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亲,成为柯绿微妙关系的开端和主线。至此之后,“红柯”、“柯共”等词汇充斥绿营和“独派”网络社群。柯文哲曾赴延安参访,绿营网民原先还自鸣得意地说,为了击败国民党,向共产党取经可谓一大妙招。自从柯文哲认同“两岸一家亲”后,他们转而指控柯文哲内心住了个“毛泽东”,是大陆精心培养的“统派”。
林劲认为,柯文哲在两岸关系上的一系列的论述压缩了民进党的空间。再加上他不断地批评民进党,而且是公开、毫不留情地批评,这就造成了民进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激进的“台独”基本教义派,对柯文哲非常不满。2017年9月24日,“中国新歌声闹场事件”见证了“独派”对柯文哲不满的总爆发。这场在台大校园内举行的音乐节,是上海与台北“双城论坛”机制下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独派”和部分绿营舆论看来,这是大陆对台“文化侵略”,而柯文哲和台北市政府扮演了“内应”的角色。
对这些感到“不高兴”的人,柯文哲今年5月9日在深绿电台节目中向他们说了声“抱歉”,没想到却掀起更大风波。
“他提过‘两岸一家亲’,他又修正过‘两岸一家亲’,这就表示他的理念是模糊的、变动的。”台湾资深媒体人戎抚天认为,对柯文哲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说完抱歉后,有人说柯文哲变了,为选举利益而低头。有人说柯文哲和民进党一丘之貉,拿“两岸一家亲”进行政治诈骗。有人说柯文哲一点没变,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只政治变色龙。“独派”还是不认账,坚持要求民进党和柯文哲分道扬镳。面对舆论口诛笔伐,柯文哲直言“民调掉了15%”。
当时的民调显示,民进党决定自提台北市长参选人后,国民党参选人丁守中民调居于领先地位。观察家们曾认为,台北市长选举已回归蓝绿对决,丁守中“躺着选也能上”,柯文哲恐被挤下市长位置。讽刺的是,深绿和“独派”也传出“宁愿让丁守中上,也要把柯文哲拉下来”的声音。
不过,6月开始,蓝绿夹击中的柯文哲主动出招。从个人主页推出“台北告别千亿负债俱乐部”、“抵押2000万房产投入选举”等贴文,到参演《一日市长幕僚》四天冲破300万流量,再到发表新书《光荣城市》、竞选团队招募、募款网站上线,一时间万众瞩目。柯团队再次通过社交媒体与网络舆论抓回了主动权。
网络能量很快转化为现实政治优势。7月以来的各机构民调显示,柯文哲对丁守中的优势扩大到10%,姚文智被边缘化。台北市的蓝绿里长表态挺柯比例上升,年底台北市长选战似乎没了悬念。更值得玩味的是,“太阳花”网络意见领袖“音地大帝”发出《独派青年告别文智宣言》,指责姚文智拖累了“独派”的形象,反而让更多年轻人讨厌“独派”。
上述一系列变化,便构成了上文徐佳青“清党”说的背景。实际上,除了意识形态之外,民进党当权者真正在意的,还是在于通过处理好与柯文哲的关系,让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
“柯文哲如果连任(台北市长),是对民进党有利还是不利?现在柯文哲连任对民进党最有利。”林劲认为,台北的基本盘仍是蓝大于绿,民进党推的人本来就选不上,所以去年党代会曾通过条款,实际还是想礼让柯文哲,但迫于党内压力才自提人选。
林劲指出,姚文智并非强棒,外界就会怀疑民进党是不是选假的?是真提名还是假提名?如果民进党能够推出强棒,那么柯文哲上不去,民进党本身也不一定能上,可能就让国民党选上了。“国民党上对2020年蔡英文的连任是绝对是不利的。”
然而,当下柯文哲给民进党带来的难题,不仅仅是2018台北市长选举,而是2020年对民进党执政权的威胁。
四、超越蓝绿,还是宋楚瑜第二?
对于参选2020的话题,柯文哲的回应一向暧昧。去年世大运之前,舆论对这一话题兴趣不大,但如今社交媒体上已经铺天盖地地出现了“柯P选总统”的呼声,再加上近期柯文哲声望大涨,连任台北市长几成定局,舆论已经把目光投向了2020。
8月6日,旺旺中时民调显示,若柯文哲参选2020,无论是与蔡英文、赖清德,还是与国民党的朱立伦角逐,柯都获得最高民意支持度。有趣的是,旺中集团旗下媒体,近期的主打评论主题叫做“无色觉醒”。而柯文哲又自诩为“白色力量”,这两者是否有所关联?
现担任《中国时报》主笔的戎抚天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白色和无色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他解释,白色是柯文哲的颜色,《中国时报》选择的无色不是任何颜色,之所以用“无色”这两个字,就是要去和柯文哲作区别,“可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在支持柯文哲,(这种想法)完全弄错了方向。”
戎抚天补充说,论述“无色觉醒”是为了成立一个反台独大联盟,“用比较准确的话说是支持两岸和平发展,支持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支持两岸好、台湾就会好的联盟。”他认为,改变台湾的政治现状,靠任何传统政党力量都做不到,只有群众基础才能有所改变,这就是“无色觉醒”的初衷。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无色”群体的加入。而这又回到了一个老话题上:蓝绿之外,台湾究竟有没有“第三势力”的空间?
