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对台政策的战略性矛盾及未来三方关系演变
http://www.CRNTT.com   2008-03-25 12:15:03


 
  中美台三边互动决定台海形势未来走向

  (一)中美台三边格局决定台独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也是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中国决不会放弃“一个中国”的原则。

  美国虽然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和国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国,但促使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大国融入当今国际体系符合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美国有些人虽然想把台湾作为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但台湾地理上位于中国大陆附近,没有人能将它移到美国旁边。而且,中美两国都是核武器国家,中国的核武库虽然小,但仍具有核报复能力。因此中美发生武装冲突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一个中国”政策是美国发展中美关系和避免台海两岸乃至中美之间武装冲突的唯一现实的选择。

  台湾虽然还未与中国大陆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在这种中美台三边格局中,对中国大陆来说,最佳的选择是和平统一,其次是维持台海现状,再次是战争统一,而最坏的结果是台湾独立。对美国来说,最佳的选择也许是台湾和平独立,其次是维持台海现状,再次是和平统一,再再次是美国未干预下的战争独立或美国干预下的战争独立,最坏的结果是美国未干预下的战争统一或美国干预下的战争统一。对台湾来说,最佳的选择也许是和平独立,其次是维持台海现状,再次是和平统一,再再次是战争独立,最坏的结果是 战争统一。在现在的形势下,中美台三方在近期内都不可能实现它们各自最佳的选择,又都想避免更坏或最坏的结果,因此唯一现实的是在维持台海现状这一对三方来说都是第二位的选择上达成妥协。

  (二)中美台围绕台海主导权之争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和国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国,因此美国在大多数时间在台海利用两岸的分离或对立掌握主导地位。

  中国大陆可以在部分时间里拥有台海主动权。中国大陆夺取台海主动权的方法迄今为止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军事手段;另一个是和平手段。

  1995年美国政府违反承诺,向李登辉发访美签证。中国领导人对美国不讲信义感到“震惊和气愤”,认为“在国际上反华势力的推动下(美国)测试一下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是“外交挑衅”。(8)为了摆脱被动局面,“震慑台独,敲打美国”,使美国“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给予有力反击,从1995年秋季开始进行一系列军事演习。这是中国大陆又一次用军事手段在一段时间获得台海主动权的行动。

  随着近年来台海两岸经济关系和人员交流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用和平手段也可以获得台海主导权和主动权,而且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例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一方面表明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自信,表明中国争取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努力,在台湾岛内和国际上都获得良好反响,拥有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

  台湾争夺台海主导权和主动权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必须符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才能有效。陈水扁企图用推动“入联公投”的手法夺取台海主导权,违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甚至威胁美国的利益和主导地位,因此布希政府出面表示反对,幷出手主导台湾现状的届定。

  (三)中美台三边力量态势演变决定台海两岸关系前途。

  决定台海两岸关系前途的关键在于中美台三边力量态势的演变。由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在中美台三边力量态势演变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

  近年来,美国一些有远见的战略专家提出,亚太地区面临新一轮陆权与海权的互动,中国作为陆权国家,在未来不可避免地在东亚大陆居于优势地位,只要中国不挑战美国作为海权国家在西太平洋的势力范围,美国可以容许中国大陆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9)

  美国最著名的思想库之一——兰德公司2007年7月公布《台湾地位解决之后的中美关系》的研究报告,分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10种可能模式,其中提出了“在美国不干预条件下以武力实现统一”的可能模式,幷认为“如果美国不协助台湾防卫的决定被认为是台湾无理挑衅北京或者随后其他一些破坏美台关系的行为所造成,那么中国的武力行动虽然不受欢迎,却也许会被视为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然的)。这样幷不会造成中美关系的根本改变。”(10)有的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布什政府有意放出的一个‘试探气球’——它的潜台词是:‘如果我采取不介入政策,你打算给我什么优惠?”(11)这当然只是一种猜测,但兰德公司研究报告提出“在美国不干预条件下以武力实现统一”的可能模式,代表了美国战略思维的一种新趋势。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其主要的外部条件将有两个:一是中国大陆在中美台三边格局中取得稳定的主导地位;二是中美保持建设性合作关系。台湾问题受国际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的影响很大,但中国的和平统一最终必须在两岸之间解决。

  (1)、《中美联合公报》(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载《中国台湾问题》,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第一版,第二六九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载《中国台湾问题》,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第一版,第二七一页。

  (3)、U.S. Deputy Secretary of State John D. Negroponte, speech at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October 24, 2007 http://www.state.gov

  (4)、Alan D. Romberg. 「The U.S. “One China” Policy: Time for a Change ? 」, PacNet45, from : PacNet Newsletter (pacnet@hawaiibiz.rr.com), sent on November 7, 2007.

  (5)、Sherman Adams, Firsthand Report|The Story of the Eisenhower Administration, Harper & Brothers N.Y., 1961, P. 126.

  (6)、Frank Ching :“Special to United States leaves door open on Taiwan issue”, the China Post, September 12, 2007.

  (7)、U.S. Defense Ministry,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February 2006, http://www.defenselink.mil

  (8)、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07至308页。

  (9)、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罗伯特.罗斯2002年6月在会见笔者时的谈话。

  (10)、Roger Cliff and David A. Shlapak: “U.S.-China Relations After Resolution of Taiwan’s Status”,July 2007, http://www.rand.org

  (11)、史威:《解读兰德对台湾的报告》,载香港《镜报》2007年10月号,第17至19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8年3月号,总第123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