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大选结果与未来台湾政情
http://www.CRNTT.com   2008-04-30 17:41:02


 
  至于民进党的将来,是否如周玉蔻之预期,行将“消失”,则未可定论。完全看该党是否能就这两次选举(即一月立委选举与刚结束的总统大选)挫败作深切、诚实、及有效的检讨而彻底改过自新。同时,也须要看未来该党的领导人是否能远避陈水扁导致之覆辙而使民进党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政党。不过,无论如何,今后的民进党绝非是以往的民进党。要不然,将因为选民唾弃无法生存。

  在国民党方面,由于过去八年来总统选举上之受挫,饱经首次在野之苦。想已接受教训。所以,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政党。2000年为何失去政权,全因自己内讧,造成了一党分为二。有连战与宋楚瑜(自创亲民党)对决,分散了蓝营选票,造成陈水扁渔翁得利的后果。2008年的总统选举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已宣布国、亲二党将合并。

  一个健全的民主政体,一定需要一个有效的反对党监督。更重要的是这个反对党必需健全到有可能赢得下一次的总统选举。这样才能对执政党起到督促鞭策之效用。民进党经过如此惨败后,短期内一定处于昏瘫状态。至于再选上一次总统的企求,恐怕一时还不能奢谈。回顾民进党的2000年与2004年两次总统选举胜利,都有特殊情况。第一次,是由于国民党的宋楚瑜效应。虽然泛蓝的得票加起来仍高达60.7%,但陈水扁仍以39.3%得票侥幸当选。2004年的总统选举,则有两颗子弹的怪异,将陈水扁送回总统府。将来这类外来“巧合”(如宋楚瑜效应),大概发生率不致太高;而有了以前的经验,选民好像已打过防御针一样,纵使有类似两颗子弹的事件发生,恐怕选举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在立法院选举与总统大选后,无论国民党或民进党,均有一共同当务之急。即必须尽速培植新人,以替补上一代的领导人与班底。对国民党来说,这更是急务。因为是八年在野以后才再班师回朝,这其间已有耆老旧宿凋零,再加某些重镇上的在位者,如台中市长胡志强、桃圆县长朱立伦,均已连任过。同时,台北县长周锡玮似乎表现欠佳。凡此,均必须有新秀后生能替换上阵。方能在下一次选举与反对党一搏。 

  马英九政策走向 

  马英九的重担,形同挽救大厦于将倾。一般选民对他的期望,是如何尽快终止台湾数年来经济的萎靡,再建往年奇迹。但这必须先把两岸的关系从底谷中拉回到正常的状况。除此之外就是台湾社会财富平均分配、司法的改革、政党间和解共生等课题。

  他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如何打破与大陆的僵局。主要阻力是如何能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原则上恢复协商。在技术性方面,两岸关系主要问题在于很多民间交往(譬如学历承认、房地产投资、访客人数限制等项),在近年来由于陈水扁的政策,均限于单向而无对等。马英九已看到这点,所以他愿意承认大陆学历,即是一个例子。

  另外一个他不可忽视的课题,就是这次选举虽然“入联公投”与“返联公投”均因未达到半数的门槛(八百万张票),因此没有通过,但如把赞成两项个别公投的5,529,230票与4,962,309票加起来,仍然有一千余万张总票数。当然,其中一定有很多重迭的票(因为同一个人可能投两张票,同时赞成两个公投);但也有其他选民响应国民党号召拒绝领公投票的人;他们不一定是反对返联的。虽然这些人有多少,无法知晓。但从这些票中,不难看出台湾还是有那么多人希望能扩张国际空间,终止其国际孤儿的命运。动用“联合国”之名,只不过是这种意愿的一个表达方式。正因为重返国际社会是台湾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所以民进党从党外时期开始就不断提出来为自己造势。今后恐怕也还会如此。将不断地困扰马总统。

  本来国民党“返联”的意思,是明明知道加入联合国作会员一事,不是台湾片面能决定的。故不用“入联”字眼,而用“返联”,以示弹性。其涵意包括参与联合国作观察员。因为作联合国的观察员,不涉及主权问题,所以成功的机会较大。我曾对观察员问题做过深入研究,一旦是联合国观察员,就很容易以同样身份参预其他国际组织。故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联合国,是达到台湾大众“重返国际社会”愿望的最佳办法。如真能做到,则可将民进党这个素来利用作竞选拉票的一个口实,一举而扫除。问题是,虽然如此,但大陆是否愿意主动接受台湾对联合国作观察员的申请,当然不是马英九能决定的。

  总而言之,马英九未来的岁月,可用任重而道远四字来总结。但我对他很有信心。因他除了有学问、有智慧、有广纳意见的气度以外,还有要为台湾维护尊严与再造奇迹的决心。 

  结束语 

  自这次总统大选以后,没有人再可以诬蔑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再由这次选票来看,没有人再能单靠操纵统独问题;或者用打反“一中”的牌而企求打倒对方。一月立法院选举民进党败选已是前车之鉴。谢长廷拒绝学乖,仍不能跳出民进党历来的槽臼,一再借“一中市场”、“一中霸权”来打击对手。谢长廷惨败的下场,当为后人的殷鉴。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8年4月号,总第124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