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金门“闽南文化”立县的两岸融合功能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8-30 14:21:37


 
  (三)金门“闽南文化”表述的特点

  纵观20年来金门县政府主推下,为金门发展提供学术支持的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对“闽南文化”作出的界定阐释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闽南文化的构成元素;二是金门是中国传统闽南文化的代表,是活着的闽南文化;三是闽南文化不只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厦门的地域文化,更是自闽南移动传播到台湾至东南亚的文化,是超越原乡地域的“闽南文化圈”。

  总体说来,金门对于闽南文化的组成要素、移动传播的认识,与大陆地区学者基本一致。正如著名楚辞研究专家、闽南师范大学汤漳平教授所言:“千百年来,闽南人从中原走来,披荆斩棘,将中原文化在闽南弘扬、发展,形成兼具农耕文化与海洋文明的闽南文化。其后又由此出发,东渡台湾,南下南洋,形成上接中原、吴楚,下续台湾、海外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闽南文化。”⑫金门方面十分注意突出自身在闽南文化圈中的特殊地位,标举在闽南文化研究上的独特优势:地处大陆和台湾本岛之间,拥有大陆闽南原乡所没有的完整性,具有台湾闽南文化所欠缺的活泛性,能够做到连结了台湾的闽南文化、大陆原乡的闽南文化以及东南亚的世界闽南文化。总之,金门关于“闽南文化”的阐释建构完全符合对其自身地理自然条件、历史底蕴的把握,是十分正确的文化策略。

  四、文化功能理论框架下的金门闽南文化分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生产的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⑬。这是为我们分析金门闽南文化立县的思想提供了根本的指导。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为分析“文化”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框架。马林诺夫斯基在其遗着《文化的科学理论及其它》一书中系统建构了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功能主义为研究方法的应用人类学,受到了广泛的认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人类为满足基本需求、衍生需求而创设物质器物和符号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工具装置。这一由物质的、人类思想、信仰习俗等构成的庞大工具,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应对他在适应环境、满足需求的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因此“科学的文化分析就是确定文化表现与人的基本的或衍生需求之间存在的功能关系”。功能理论将需求分为基本需求(basic need)、衍生需求(derived need),基本需求或称为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需求,马氏将其细分为温饱需求、繁衍需求、安居需求、安全需求、运动需求、成长需求和健康需求。他认为“文化理论首先必须立足于生物学事实”“满足个体和种族的基本需求是强加给每种文化的最低限度的一组条件”⑭。为满足“基本需求”人类又衍生出经济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控制的需求,这些衍生需求保障了基本需求的实现,两者都是维持人类社会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连结金门-大陆的闽南文化满足了安全的需求

  金门建构的“闽南文化”立县的主张有效满足了金门在适应环境和满足需求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成为了有效的施政策略。

  正如《金门县志》所云:“对于战争残酷,于今世上,无如金门人最能感受深刻,因此在两岸互动策略上,身为金门人,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伤,期待的是全球化所带来两岸交流商机,害怕的是两岸任何形式冲突,所衍生之‘战争恐惧症’。”⑮可以说保障安全、发展经济是金门人民最在意的需求。

  金门视域下的“闽南文化”如其所述,是起源于中原、生长于福建、延伸至台湾、传播到东南亚的,融合了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以金门为最佳代表,在发展中不断超越原乡地域但又连结起大陆、台湾、东南亚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金门通过强调自身是闽南文化的基因库,拥有完整、鲜活的闽南文化,具有“比大陆更瞭解台湾,比台湾更瞭解大陆”优势,藉以发挥金门在连结大陆、台湾的作用。金门这种文化表达,既满足了大陆方面希望通过两岸交往、增进情感的目的,又满足了台湾当局以金门为试点把握两岸关系的意图,为金门获得双方的支持谅解,有效拓展了空间。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爆发台海导弹危机,随后金门县长陈水在在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表示,“金门人希望两岸不要再有战争,金门愿意作为两岸和平交流、交往、谈判的试验地”⑯。在闽南文化的连结下,2006年11月6日,李炷烽在金门县议会第四届第二次定期大会上,以“二十一世纪新台湾的出路——金门作为‘一国两制试验区’之刍议”为题做专题报告,主张金门可以试验“一国两制”,探索新台湾的出路,这体现了金门对两岸未来发展的深沉思索。

