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2024选举结果的启示与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4-06-06 16:54:43


 
  (三)国民党向下沉沦,但可制衡民进党

  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落败,其实并非意料之外,希望国民党赢只是很多人的一厢情愿,国民党终究还是扶不起来,虽然不太争气,但还是可以有效制衡民进党。

  1.执政未赢,“立委”小胜。这次选举国民党保住了基本盘,政党得票率为34.6%,虽略输民进党,但也分得13个席位(与民进党一样),加上区域“立委”39席,共52席,配合2名无党籍盟友,掌握54席,成为“立院”第一大政党,尽管没有过半,但还是可以有效制衡民进党。

  2.党员老化,缺乏生气。国民党党员老化严重,60岁以上的党员占73%,80岁以上的也有9%,与台湾社会人口结构严重脱节,无法吸引年轻选民,又不善做青年人的工作,支持群体人员大幅萎缩,走下坡路是必然的,未来对国民党十分不利。②

  3.守旧有余,创新不足。国民党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在台湾普通人看来,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保守政党,党内领导层决策不透明,大有任人唯亲、政治分账的嫌疑。这次朱立伦直接提名侯友宜参选,没有经过初选,引发很大争议。国民党的支持者希望其政党体制和决策程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破旧立新,脱胎换骨。

  4.旧人已去,新人未熟。国民党老派政治人物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马英九等政治人物在选举中被边缘化;中生代也全部败北,朱立伦、韩国瑜、侯友宜连续3次毫无悬念地输掉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无法挽回败局、止跌回升,未来对卢秀燕还有所期待;新生代蒋万安还很年轻,徐巧芯、洪孟楷、黄健豪、罗廷炜等新“立委”还得多年的历练。

  (四)民众党虽输却赢,扮演关键少数

  民众党在这次选举中异军突起,声势看涨,在代际竞争中未来潜力不可限量。

  1.虽输却赢,关键少数。民众党是这次选举最大的赢家,虽输掉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但却赢得民意代表的选举,支持率明显提高,政党得票率上升至22%,比上届多10个百分点,分得8个席位,比上届多3个席位,稳坐第三大党的位子,正式确立了台湾三党鼎立的政治格局,扮演关键少数的作用,凸显其重要性,成了国、民两党积极争取合作的对象和“香饽饽”。

  2.白色力量,不可估量。民众党的支持者主要是既不喜欢民进党又讨厌国民党的人,大多属于中间选民。柯文哲巧舌如簧,两边讨好,蓝绿通吃,支持群体不断扩大,还处在上升势头,未来将有所作为。他已表示下届将再来,台湾政坛大有其表演的舞台。

  3.代际之争,赢得未来。这次选举是一场有“代际差距”的竞争,喜欢标新立异和追求刺激的新新人类对选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民众党的支持者主要是年轻一代,不愿受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的约束。柯文哲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

  (五)统派失势衰落,“独”派膨胀泛滥

  台湾政治生态“蓝消绿长”“统消独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统派失势衰落,“独”派膨胀泛滥,台海形势更加严峻。

  1.统派政治失势,逐步衰落。这次选举亲民党有6万张票,新党有3万张票,促统党1万张票,加上其他主张统一的小党,总计不过10多万票,在1400多万张选票中,还不到1%。由于台湾选举制度是国民党和民进党两个大党联手设计的,对大党有利,对小党不利,统派的支持者为数有限,极难选上不分区或分区的民意代表,从而失去政治舞台,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舆论也失声,信心逐渐丧失。③随着老统派的过去,岛内统派力量更形艰难。

  2.“独”派势力膨胀,泛滥成灾。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继续执政,表示要走蔡英文路线,甚至更加激进④,并甘作美国的棋子,与美勾连日益密切,充当挑衅大陆的急先锋,在政治上倚美谋“独”,军事上以武谋“独”,经济上“脱钩断链”,不断触碰“台独”高压线,踩踏大陆的“红线”,使两岸关系陷入紧张状态,两岸军事冲突的风险和变数不断增加;“绿骨白皮”的民众党反对统一;即使原来主张统一的国民党也在抗拒统一,不少人“绿骨蓝皮”,与民进党人没有本质的差别。

  三、台湾选举结果对策

  针对台湾选举结果,国台办表示: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⑤为此,大陆将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遵循既定的战略步骤,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

  (一)准确把握台湾主流民意

  大陆对待台湾选举结果应静观其变,尊重台湾主流民意的想法和台湾人民的选择。

  1.准确把握台湾民意。台湾同胞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复杂心态,需要充分理解,严格掌握政策界限,把“台湾意识”“台湾主体意识”“省籍意识”与“台独”意识区别开来对待,把台湾民众“出头天”的愿望、追求民主的正当要求,与极少数“台独”分子的政治野心区别开来,并在实际工作中用热情和真诚予以化解。台湾中南部地区是一个“情大于理,理大于法”的社会,在争取台湾民心时,应针对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严格区分不同群体。台湾民意结构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球形”结构,主张“不统、不独、不武”的中间选民代表了岛内主流民意,是决定选举胜负的关键性因素。除了支持统一的“深蓝”选民和支持“台独”的“深绿”选民,其余的中间选民又可分为反对“台独”的“浅蓝”和反对统一的“浅绿”。为了获得大部分中间选民的支持,如今的国民党已经演变成一个反对“台独”、主张两岸和平的“浅蓝”的政党,甚至向反对统一的“浅绿”阵营靠拢,而将主张统一的“深蓝”地盘让给了新党等政党;而民进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已由“浅绿”阵营转向“深绿”阵营,演变成一个主张“台独”的政党,挤压原来台联党、时代力量等“台独”政党的地盘和生存空间,使其彻底泡沫化,而把“浅绿”的地盘让给了柯文哲的台湾民众党。

