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廿载回首:和平统一终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07-06-21 13:39:27


献身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确是对历史与未来的最好交代。
  中评社讯╱题:“廿载回首:和平统一终可期” 作者:郭俊次(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立法院最高顾问

  「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恢复」交流交往。今年,正好二十周年。这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热烈庆祝的「历史性大事」。

  话说「当年」开放探亲决策

  在「蒋经国时代」,有一次,为立法院的公事,他问我:「两岸关系」,怎么办?

  当我身任「立法院秘书长」的时候,常「因公」,到台北「荣总」、「台大」等医院,探望几位内地长辈(他们大都为资深的「立法委员」、「国大代表」、「监察委员」),常常看到──人已昏迷,不醒人世,只等时间的时候,他们仍喃喃自语地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回哪个家?当我们回应:是否要回「永康街」住宅?老委员昏迷不醒地说:「不是永康街,我要回河南‧郑州……」。结果,不到两天,即「往生极乐」。天啊!这就是所谓「落叶归根」、「魂归故土」吧!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难忘。

  这个「现象」,看了很多的「个案」,屡试不爽,「情节」都是一样。我非常有所「感慨」。因此,我将此一「问题」,面报 经国先生。他又说:「那怎么办」?

  我说:基于「人道」,基于「人权」,基于「人性」。我觉得政府应该创造「机会」,排除万难,让他们有生之年,返乡看一看,走一走。满他们的愿,了他们的愿。这也应算是政府的一项「德政」吧!

  经国先生,听完之后,非常「动容」。我看他泪珠浮现。他叹了一口气地说:这是「时代的悲剧」,「人间的不幸」。我们只有面对,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结果,历经了几个月夜的「天人交战」与苦思对策;舌战群雄,力抗国安单位的「国家安全」论;最后,他说:「今天不做,明天将后悔」。「有问题,我负完全责任」。「你们不必怕」。就这样,打开了「老兵返乡」的大浪潮,「恢复」了两岸人民的交往与交流。

  一个「本土化」的台湾青年,看到他们兴奋、紧张、刺激地回乡,又看到他们手帕「湿湿的」带回来。多少辛酸事,都在不言中。不觉世间还有如此「苦难者」,「不幸者」。两岸同胞,何其无辜?!

  以上这段「故事」,有几个意义。

  第一,经国先生的「爱民情怀」,「以人为本」,展现在他的高度、明智决策上。

  第二,他是一个可以接受部属「建言」的人。他是一位「民主式」的领导人。

  第三,对我来说,也是「从政生涯」上,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功德事业。

  全身心投入两岸和平统一

  二十年来,为了「海峡两岸」,为了「交流交往」,为了「和平统一」。为了这条「理念」,为了这条「路线」,为了这条「坚持」。我丢掉了「阿辉时代」的特任官,我婉拒了「阿扁时代」的特任官。

  因为,他俩背离了经国先生的「一中精神」。因为,他们主张、力推两岸的分裂与分离。难舍能舍,无官一身轻。从此,我走向推动两岸「交流交往」,追求国家「和平统一」的大运动、大浪潮中……。

  首先,我离开了二十三年的官场生涯,正式去接任「林‧郝」竞选总部的「总干事」,向「李‧连」宣战。那是一次「不对称」的战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完全是为了理念、路线的斗争。

  选完之后,就与林洋港先生,共同发起、成立「中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会」(简称「海和会」)。以及与梁肃戎先生,共同发起、成立「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简称「和统会」)。宣导理念,贯彻路线。走过了全球「反独促统」大运动,走过了「中国和平统一大运动」。成为我一生中,最庄严的事业与志业。

  我的「公开行止」,一步一印。走遍三大洋,五大洲,十九个大都市。发表了179篇论文,大约将近200万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