  (二)连结金门-大陆的闽南文化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金门作为比邻大陆的蕞尔小岛,其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它必须与外部世界畅通,尤其是加强与大陆的连结,方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因而金门提出过诸如两岸客运中转枢纽(金门县离岛综合建设实施方案第一期)、两岸商贸门户(金门县离岛综合建设实施方案第四期)、两岸和平特区(金门县离岛综合建设实施方案第五期)、两岸串联关键点(金门县离岛综合建设实施方案第六期)的发展定位。

  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基于金门自然条件,发展观光服务产业成为了最适切金门自然、历史、经济条件的最优选择。历任县长施政主张和综合建设方案均主张要大力发展观光产业,第二、三、四期离岛综合建设实施方案更是把金门县的发展目标确定为“观光岛屿”。第一、二期金门地区综合建设方案着重于奠基金门观光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而观光客的来源才是该产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因而推动、扩大、保障“小三通”这一连接大陆的关键制度的运转成为了金门历任县长最核心的事务之一。

  面对1949年以前厦金同治的历史和1949年两岸分隔及金门炮战的现实,金门提出了建立厦金共同生活圈的大胆设想。陈孔立先生在《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一书中曾提及1994年作为第一批大陆学者访问金门的经历,时任金门县议会的“议长”王水彰对他说,希望能“不小心”把船开到厦门,在两门对开上来个突破;时任“国代”杨肃元对他说,大陆应当支持两门对开,使厦门和金门成为两岸交流的实验区。还有年轻的议员提出要大陆“拿一笔钱”来建造金厦跨海大桥。陈孔立先生写到,“在金门的日子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金门同胞要求金厦共同开发的迫切心情”⑰。2018年大陆晋江水成功通往金门,有效缓解了金门长期缺水、台湾水鞭长莫及的问题,金门县政府为表达对两岸实现通水的由衷喜悦,决定举办通水庆典,幷邀请台湾大陆委员会的人士出席。陆委会强烈建议金门县政府不要举行庆典,幷明确拒绝参会,缘由是答谢大陆的庆典,有失台湾方面的尊严,违背双方对等的原则。金门县政府幷未采纳陆委会的意见,依旧如期举办了通水庆典,以此表达“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的深情。

  五、金门闽南文化实践对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深刻地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⑱。

  (一)夯实两岸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

  金门提出幷实践“闽南文化”立县的方略源自于现实的社会关系:金门在从事现实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在后工业化时代金门必须通过连结大陆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金门在推动小三通、加强观光产业链建设过程中,与大陆建立了实质性的融合,获取了大陆方面政策上的支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通过大陆引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水问题,奠定了发展观光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现实社会关系的互动下,金门强烈地希望巩固深化两岸往来,通过“再中国化”的 “闽南文化”表述将两岸连结起来,幷转化为立县主张加以完善落实。

  反观台湾本岛,李登辉执政后颠覆了两蒋时代“一个中国”的政策,大力推行“去中国化”政策,提出“两国论”;陈水扁执政期间,提出“一边一国”的台独主张;马英九虽承认“九二共识”,但只在“不统、不独、不武”的前提下,开展两岸经济往来;蔡英文执政后,出台了管控两岸交往的《反渗透法》,实行新南向政策,积极充当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印太战略的工具;2024年1月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可见否定两岸连结的“去中国化”主张不断在岛内获得空间,已经成为了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害因素。

  “去中国化”能够获得伸展的空间,其现实社会关系根源,在于两岸经济体走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而远未达成实质性的连结。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经贸往来如火如荼,签订了包含《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内的23项协议,台商大陆投资占台湾对外投资的比重以及两岸贸易额占两岸各自外贸总额的比重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时,两岸经济体的交往仍流于大陆让利下的表面繁荣中。台企在大陆的运营模式仍为台商接单—大陆生产—销售欧美的出口代工的模式,大陆地区对于台企而言发挥的主要还是“世界工厂”的功能。在供应链上,大陆台企主要依赖在台母公司提供设备、原材料、技术,形成与台企集群合作的供应链条,较少与大陆企业发生供应链上往来,而只是充分利用了大陆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及其各项让利巨大的惠台政策,实现了成本控制,为产品销售欧美提供了价格优势。可以说大陆台企这种“两头在外”的模式使其对大陆的在地根植程度和市场依赖程度都十分有限,陆资企业与台资企业在技术合作和股权合作上更是稀少⑲。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实行“新南向政策”, 推动高端制造业台资返台的同时,引导外向型台资向出口便利的东南亚地区发展,幷采取严厉的管控措施控制台资赴陆,进一步制造两岸经济体融合的障碍。2018年以来美国为遏制中国的崛起,在高新技术、经贸、政治、外交等领域,启动了对华的全面打压的政策,更是加剧了高端制造业的大陆台资的撤离,加速了两岸经济体的分离。