在张玮珊看来,柯文哲根本算不上“第三势力”。她举了柯文哲与“独派”之间围绕“两岸一家亲”爆发纷争的例子,认为这只是“台独”抢下大饼后,在分配大饼时因利益不均产生的内斗。“台湾是不可能摆脱蓝绿的,所谓的‘第三势力’,比如时代力量或者柯文哲,实际上就是墨绿色彩的。”
张玮珊对柯文哲被扣上“统派”的帽子颇不以为然。她说,柯文哲讲“两岸一家亲”不过是策略上的妥协而已,除非说出“我支持两岸同属一中,走向统一”,如果没有这个表态,其他所有都是包装,都是假的。她认为,台湾真正的问题还是和意识形态有关,看似大家更注重经济问题,意识形态已经淡化,“实际上是全岛已经绿化了,我觉得台湾‘第三势力’是完全没有生存空间的。”
潘兆明的观察与张玮珊类似,但结论却完全不同。他分析,民进党一直在坚持一个错误的策略,那就是操弄“去中华民国化”。“去中华民国化以后,其实(年轻人)不见得接受台湾独立的概念,反而把这种主权概念、蓝绿概念给抹消了。”他认为,没有了蓝绿的概念和主权的包袱,年轻人不见得会往绿色的方向走,反而容易接受“第三势力”的思维。
与蓝绿做区隔,“第三势力”单靠理念和意识形态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资源、基层和组织,这又和当前台湾的选举制度息息相关。林劲介绍说,“第三势力”曾经有过一些发展,包括“台联”、亲民党、新党,也都有过它们辉煌的时候,但是后来慢慢就没有办法了。
2000年大选,国民党分裂,宋楚瑜获得36.8%的选票。选后,亲民党成立,一度占据“立法院”席次的五分之一。这无疑是“第三势力”的高光时刻。但此后,亲民党逐渐走下坡路。宋楚瑜老骥伏枥,多次出马角逐大选,然“总统梦”难圆。
2005年,国民党与民进党联手修法,“单一选区两票制”确立。林劲认为,这套制度对蓝绿两大党是最有利的,整个台湾的政治制度已经逐步形成了两党制,两党得票率加起来超过75%。“目前的选举制度,即便是柯文哲也没有办法,也就是昙花一现。”
即便如此,不少观察者都注意到,柯文哲的一些举动已经指向了一个目标:组党。
“我个人的判断他2020是选定的,他会成立政党。”戎抚天认为,选“总统”和选市长不同,选市长可以个人参选,但选“总统”一定要有政党。他注意到,柯文哲和民国党之间有很多接触,这表明柯也在思考组党的问题。“如果他真的组党的话,冲击将会更大。”
2015年成立的民国党,和亲民党一样,都具有蓝营背景。民国党主席徐欣莹在2016年曾与宋楚瑜搭档参选“总统”。而今,徐欣莹已投入新竹县长选战,目前民调具有一定优势,据报道,柯文哲近日多次赴新竹与徐欣莹同台。2014年“柯P效应”外溢台北,国民党长期执政的桃园、基隆、新竹市全部失守,此次“九合一”选举中,新竹县成为观察指标。
而曾经与柯文哲密切合作的亲民党,在戎抚天看来,双方已经分道扬镳。“柯和亲民党的合作现在证明是错误的”,他分析,因为没有很清楚的共同理念,两个政党若只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结合,一旦那个利益改变,他们自然就分开了。“我们从柯文哲跟亲民党的一些人合作就看得很清楚,所以未来组党是否有一个很清楚的理念,这对他而言是最大的挑战。”
无论是亲民党还是民国党,都可以看出柯文哲积极合作的对象,都来自泛蓝阵营。戎抚天解读了近期一份台北市长民调,发现经过交叉比较,蓝营的支持者有20%多支持柯文哲,这将进一步冲击台湾蓝绿版图。他也相信,这一现象会向全台湾扩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蓝营智库学者也坦诚,一些浅蓝民众支持柯文哲,他们看不惯国民党,特别是现任主席吴敦义的形象传统、保守,与现在台湾社会期待的风格不符。“虽然之前柯文哲常说错话,但由于他是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有些特质对得上浅蓝的需求。”
李仕燕也认为,在台北市的选民结构中,青年和高学历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一点柯文哲很清楚。“台北的独特性在于,台北人不需要像中南部一样组织动员,主要是靠舆论、话题来解决问题的。”所以她认为,柯文哲并没有很明确地表达出要撬动全台湾蓝绿版图的野心,“但如果以低成本、高人气、受众面广的竞选方式在台北成功后,下一步会不会结合所谓的觉醒力量,形成一个不是政党的政党,这是有可能的。”
很显然,柯文哲已经在行动。8月4日,柯文哲把个人新作《光荣城市》的分享会办到了台南,并通过个人脸书主页视频直播。从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到,现场水泄不通,欢呼声、掌声连连,台下几乎都是年轻的面孔。
一名网友留言说:你看其他政治人物演讲,每句都以“好不好”、“对不对”结尾,柯P就不是这样。
注释:付丽、刘洋、刘大炜对本文亦有贡献。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9月号,总第24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