与日后绿军总统候选人的敌对仇恨;亦即,北京就算根本不喜欢具备「反共色彩」的马出任总统,但绿军总统候选人可能更是反共甚且也不排除支持台湾独立,最不容易为北京所接受。然而,北京对台政策(尤其是「一个中国」的政策)如果更加严厉的话,都是任何绿营总统候选人所乐见的(政治效应或选举效果则犹如一九九六年的台海飞弹危机,或是二○○○年的反助选效应),因为北京对台政策的更加严厉还是会形成马的第一道「罩门」。

  二则是绿军的执政绩效。盖绿军的执政绩效愈差,对马二○○八的选情而言,自是具备乐观与不断加温的效果。因此,马在二○○八年之前,应该也开始接受国民党立院党团的杯葛策略,那就是正面与绿军对决,即该杯葛的议案就全数杯葛,未必会愿意真心推动朝野和解。可是,「费力把事拖」(filibuster)的结果,却也可能会造成多数人民(尤其是浅绿、浅蓝选民)的不断反感与反弹,从而导致绿军的执政绩效愈差,充其量只是正在流失浅绿、浅蓝选民的票源而已;但是不断抵制绿军执政绩效的蓝军,却不见得就能够渔翁得利而拉拢到这群中间选民的支持。也就是说,马所领导的蓝军每每杯葛绿军的重要政策之际,固然都会使任何绿军的总统候选人受到选票流失的严重伤害,但实际上马或蓝军却也在伤害自己。

  三为处理国民党党产与筹措竞选经费的难题,盖党产的处理对马而言,是个内忧外患的课题。对内国民党党工与特定的既得利益者,可能都会对党产的任何处理方案表态反对;对外,民进党与台联党也都还在联手清算国民党党产,导致党产处理永远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更何况,即连国民党党工的薪资发放都已出现问题之际,则马主席挑战二○○八年的选举经费又该如何筹措呢?也就是说,「钱」也会是马的「罩门」,毕竟现阶段的绿军还是有执政的资源优势可以适度发挥。

  四则是二○○六年至二○○八年之间的政治空窗期,马仍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政治风险。例如,在这段时间内,业已卸任市长宝座的马将会是个阳春党主席,但作为阳春党主席却得面临二○○七年蓝军立委选举的整合难题。盖单一选区两票制、国会席次减半的结果,将会使蓝军精英自己展开所谓的「内斗」(例如在特定选区展开「自家人」的二抢一、三选一);届时,蓝军内部的厮杀甚至都可能会比绿营来得严重!不仅如此,阳春党主席的媒体光环甚至都可能比任何当选首都市长宝座的蓝军精英来得弱,更不会比立法院议长的龙头光环好到哪里去。也就是说,蓝军内部的「乱」也会是马的「罩门」。

  五为马团队与中央党部的战斗力。更精确的说,还包括马团队与党中央内部成员的争风吃醋、竞相出头的「茶壶内风暴」。很清楚的是,马英九主席如果无法克服上开「罩门」,那么即使他能够顺利代表蓝军远征二○○八,都可能仅是「马首是瞻」惟却另存在着「路遥知马力」的风险。从而,现阶段的绿军除了会运用「掀马『统』」的选战策略外,也会适时制造「马英九现象」的各项风险,以反向增加绿营候选人力抗马英九的机会!

  后扁时代的接班问题

  而除了谢长廷、吕秀莲、游锡堃之外,目前最有希望挑战二○○八的绿军总统候选人,似乎已是现任阁揆苏贞昌。因此,如何提前形塑「苏蔡配」(即苏贞昌、蔡英文)为民进党二○○八总统、副总统候选人的氛围,已是绿军的当务之急,遑论陈水扁的民意正当性明显不足。盖去年底百里侯战役胜选的蓝军,已确立将由马英九主席问鼎二○○八总统宝座的大局,但如果民进党还停留在二○○七年总统初选再说,反而会导致目前民调较为弱势的谢、吕、游等各集团或派系势力各自「鸭子划水」甚至「山头林立」,进而无法有效整合出民进党的最佳战斗组合,以面临马英九主席来势汹汹的冲击。

  尤其是在陈水扁民调低迷之际,抢救二○○八已是民进党的最后机会。而民进党之所以应该积极锁定「苏蔡配」,是因为对多数选民(尤其是中间选民或浅蓝选民)而言,无论如何厘清与说明,高捷弊案似都将与谢揆港都市长任内难脱干系,亦即谢的执政形象已受到部分选民的打折;至于吕、游或是其他重要人选,则都有实力不足或是选民仍难以支持的缺点无法克服,不得不予以割舍。又苏的副搭档之所以应是「蔡」而不是「菊」(无论是陈菊或叶菊兰),那是因为未来的新民进党应该抛弃美丽岛世代的悲情与悲剧,转向着眼于都会区选民的支持,盖真正的大票仓就是在北台湾,尤其是台北县市与桃园县,而这也是目前民进党最弱的选区!

  此外,民进党也应该另敦请林义雄先生担任民进党荣誉党主席(但绝对不是仅由林义雄重新回锅担任党主席,更不是由即将卸任的陈水扁担任未来的荣誉党主席)。因为只有林义雄先生具备黄信介先生在世时期的发言份量,而足以整合扁、苏、谢、吕、游或双菊等重量级人士的合纵连横甚或不满声浪。实际上,目前也只有林义雄先生具备「圣雄权威」而可以有效制止新潮流系与正义连线(或泛正义连线)之间的未来火爆冲突,并积极整合苏系与谢系的分裂,以面临二○○八的严峻挑战。

  总之,民进党真的必须转型为新民进党,但是这个新民进党并非仅是政策论述能力的更新而已,更非仅是找回旧民进党时期的创党精神,而是彻底的脱胎换骨,例如推动具体的改革、整合党政结构困窘、修补朝野关系的恶化局势,甚至调整中国政策的部分内容等,才能创造新民进党的契机,否则现阶段的民进党可是「向下沈沦」的!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5月号,总第101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