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从马特别费一审无罪到谢苏搭配看二OO八台湾大选
http://www.CRNTT.com   2007-09-11 15:18:38


  中评社讯╱题:从马特别费一审无罪到谢苏搭配看二OO八台湾大选 作者:潘锡堂(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八月中旬,台湾政坛的两件大事,就是马英九的市长特别费官司一审被判无罪,以及谢长廷宣布邀请苏贞昌搭档成配选二OO八。由于身为国民党总统参选人的马英九,近半年来深受市长特别费官司所苦,许多攸关O八年大选的不确定因素始终环绕着他,如今市长特别费官司一审判决「还马清白」,是否意味着马的大选之路一片坦途?恐怕未必尽然。再者,谢长延身为民进党总统参选人,面对国民党「马萧配」成局及造势多时,副手人选却一再敲不定,如今谢长廷藉出访新加坡之机宣布「谢苏配」,释出十足「诚意」,那么谢的战略考量为何?苏对谢是否真有加分作用?「马萧配」与「谢苏配」的对决,何者胜选的机会较大?颇值高度关注。

  八月十四日上午,马英九市长特别费官司一审获判无罪后,引发两岸四地及海外华人极度的关注,大多一片欢欣鼓舞,额手称庆的景象。岛内泛蓝阵营与选民士气大振,咸认公道彰显、实至名归;泛绿阵营、尤其是绿委得知马获判无罪后,炮声隆隆,情绪性地痛批「台湾司法已死」,反而很少针对判决理由做出具体反驳,主因是绿营也有县市正副首长身陷特别费案,因此顾忌若针对特别费「就事论事」穷追猛打,担心反而会伤到绿营的自家人。只好一则倾其全力支持检察官侯宽仁上诉到底,试图「扳回一城」,再则另外「开辟战场」广挖马英九的其他「弊案」,企图扩大战果。

  此次马英九获判无罪,虽多数人乐见其成,惟仍有诸多隐忧,不容掉以轻心:一、特别费案拖得愈久,对马选情愈不利,尤其一审获判无罪,未必二审也判无罪,若二审判十年或十年以上,马即丧失总统参选人资格,若马被判若干年,也可能失去中间选民或部分浅蓝的支持;无论如何,只要明年一月三十日总统参选人登记截止前,马被判有罪,国民党即可能被迫临阵换将的窘境。二、除了前述绿委及谢系人马意图再集中火力攻马其他弊案,使得马尚不能完全脱困、没完没了之外,泛绿阵营显然「别有所图」持续用官司作为「绊马索」利器,倘若不能有效绊倒马,则不排除O八年大选前有再制造类似「两颗子弹」的「翻盘效应」的可能性。三、马此次一审「轻骑过关」,是否对特侦组侦办绿营其他「天王」特别费将产生「见解比照」的效应?抑或案件个案本质不同「不可比照办理」的结果?以及马的一审判决是否会被绿营要求援引作为扁的国务机要费审理「见解」?这三者之中极可能产生「见解」相互影响与震荡,当然也将使得马特别费案的二审判决,不容过度乐观。

  其次,谢长廷为何决定邀苏贞昌搭档,难道谢忘了党内总统初选「党员投票」前夕,谢苏双方「撕破脸」式地互批「奸巧」?难道谢也淡忘了在党内纷纷避其惟恐不及的艰困时刻,是叶菊兰毅然决然「情义相挺」?

  一言以蔽之,是胜选的现实因素使然。谢邀苏当副手的战略考量因素有三:一是岛内媒体与民进党内之各民调均显示「谢苏配」的支持率大过「谢叶配」很多,使得谢不再坚持「谢叶配」;二、陈水扁由暗示到明示谢挑苏当副手,系考量苏具有「牵制谢」的能力,使得扁可以成为「影舞者」,让扁卸任后仍为民进党最大的权力操盘者,谢对此心知肚明,惟谢并无得罪扁的本钱,谢「邀苏」顺势把人情做给扁,对谢不仅无害反而有利;三、谢自信可以说服叶菊兰放手,亦即谢盘算可私下承诺当选后给叶阁揆位子,应可促成叶依然尽力辅选,而去挑选一个谢并不喜欢也有心结的苏搭档,却有助于胜选的「加分」作用。

  总之,马一审获判无罪,与谢苏配成局,两件大事对O八年大选均具一定意涵。尽管马的特别费案还有一段路要走,尚未全然脱困,最后仍可能有变数,惟对泛蓝而言,终究还是一个好的兆头。相对地,「谢苏配」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泛绿深信对胜选有利。无论如何,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国、民两党正副总统参选人随着竞飙「返联公投」与「入联公投」及其他政见主张,目前暂居民调领先优势的「马萧配」是否可以持续维持到最后,实考验两组候选人的实力与耐力。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7年9月号,总第117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