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动物界的雌雄同体 是遗传失误还是繁衍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20-04-28 11:53:11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事实上,雌雄同体并不是新鲜事。这种现象在昆虫、蜗牛、贝类、蚯蚓、水母、乌贼、珊瑚、线虫等无脊椎动物中最常见。

  繁殖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一般来说,动物的性别通常分为雌雄两种形态和两个不同个体,但也有例外。

  国际期刊《膜翅目研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家艾琳·克里奇尔斯基带领研究人员,在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夜间蜜蜂中,发现了第一只活的雌雄同体蜜蜂。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生物界雌雄同体现象很普遍

  新发现的这只雌雄同体蜜蜂,左侧身体是雄性,有一个小巧精致的下颚、一根长长的触角,还有一条细细的后腿,上面有几根刚毛,而它的右侧身体则是雌性特征——较短的触角、形状分明的齿状下颌骨,以及厚实多毛的后腿。

  什么是雌雄同体?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云南省昆虫学会理事长杨大荣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在动物界,雌雄同体是在一个动物体中雌性、雄性性状都明显的现象。雌雄同体生物拥有雌性及雄性的生殖器官,能同时制造精子及卵子。

  事实上,雌雄同体并不是新鲜事。这种现象在昆虫、蜗牛、贝类、蚯蚓、水母、乌贼、珊瑚、线虫等无脊椎动物中最常见。研究人员已经在至少140种蜜蜂、蝴蝶和甲壳类动物身上发现了雌雄同体现象。

  大部分雌雄同体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体内雌雄两种染色体杂乱地混合在一起。可以根据繁殖或环境需要,让自身的卵子和精子结合,自我繁殖后代,其后代不同个体具有雄性或雌性性功能,能繁殖正常的后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