  3.有效采取灵活策略。针对台湾不同社会群体,大陆应采取富有成效的实际措施争取台湾民心。虽然目前主张统一的民众不在多数,但并不意味未来主张统一的民众仍是少数。只要从大格局、大趋势和长远考虑出发,采取有力适当措施,就可能出现有利于反对“台独”、促进统一的发展方向。基于这一基本判断,做台湾人民工作,应采取灵活的策略对待不同的社会群体,通过长期的努力,使国家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二)在两岸交流交往中,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在发展两岸关系时,应把台湾人民与台湾当局区别对待,一手硬,一手软。对走“台独”路线的分离主义势力继续施压,强力遏制,打击、惩罚极少数极端“台独”分子,即施之以威,以威慑服,示之以力,以力遏“独”;而对待台湾人民,要努力争取,积极帮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对台湾当局具有欺骗性的“台独”动作“化显于无形”,即晓之以理,以理服人,议之以和,以和谋统。

  1.待之以礼,以礼相交,简称“心服”。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争取台湾民心在某种程度上是两岸之间的一种政治斗争,是祖国大陆与“台独”分裂势力争夺民心的斗争,同时又是一门艺术,需要高超的策略手段来推行。目前台湾当局控制岛内行政资源,占据舆论宣传的主导地位,大陆方面无法期待争取台湾民心可以一蹴而就、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能急躁冒进。毕竟争取民心是一种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民众心态的变化是微妙和缓慢的,它的最终效应往往在形势发展到临界点时才会全面显现出来。在当前形势下,交流依然是两岸关系的主轴。台湾民众对两岸交流,尤其是经济合作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希望两岸交流有利于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又担心与大陆交流过密产生依赖性会损害其利益。因此,大陆要发乎于心,动之以情,以情促融,待之以礼,以礼相交,亲而有礼,礼待天下,心服于人,通过两岸经贸、文化、社会、民间、人员等各种交流,化解敌意,增强互信,扩大共识,争取民心,从“两岸一家亲”到“两岸一家人”。

  2.议之以和,以和谋统,简称“说服”。一中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反对“台独”是两岸和平发展的保障,“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是两岸合作的“通关密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双方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为此,要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努力化解政治分歧的总根子,努力与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代表性人士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达成制度性安排,而经济的、民生的、事务性的、技术性的谈判以及低层次、基层的接触可淡化政治色彩,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灵活处理。

  3.惠之以利,以惠促融,简称“恩服”。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惠台政策就是以利益为经济纽带,以文化为精神纽带,吸引台湾人来大陆求学、就业、创新、创业、投资、兴业,深化两岸社会经济融合,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和“两岸命运共同体”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的局面,即导之以利,以利促通,施之以惠,以惠促融,恩服于人。

  (三)在反“独”促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当前大陆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台独”,长远目标是促进祖国统一。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和两岸局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陆的发展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2021年建党百年实现小康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完成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现科技强国梦,更要在2027年建军百年时实现强军梦,如此才初步具备解决台湾问题的实力和条件。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国力越来越强,时间将对实力壮大更快的一方有利。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定策。解决台湾问题,依优先顺序可有四策:

  1.上上策为和统,即谋略取胜,以和促统。古言:上兵伐谋。以计谋破计策,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攻心为上,即不战降台。针对台湾问题,大陆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大陆始终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和平统一是最佳方式,“一国两制”是最佳方案。当前,和平发展依然是两岸关系的主题,是大政方针,不是权宜之计,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放弃和平。因此,要以和为贵,和则共生;以和促发展,创造双赢。

  2.中上策为智统,即软硬兼施,以智取胜。古言:其次伐交。统治者从来都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没有施压就难以达成既定的目标。大陆方面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现国家统一。

  3.中下策为威统,即先礼后兵,以威慑服。古言:再次伐兵。能战方能言和,准备好打,就是为了不打;武最好是备而不用,要以武止戈,以武避战。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一样也拿不到。因此,大陆方面有必要秣马厉兵,严阵以待,枕戈待旦,随时可战,通过战争控制论,即以慎战、小战、少战而屈人之兵,或战争边缘政策,进行临界威慑,实现统一,也称“逼统”或“强统”。

  4.迫不得已才武力解决。古言:下政攻城。中国大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主要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但是,如果发生“台独”事变或外国干涉,大陆就不得不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而动用武装力量进行的不直接构成战争的军事行动,通过高科技性、非对称性、人道性和高效性的新军事形态,提早解决台湾问题,以先胜、全胜、速胜的军事效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台湾问题不可能永远拖下去,在条件趋于成熟时,中国大陆可择机加快统一进程。

  注释:

  ①《台湾选举:一点分析、思考与展望》,2024-01-14,https://mp.weixin.qq.com/s/xuYyTdiGbwtUkjqQB4fNOQ

  ②《民进党“赖萧”获胜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2024-01-13,https://mp.weixin.qq.com/s/WZH-HLUfCtyIfX5t_GUc6A

  ③李中舟:《再论台海:台湾问题为什么“拖不得”?》,2024-01-15,https://mp.weixin.qq.com/s/5d01TiMELUjhSQGJHSAnjQ

  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暨立法机构民意代表选举总评》,2024-01-15,https://mp.weixin.qq.com/s/uMwliuO02cVoaMOzf9Uo0w

  ⑤国台办发言人评论台湾地区选举结果,2024-01-13,http://hk.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6859443

  ⑥李非、李梦然:《两岸共同市场的理论、现实和构想》,香港:《中国评论》,2024年第2期。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3月号,总第315期,P29-34)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