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候峰会华而不实 哥本哈根无奇迹
1、无约束力协议出炉 哥本哈根峰会画饼充饥
哥本哈根峰会最后还是成了一个僵局。多年的精心准备、两周的激烈争论、愤怒的游行和再三修改,终究还是改变不了“僵局”的命运。原本在12月18日结束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一直拖到了12月19日凌晨也没给世界一个期盼的答案,虽然最终那份有失公平、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为其挽回了一点薄面,但重要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还是宣告了失败的结局。(北京《国际金融报》)
许多期待《哥本哈根协议》成为条约的国家对这一协议大失所望:计划将全球气温升幅限于摄氏2度内,但减排幅度、时间表和监察方法欠奉,被批评软弱无力。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批评草案说:“这份宣言救不了地球。”
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表示,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很多关注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国际组织是失望的,不过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人们最担心的是什么成果都没有,就是各国领导人空手而归,那是不可接受的,对全世界来讲都是一个巨大打击。现在看来,最坏的结果没有出现。(北京国际在线网)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记者会上承认,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是最复杂、最艰难的国际谈判之一。回望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初,舆论便预测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是一个“冬天里的童话”。在这个承载着地球人梦想的峰会上,“团结”似乎成了一种奢望,争执和吵闹轮番上演,“双轨制”“单轨制”的博弈充满着火药味。总体上看,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仍在僵持,而且各界对峰会结果的悲观情绪已在会场弥漫。法国总统萨科齐甚至说,如果峰会持续没有进展,那么就是失败的,这意味着“巨大的灾难”。法国总统萨科奇日前警告:“峰会是输不起的,峰会因谁而失败,谁即是千古罪人。”(美国《星岛日报》)
2、减排协议难救地球 西方必须承担更多责任
分析草案内容,除了确立全球2摄氏度的温控目标还相对务实外,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与资金援助都远离预期目标。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哥本哈根大会应确立2012年以后的减排目标以延续《京都议定书》,而草案只是给出一个远期的承诺,况且还是发达国家的老生常谈。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哥本哈根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更重要的是,这份草案依然是一份政治性的协议框架,而不具法律约束力,无法在同一等级上续写《京都议定书》。(北京《国际金融报》)
会议无法取得进展的最大原因,依然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区别分担责任”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分歧。原则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公开声称,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缓解气候变暖趋势,但真实的想法却是尽量让其他国家去减排,自己的动作越小越好。自从气候变化问题在多年前被提出讨论以来,这种利益盘算就一直主导着各国政府的谈判策略。
多年以来,某些发达国家一直在大张旗鼓地鼓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给人以正义的领导者的印象。但从这几天的情形看,发达国家信誓旦旦的减排目标,基本上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只顾指责发展中国家,自己却不愿作出令人信服的行动。近日,东道主丹麦和其他发达国家提出的协议草案,就是这种心态的再次体现。发展中国家予以同声谴责,是非常自然的反应。(新加坡《联合早报》)
3、峰会没有满意答卷 气候变化谈判任重道远
马拉松式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延长一天以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9日下午3时30分闭幕。经过“加时赛”的密集磋商,各方代表终于取得初步共识,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气候变化谈判将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再次摆在了人们面前。
此次哥本哈根大会曾被称为“拯救气候的最后一次机会”,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未来取得成功的机会还有多大,还将面临哪些挑战?有专家认为,未来谈判进展和以下因素相关:首先,金融危机的走向将直接决定政治上的决策。如果经济复苏迟缓或受挫,各国对外政治意愿则受国内就业等压力牵制而减弱。其次,美国国会的动向。已获众院通过的《清洁能源安全法》能否在参院获批值得关注。再则,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后的一些国际会议上,大国之间如何协调立场也决定谈判的进程。(上海《解放日报》)
其实,气候问题原本不分国界,但当它遇上各国的经济发展及政治考量时,长远的整体利益总是无法超越短期的个体利益。这就决定了哥本哈根协议充其量还只能是一个“过渡性协议”,只能把沉积已久的矛盾继续留给未来。(广东《广州日报》) |