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台湾的政党竞争与政党板块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07-03-12 15:34:23



  党主席游锡堃是陈水扁最锺爱的接班人,藉着党机器可以四处拉人入党,此外,由于他是扁政府历年来任期最长的阁揆,在行政部门也部署了不少暗桩,因此,在未来总统大选的初选过程中,实力不可小觑。他虽然以台湾水牛自居,讲起话来既俗又有力,不过,从当年的「战斗内阁」到现在担任党魁,他的风格却比较像是斗牛,大体是希望囊括所有自主、以及深绿党员的票。问题是,他的论述能力有限,如果只是扮演孟尝君的角色,那么,即使选举语言再如何耸动,还是逃不过背后影武者的操弄命运。

  惟一不确定的因素是副总统吕秀莲。虽然没有党内派系的奥援,不过,就美丽岛事件最年轻的政治受难者而言,比起务实的众美丽岛辩护士世代来看,她的确是更坚持理想、以及原则,不过,也因此容易遭到同志的排挤,也就是众人皆是杂色马的情况下,唯有的一匹白马就难免被视为害群之马。尽管她长期参赞国家大事,应该是有「有为者亦若是」的雄心大志,然而,究竟能否摆脱男性沙文主义的紧箍咒,也就是穿裙子的人能否指挥三军,就看台湾社会在心理上是否有接受女性领导者的准备了。

  国民党

  自从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接踵而来的就是如何巩固他在党内地位的课题,特别是如何让立法院长王金平束手就范,然而,也因此让本土派势力觉得不是味道。对于后者而言,与国民党的关系与其说是扈从、倒不如说是结盟,以零售业便利店的商业用语来看,他们在地方与民进党作肉搏战,完全是靠加盟店在护盘,而少数真正的直营店,譬如高雄市长选举御笔钦点的黄俊英,若非不食人间烟火、再不就是缺乏整合能力,哪有打天下的能力?因此,面对马主席团队的颐指气使,大家目前是敢怒不敢言。

  原本,陈水扁的“国务机要费”、以及首长的特支费,都是威权体制留下来的陋规,取而代之的民进党未能改弦易张,而掌有立法院多数的在野党也浑然无觉;当媒体与检察官抓住陈水扁的小辫子之际,泛蓝见猎心喜,穷追猛打,没想到民进党立委以牙还牙,也逮到马英九市长特支费的便宜行事,在相互保证毁灭的逻辑下,彼此都下不了台,也坐失让大法官会议先行释宪解围的良机。

  根据国民党的提名内规,一但遭到起诉就丧失候选人的资格,因此,由于检方会在过旧历年前起诉马英九的传言甚嚣尘上,一时人心惶惶,担心无人可以在二OO八年总统独挑大梁,甚至于有人悲观地主张将宪政体制改为内阁制,莫衷一是。对于以逸代劳的王金平来说,目前已经不是「马王配」、还是「王马配」的抉择,而是如果马英九执意以独立参选人的身分参选,是否会重蹈一九九六年「林(洋港)郝(柏村)配」、或是「陈(履安)王(清峰)配」的覆辙?届时,即使是「连(战)王配」出线,终究还是难逃泛蓝分裂的事实,让民进党坐收渔翁之利。

  其实,不管是透过“释宪”、“总统特赦”、还是法官还其清白,如果马英九终究能从特支费的风暴中全身而退,国民党还是要面对其政党属性的难题。毕竟,抽刀断水,只要是党产的问题不能解决,国民党就无法与威权时代的党国体制切割清楚;此外,如果要洗清外来政权的污名,国民党势必要调整八旗绿营的分野,不要老是让党内本土人士有样板、或是佣兵的疏离感。

  追根究底,国民党不能规避如何与大陆定位的问题,毕竟,大陆沿海部署飞弹所进行的神经战,已经给台湾的老百姓造成无可挽回的嫌恶感。尽管连战的国家定位是邦联,不过他访问大陆所高举「联共反台(独)」,给人的印象就是胳臂往外弯,无助台湾内部的整合。相对之下,马英九虽然有「台湾独立选项」的让步,却拘泥于「台湾人民」、还是「国民党」的选项;同样地,「终极统一论」的底线更是令人担忧,这不是把党名去掉「中国」、或是加上「台湾」就可以弥补的。终极而言,重点还是在究竟台湾的前途要由「台湾人民同意」、还是「两岸人民共同决定」的差别。

  李登辉

  近日台湾政坛最大的震撼,是前总统李登辉接受媒体所说的「我不是台独,也从来没有主张台独」,令不少台独支持者错愕、甚至于愤怒。如果单纯就他一手所催生的台联党而言,在民进党的排挤之下,原本可以在民进党左右游刃有余,在年底的立委选举势必全盘皆没,为了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只好在目前的政党支配主轴另辟蹊径。由于民进党在经济上采取放手的政策,让财团有上下其手的机会,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渐有双峰的趋势,让李登辉觉得有突围的空间,也就是让台联做「社会民主」的转型。只不过,贫贱夫妻百事哀,在总统直选的大环境下,小党缺乏母鸡带小鸡的效应,即使获得李登辉的全力加持,恐怕难逃两大政党的夹杀。

  其实,李登辉的乐观并非没有根据,也就是说,目睹马英九无力整合内部的窘境,即使亲民党面临泡沫化的危机,不过,他判断国民党仍有裂解的可能;再加上民进党诸派系如果因为总统、以及立委初选失利,届时,很可能有人会愤而出走,这时候,左右逢源,还是有壮大的契机。如果政党板块又重回三分天下的局面,即使是两大一小,尝试跳脱二元对立的李登辉,不管总统大选的选举联盟、还是国会的立法联盟,蜕变的台联党仍有左右政局的良机。

  不过,除了立委选举的战术精算以外,李登辉应该是有更深一层的考量。就国家定位而言,他认为台湾已经独立,剩下来的就是正名、以及制宪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国家正常化」,因此,他会直言「从未主张台独」、或是「台湾不必追求独立」,对于「台独教父」的称呼也敬谢不敏。如果我们细致考察李登辉的言论,一向强调「台湾优先」、以及「台湾主体」,也就是如何强化“国家认同”的挑战,未必是昨非今是。然而,自从手护台湾运动出现以来,民进党藉机操控所谓的「独派团体」,三番两次逼迫李登辉交心背书,当然会让老骥伏枥的他觉得情何以堪,情不自禁道出「商业台独」的批判。

  我们比较李登辉与民进党的“国家定位”论述,最大的差别在前者自豪「中华民国的台湾化」,而后者大致上是接受「台湾的中华民国化」,也就是「土著化」与「内地化」的差别,在修辞上无分轩轾。既然两者都认为台湾已经独立,顶多是指控对方并非真正的信徒罢了,而非要放弃台独的主张。坦诚而言,真正与两者有重大差别的是台湾独立建国联盟,主张台湾目前只有实质独立,必须进一步追求法理上的独立。

  结语

  由政治自由化、民主转型、到民主巩固,台湾的政治运作大体是围绕着认同政治的轴线在做动员,包括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以及政党认同。短期内,族群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分歧较难缝合,而政党认同也多少建立在如此泾渭分明的基础。李登辉刻意要摆脱认同的面向,积极开创经济分配的竞技场,立即引来民进党阵营的围剿。终极而言,经济分配的M字型分布,是否能压制政治立场的U字型分布,这是牵动台湾未来政党板块的最关键因素。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7年3月号,总第111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