  大陆方面为增进两岸经济合作,在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又制定了诸如31条、26条等惠台政策,在释放大陆善意、加持台湾经济、希望增进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但长期来看,两岸经济运行应回归市场主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建构起真正关联的产业链、供应链,使经济合作结果不偏离两岸统一的长远目标,否则大陆方面单向的优惠,只能落入台湾方面所谓的有所求的“统战”目的论中,造成情、义、理、利尽失的局面。

  (二)金门文化立县的“再中国化”是对离心离德的“去中国化”的纠正

  陈孔立先生总结了台湾“去中国化”的“理论”的几个要点:⑴主张台湾文化是多元的,中国文化只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⑵主张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台湾是海洋文化,中国是大陆文化;⑶认为中国文化是落后的,必须加以“淘汰”或“彻底抛弃”;⑷主张不认同中国文化,而极力鼓吹认同台湾文化⑳。概括而言,就是否认中国文化在台湾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夸大台湾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以此来疏离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 

  反观金门推崇的闽南文化,则是一种“再中国化”策略,是对“去中国化”的否定。金门视域下的“闽南文化”是起源于中原、成长在福建、延伸至台湾、传播到东南亚、融合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分支,台湾、福建南部、东南亚都在闽南文化圈中,金门是当代闽南文化的代表,承担着复兴闽南文化的使命。可见金门高度认可中国文化是占据台湾主体地位的文化,在福建泉州、漳州、厦门的闽南文化原乡产生幷拓展到台湾及东南亚的海洋文明是客观存在的、毋庸置疑的。金门看待中国文化更多地是从关联的、本质的,而非对立的、臆想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和局限方面能更理性地加以评价,得出了与“去中国化”的“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可以说“去中国化”的“理论”,出于“台独”的政治立场,刻意扭曲了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对立性,否认统一性,因此出现了用多元文化否认主体文化,用特殊性否定普遍性的有意失误,对两岸同胞均构成了极大的伤害。而金门同胞用闽南文化连结两岸,倡导共同弘扬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吸取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上的经验教训,共同创造既有中华民族特色又有现代精神的新的中国文化,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上是具有建设性和开创性的。

  注释:

  ①闫安,台商投资大陆经济政治研究——兼及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十年[J],中共党史研究,2011,1:57.

  ②陈炳容,金门风狮爷[M],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7:序Ⅵ.

  ③陈水在,金门解严前后[M],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107.

  ④李增汪,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明起盛大登场[N],金门日报,2003-12-05(1).

  ⑤杨加顺,2007年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金门:金门县文化局,2007:序Ⅰ.

  ⑥许加泰,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金门场昨开幕[N],金门日报,2009-10-27(2).

  ⑦陈益源,2009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台南,金门: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金门县文化局,2009:序Ⅰ.

  ⑧江柏炜,2011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金门:金门县文化局,2011:序Ⅰ.

  ⑨许加泰,闽南文化研讨会海内外学者齐聚金门[N],金门日报,2017-09-23(1).

  ⑩陈益源,2019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金门: 金门县文化局,成功大学中文系,2020:序Ⅴ.

  ⑪江柏炜,2021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金门:金门县文化局,桃园市政府文化局,2022:序Ⅰ.

  ⑫汤漳平,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前言5.

  ⑬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⑭Malinowski B.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and other essa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28.

  ⑮李仕德,金门县志第四册[M],金门:金门县政府,2009:354.

  ⑯李仕德,金门县志第一册[M],金门:金门县政府,2009:168.

  ⑰陈孔立,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M],北京:台海出版社,1999:289.

  ⑱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72.

  ⑲王华、林子荣,“脱钩”还是融合?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逻辑与演进趋向[J],台湾研究集刊,2022,4:56-58.

  ⑳陈孔立,台湾“去中国化”的文化动向[J],台湾研究集刊,2001,03:2-4.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6月号,总第318期,P109-118)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