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企业合作发展路径方式变化与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24-08-01 13:24:39


 
  (三)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

  两岸企业合作发展不仅受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引导,同时其作为市场活动的参与主体,更受产业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就企业的产业链来看,其参与的市场竞争既有欧美等国际市场,同时也有大陆内需市场。在国际市场中,两岸企业仅是作为其他国际著名厂商的代工厂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不仅对外部市场依赖大,而且在国际市场中缺乏产品的议价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弱。金融危机爆发,两岸企业受外需市场萎缩的影响,大多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考虑合作发展以摆脱发展困境。在内需市场上,两岸企业将合作发展作为重要方向,但在市场竞争中,台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合作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国际著名厂商的竞争压力。两岸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倒逼其不得不走向合作发展。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或者产品技术创新来获取这一市场的发展优势;对大陆内需市场,其似乎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中最具潜力的部分,因而两岸企业更多的资源应倾斜在完善产业链条和产业运营模式的调整上,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搭建内销平台与网络,抢占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产生的倒逼机制,改变传统的外贸生产方式,进入合作发展“快车道”,幷以多种路径改善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模式。

  (四)产业发展的集群机制

  两岸企业通过产业集群的路径实现合作发展目标的主要动力就在于这一路径为企业合作发展提供了众多条件,同时也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就产业集群机制对企业合作发展可能提供的条件来看,主要在于通过这一机制形成的企业集聚可降低技术与信息的流动成本,从而更为迅速地为企业合作发展提供技术或市场信息支持。企业集聚的方式主要有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聚,同时还有一种就是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集聚。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集聚主要在于竞争驱动众多厂商采取差异化策略,一方面扩大市场的品种容量,另一方面导致产品特色和分工之间互补互动,整个集聚体内部的生产规模扩大、行业的生产率得以提高。参与协作分工的企业数量越多,外部经济效应就越明显,外部经济效应的增强对外部企业又会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使得新企业不断加入,从而进一步促使集聚规模扩大,加速集群的发展。⑦对于两岸企业而言,通过已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建立核心产业集群或者优化已成形的产业集群带动企业合作发展,不失为其当前应对市场挑战的一种选择。

  三、两岸企业合作发展的主要效应

  两岸企业合作发展是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发展变化而做出的一种应对措施,其产生的效应既体现在企业的发展层面,又体现在企业所属的产业层面,还体现在宏观的区域经济发展层面。

  (一)企业层面的合作效应

  1.企业合作发展的群聚效应

  当前两岸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选择,在企业合作发展过程中,可以是某些企业的行为,同时也可以是一组企业联合发展。受制于发展环境的限制,单独由某一企业行动,往往难以完成其自身的转型升级,而不同企业相互作用或联合行动,则可加速推进这一进程,同时会带动一组企业共同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合作发展,带动产业内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发展,或者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企业的配合,一组企业共同行动从而实现合作发展。⑧在企业合作发展的群效应中,一方面其可通过关联性较强企业间的拉动来实现;另一方面可通过企业间的共同行动来实现,如相关联的一组企业为争取共同利益最大化,以策略联盟的形式促进合作发展。

  2.企业合作发展的连锁效应

  企业合作发展是一个高端化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引发包括企业的产品、产业链、市场等一系列的连锁变化。就企业合作发展的产品变化来说,原来所从事的低端加工贸易型产品在企业合作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得到改善,主要朝企业自主产品品牌的生产方向发展。两岸企业自主产品品牌的建设,不仅为企业拓展新的市场、激发潜在市场提供了条件,同时更为企业延伸整个产业链条打下了基础。当然企业所经营的产业链延伸其实也是企业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可见,在两岸企业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其将在企业内外产生系列的连锁效应。

  3.企业合作发展的位移效应

  两岸企业合作发展的位移效应主要是指企业所在市场环境中的劳动力、土地、资本、政策等的变化,对企业生产地及市场所带来的转移效应。这种效应是企业为逐利而根据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所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自2008年以来,两岸企业都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及大陆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两岸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企业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两岸企业开始重新布局投资区域,其中大陆内陆地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市场潜力巨大,从而吸引了大批两岸企业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这些地区也是大陆未来扩大内需的重点地区,市场潜力大,有利于内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两岸企业投资的区域布局调整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腹地转移,已成为两岸企业合作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选择。

