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在民主路上崎岖前进
http://www.CRNTT.com   2007-01-23 10:10:27


阿扁“续摊”,民进党会更好吗?
  中评社讯╱题:台湾在民主路上崎岖前进 作者:黄城(台湾),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情亢进,「红衫军」终于在双十节「天下围攻」行动之后,宣布战略上的转进;随即国民党也在立法院「二次罢扁」闯关失败后,宣布要与民休息,等国务机要费的司法侦办告一段落,再决定下波动作。虽然还有亲民党力推的「倒阁案」,但在野力量这一波力抗贪腐的大戏,终究快落幕了。陈水扁于十月十五日,在彰化参拜庙宇时,脸上不禁露出雨过天晴的笑容。看来,他的位置保住了,但台湾的民主路要如何走下去?能够深化民主吗?还是退回民粹?未来一年半的发展是关键期。

  红衫军能否“退潮保能”
  
不论从中国或台湾的近代政治史来看,「红衫军现象」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件。他标榜「爱、和平与非暴力」,目的是反贪腐,要求政府领导人下台;他的参与和不分社群、地域、绝大多数是非组织性的自发人民,自己搭车、自理食衣,一句话「自费搞革命」;人潮最多聚集到百万人左右,就是同时间约全台人口二十分之一,自发性集合,向当政者怒吼。这样性质特殊、性格温和、秩序良好的超大型群众运动,足以与「五四运动」相互辉映,虽然其时代背景不同,但要打倒贪腐无能政府之目的则一样。

  「五四运动」阻止了中国签订「巴黎和约」,但对北洋政府莫可奈何,也无法在政治上扭转中国的乱局与颓势;后来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在教育与思想层面上,掀起铺天盖地的风潮,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

  「红衫军」的兴起,固然与民进党政府执政六年绩效不佳,在治国大方向上,既「统一无心」,又「台独无力」,再加上李登辉批评的「治国无能」,导致台湾经济停滞不前,社会风气败坏,贫富差距拉大,民怨不断扩大有关,但如果不是陈水扁独特的从政风格与语言,与其家族宠臣的涉贪疑云不断,加上司法独立无法获得民众信赖,也不易在短期内独得如此巨大的能量。

  「红衫军」震撼了陈水扁政府,使陈水扁个人形象与威信重挫,但终于还是动不了陈水扁的权位,这应是历史结构的因果使然。以国际关系言,美国布希政府虽对陈水扁没有好感,但在「军购案」一节上,却也对蓝军印象恶劣;尤其去年连宋访问大陆,大有在两岸关系上走自己的路之态势,令美国耿耿于怀。比较之下,陈水扁虽偶有脱线演出,但美方深知其大势已穷,难成大患,此时美国不认为拉下陈水扁有何好处!且陈水扁之法定继位者吕秀莲之性格更难掌握,一旦台湾政局失控,加上中东局势未清,北韩核武疑云方殷,中共必乘机坐大其区域影响力,如此一来美国国际处境更不妙。因此,在一动不如一静考量下,美国维持「三一九事件」以来对陈水扁的态度,也就是对台湾政局与亚太区域政治的基本态度。

  大环境没有对陈水扁不利之局,再从台湾内部环境言,蓝绿对抗情结,稍加撩拨即可成火;民进党虽有四大天王,但形格势禁,权力枢纽在陈水扁身上,四大天王各有所待,也就各有所畏,祗能在既有权力棋盘上待机而动。对群众运动的表态,是很危险的事,所以,民进党内无法出现倒扁力量;而蓝营实力人物,多存观望以保实力之心,祗有宋楚瑜孤注一掷,企图扭转乾坤。

  在大结构如此之下,「红衫军」固然「师出有名」,但「人多无力」,终至「师老兵疲」,实属意料中事。如今「红衫军」退潮了,但问题本质仍在,陈水扁政府廉能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红衫军」的动力就不虞缺乏。当然,「红衫军」已形成一种松散的组织架构,能否在群众散场后,保有策略研拟、议题发动、宣传造势与连系组训等功能,也是决定其后继能量能否确保的关键。

  陈水扁“续摊”,民进党会更好吗?

  「红衫军」退潮,陈水扁续摊(注:续摊,乃是闽南俚语,这里指陈水扁继续维持目前的局面下去),马宋声望下滑,一场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结束之后,回到问题基本面来思考,棋局到底改变了多少?

其实,在「天下围攻」前后,台湾媒体民调已出现一个趋势,就是大多认为陈水扁已不适合再续任总统,但大多也认为陈水扁不会下台,同时认为「红衫军」应适时收场已逾半数;但陈水扁满意度,始终也祗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出头而已。此一民调趋势,既反映了民众对政治理想的渴望,与对政治现实的判断;同时,虽然约四分之三民众不认同陈水扁之表现,但逾半民众期望社会生活恢复正常,接受现实来过生活。

  就道德层面言,陈水扁向以言不顾行着称,尤其在「SOGO礼券」一案上,从发誓未收礼券,到「没有直接收」,三番两次以退出政坛为保证,言犹在耳,新证据一出来,即可完全改变说法,丝毫不顾及领导人应有之诚信原则。陈水扁已成为台湾社会的负面道德人物,他其实已不适任总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