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罢扁案对台湾政局的意义与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06-12-22 10:29:27


陈水扁已经十足跛脚
  中评社讯╱题:罢扁案对台湾政局的意义与影响 作者:王高成(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

  作者指出,此次罢扁案的推动,民进党受伤最重,国民党小受波及,亲民党及台联党获利最大。陈水扁虽然靠着民进党的护航及族群牌而过关,但其个人的声望及公信力已在多数台湾人民的心中降至谷底;政治上的罢免案虽未通过,但在多数选民心中的罢免案已实质通过。在失去了人民与党内菁英尊敬与信任后,陈水扁已经跛脚;今后在内政、外交及两岸关系上,即使他想要刻意有所作为,甚至是挑起两岸的对立,号召力恐怕已甚为有限了。

  罢免案提出的主因:陈水扁的清廉与诚信出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台湾的立法院对于罢免陈水扁总统的提案进行表决,虽然最后未达通过门槛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仍对台湾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此次罢免案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台湾领导阶层的贪腐与无能所引起。在去年底就发生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哲男的受贿丑闻;今年五月则爆发了陈水扁女婿赵建铭涉入股市内线交易,以及一连串的受贿及关说疑云;再加上政坛一再传闻的陈水扁夫人吴淑珍女士及另一位总统府副秘书长马永成涉入的企业经营及金控合并受贿, 台湾民间普遍兴起了对于陈水扁及其周遭人士清廉与诚信的质疑。

  根据岛内多数的民调显示.台湾多数的老百姓不认为陈水扁对于其亲近人士的不法作为毫不知情,也认为其该对这些贪腐的行为负起责任。对许多老百姓而言,这一连串的政商关系不当及不法的行为,已不是单一事件,而是代表着以陈水扁为核心的领导阶层的严重腐化,陈水扁已失去人民的尊敬与信任,也难以再继续领导台湾。

  另一个引发人民集体不满的原因是自扁政府执政以来,台湾的经济持续不佳,许多中下阶层人士失业或自杀,一般人的生活及收入普遍没有改善。如今贪腐事件所呈现的现象是,当许多平民百姓正为生活而辛苦奋斗时,在上位者却可轻易地利用特权牟取不法利益,过着富裕奢华的生活;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此大的生活条件反差,自然激起多数人的不满。许多台湾人民不禁在内心自问,一个如此腐化又无能的总统,我们为什么还要忍受他两年?为什么不在此刻就令其去职,让新的领导人将台湾带上正轨?就是在如此的社会气氛酝酿下,罢免陈水扁的政治诉求开始浮上台面。

  宋楚瑜的动机

  当然罢免陈水扁案之所以能成为正式的政治议题,最后仍需要政治人物的领导与推动。在此事件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他在赵建铭弊案爆发及群众不满的情绪浮现后,立即积极地推动罢免陈水扁。宋楚瑜的可能动机如下:第一、他体察了多数民意的走向,认为政治人物必须反映民众心声,满足人民的需求。第二、陈水扁及其周遭人士的行为,确实已到了失德失格的地步,宋楚瑜个人也认为其作为已不配再担任总统,必须将其罢免,以尽到反对党应负的责任。第三、藉由推动罢扁案以争取民众尤其是泛蓝选民的支持,以提升宋个人及亲民党的声势。尤其是宋有意参选年底台北市长的选举,亲民党也将面临年底台北市议员及明年底立委选举的考验,宋楚瑜必须把握此一机会替自己及亲民党造势。

  马英九的顾虑与转变

  对于泛蓝的共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而言,罢扁案的推动则是迫于情势所不得不然的作为。起初马英九对于罢免陈水扁并不积极,原因可能有:第一、作为一个法学背景出身的人而言,马英九倾向以法律的角度思考此一问题。因此他最初的立场是认为赵建铭涉案仅系他个人的行为,在尚未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陈水扁涉及不法时,不应对其提出罢免案。第二、马英九觉得对总统提出罢免是一件重大的议题,必须审慎,不应草率,必须有十足的把握再提出,也才能真正达成目的;否则只会沦为政治的表演,虽然热闹有余,但仍将如以往对付陈水扁般,最后无疾而终。第三、国民党高层可能盘算过,即使罢扁案成功,将由吕副总统继任,仍是由民进党执政,且吕秀莲对两岸关系的立场较扁更为强硬及偏独,恐将不利于台海和平稳定。反之,若由陈水扁继续担任总统,在弊案不断浮现的情形下,他的持续在位只会成为民进党的致命伤,反而有利于泛蓝在未来两年内的各项选举。

  然而,马英九的谨慎与坚持,却挡不住民间迅速涌起的反扁声浪。随着赵建铭案如滚雪球般地不断扩大,以及宋楚瑜的带头造势,台湾人民要求阿扁下台的声浪迅速升高。当时许多民调均显示,陈水扁的支持度大幅滑落,认为其不适合继续担任总统的人数已占多数,甚至赞成罢免他的比例也超过反对的比例。面对党内外强烈的呼吁及压力,马英九对于罢免陈水扁的态度转趋积极。其态度转折的原因可能有三。第一、马的迟疑遭致许多泛蓝群众的不满,他作为一个
在野党领袖的魄力与决心受到质疑。第二、宋楚瑜的积极作为,吸引了许多泛蓝选民的支持,对于马英九泛蓝共主的地位构成挑战,亲民党的气势提升将不利于国民党在市议员及立委的选举。第三、支持罢免的民意日渐升高,使马认为罢免案符合多数民意,在民气高涨的情形下,罢免案推动的时机已然成熟。在马英九的首肯及推动下,罢免案迅速在六月十三日立法院临时会通过交付审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