  (二)产业层面的合作效应

  1.企业合作发展的产业协同效应

  集群内企业相互协同会产生协同效应,即对单个企业而言,作为集群组合中的一个企业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所能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就是协同效益,即所谓的1+1>2的效果,进而形成竞争优势。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沿海地区企业转型升级大部分选择就地转型升级,究其原因,可从企业所在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来分析。大陆沿海地区企业多年来的投资发展基本已经架构好其生产销售网络,在这一网络内各企业间可及时分享市场信息,从而可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从生产角度来说,台资企业投资大陆初期,主要考虑的是地区内廉价劳动力优势,但随着大陆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一主要考量因素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当前两岸企业更多地考虑地区的市场及行业间的关联协同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相互关联的两岸企业通过所在产业的协同发展,可共同开发或共享相关产业技术、产业发展人才、产业发展的原材料等,从而可以降低其转型升级的成本及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企业合作发展的产业集聚效应

  在产业技术链或价值链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两岸企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的现象,是两岸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投资策略。⑩具体来说,两岸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可通过三个维度来考察:首先是两岸企业空间上的集聚,表现为企业所利用的生产要素在地域上的接近性,幷有显着的地域相关性;其次是两岸企业所经营的行业集聚,如长三角地区的电脑装配业、珠三角的光电业等;最后是两岸企业所处产业的产业链长度。一般来说,产业链较长的企业集聚的可能性较大,反之企业集聚的可能性较小。从两岸企业在大陆沿海地区投资现状来看,其产业集聚性非常明显。而在产业合作发展过程中,两岸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合作发展方式,同时还要考虑产业中相关企业的行动,因为稳定产业集聚的发展环境,将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由此可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3.企业合作发展的产业创新效应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产业创新便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其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再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两岸企业大多缺乏创新,这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产品品牌、经营方式等方面。为突破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必须着重从其所在产业上找到企业的创新点,如大陆台资企业大多生产链短,幷且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那么通过多年来积累的生产经验,集中资源进行技术创新,促使产业链往两端延伸,这是其重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除此之外,台资企业在大陆多年来进行的是代工生产,品牌建设或创新发展滞后。如何在企业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创新企业的产品品牌亦相当重要。两岸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改造与产品品牌建设,不但为企业本身带来创新活力,同时受创新活动溢出效应的影响,更可带动整个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

  4.企业合作发展的产业融合效应

  两岸产业合作从最初的垂直分工,到现在的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混合分工模式,虽有进步,但作为合作载体的台资企业,始终没有完全融合到大陆产业链中。由此在发展过程中,台资企业很难藉助两岸产业融合带来的技术共享,从而出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现象。如何从两岸已有产业合作基础出发,实现两岸产业融合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台资企业必须改变过去仅从生产环节与大陆企业合作的方式,而应从整个产业链来布局,比如在产业链上游进行两岸合作研发,突破行业发展中技术瓶颈;中游进行生产联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效应;下游衍生产品服务,增加企业的盈利点。

  (三)区域层面的合作效应

  1.企业合作发展的区域整合效应

  两岸企业合作发展,同样也能发挥出区域经济整合的效应,这个效应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企业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基地的转移,能为地区间的经贸交流提供更多的通路,从而整合两个地区间的资源,幷能发挥出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合作发展能进一步提升两岸经贸交流的质量,加速推进两岸间更紧密合作,如相关企业可通过合作发展契机,将其重要的研发基地以及现代产业发展经验等更多地转移到大陆地区,以满足大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企业合作发展的区域拉动效应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不仅为大陆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解决地区就业等带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可从两岸企业集聚地看,大规模投资或者是技术改造将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地区内已成功合作发展的两岸企业,对进一步扩大地区内需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由此带动地区投资热。在两岸企业合作发展的影响下,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品牌都将会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大陆外贸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外贸市场。

  3.企业合作发展的区域优化效应

  两岸企业的合作发展,不仅要实现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资本、知识型产业迈进,同时更要注重企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升级,实现从价值链中间环节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这其中就包含两方面的经济优化措施:从微观角度观察,企业技术升级会提升地区内企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宏观角度观察,企业技术改造或者是企业产业链的两端延伸,不仅会对地区的产业结构产生优化作用,同时对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也会产生优化作用。

  注释:

  ①徐竹青:《推进浙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分析》,《中国城市化》,2009年第9期。

  ②李非:《大陆台企面临的困境及对策》,http://www.cndca.org.cn/performduties/participation/suggestion/201302/t20130206_115243.html.

  ③毛蕴诗、吴瑶:《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不觉晓:《创新是台商转型升级的最根本选择》,http://www.huaxia.com/thpl/djpl/2013/06/3391341.html,访问日期:2014年10月15日。

  ⑤李世泽:《完善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广西日报》,2012年4月10日。

  ⑥张正华:《产业升级及其机制—中国东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及其机制比较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⑦张敏:《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商业时代》,2011年第1期。

  ⑧贾建中:《产业转型升级的群效应研究》,《华南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期。

  ⑨胡大立:《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机理》,《管理学报》,2006年第6期。

  ⑩张传国:《台商大陆投资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5月号,总第317期,P56-62)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